国学经典 共学勉之 这篇《修身赋》可能并不出自古代著名文人之手,而是一篇较为现代的创作。这篇赋文它更像是一段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修身养性的格言或箴言。 这篇《修身赋》以生动比喻阐述人生哲理,强调修身、养性、立德。它倡导人应如树般坚韧,心如明镜,性如止水,洞察世间万象。 文中强调德行与学识的重要性,提倡自省、自律,以德、礼、诚、信立身处世。最终,它提倡“内圣外王”的理念,即内心圣洁,外在王者,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修身赋》是修身养性的箴言,也是追求和谐社会的指南。 性如止水,静观万物皆备于我。 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诚感人,以信立人。 这句话比喻人生在世,就像草木生长于土壤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遵循着生长、衰老、死亡的自然规律。 心得感悟: 人生如同草木,虽生于尘土,却也能绽放生命的光彩。我们虽是宇宙中的微尘,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应如草木般坚韧,无论环境如何变迁,都能保持自我,生长不息。 02.修身以正,如树之立于风,不摇不摆。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修身养性,人可以像树一样在风中屹立不倒,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外在的稳定。 心得感悟: 在纷扰的世界中,我们的内心常受外界影响而动摇。修身正心,让我们如树般扎根于信念与智慧,不被外界的风浪所动摇。这不仅是对自我的坚守,也是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03.心如明镜,照见五蕴皆空,性如止水,静观万物皆备于我。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真相的心境,心如明镜能照见世间虚妄,性如止水能静观万物,认识到一切皆备于我,即一切智慧和真理都存在于内心。 心得感悟: 心如明镜,性如止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外界的喧嚣所迷失。学会内观,回归内心的宁静,我们才能洞察生命的真谛,找到真正的自我。 04.德为行之基,学为知之本。日三省吾身,夜半思过半。 这句话强调德行是行为的基础,学习是知识的根基。通过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夜晚思考自己的过错,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智慧。 心得感悟: 德行和学识是我们人生的两大支柱。在自我反省中,我们不断净化心灵,提升智慧。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却能让我们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0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句话提出了“四勿”原则,即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不合礼节的事,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心得感悟: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清明和行为的端正,是一种智慧。通过“四勿”原则,我们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06.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诚感人,以信立人。 这句话讲述了以德行、礼节、真诚和信誉来影响和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心得感悟: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行为和态度能够深刻影响他人。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诚感人,以信立人,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是自我修养的体现。 07.君子不器,大象无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表达了君子不应局限于一种角色或形式,而应像无形的大象一样,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同时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心得感悟: 君子的境界是超越形式的,他们以包容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影响家庭、国家乃至世界。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08.内圣外王,道贯古今。修身之道,在于心,在于行,在于恒。 这句话强调了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以及这种修养和行为的持续性,是古今通用的修身之道。 心得感悟: 内圣外王,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坚持修身之道,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以恒定的德行和智慧应对生活的挑战。 END |
|
来自: 书中淘乐 > 《对干部的要求及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