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是全四川第三个建市的地方(成都,1930年建市,重庆,1929年建市,自贡,1939年建市)。 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中,先后有21家单位进驻了自贡,其中还包含了两家研究所和一家大学。 自贡从一个西南小城市,一下成为拥有机械工业、材料工业、合成材料、合金材料和轻工业的综合型现代化工业城市。 自贡的经济、人口,也在1965年到1970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家单位,就意味着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业人口,携家带口的迁入自贡市,并且因为大量工业单位的修建,为了补充工业人口,附近郊县也调集了大量的人口进入自贡,自贡人口仅1965年当年的增长率就达到34.2%。 来自“聚汇数据” 在这几年里,自贡的GDP上升了83%,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为主)翻了一倍,因为人口的大量涌入,就连农业也翻倍了。 来自“聚汇数据” 自贡自身的优势就在于化工资源丰富,因此三线建设规划时期,化工系统首先就迁移了两家科研单位一家大学来到自贡,而且全都是化工材料方面很有优势的单位。 辽宁省抚顺市的“抚顺炭黑工业研究设计所”内迁,搬到了自贡市鸿鹤镇化工厂附近的雨台山上,修建了“自贡炭黑研究设计所”,迁入职工214人,是国内唯一的炭黑专业研究设计单位。 中国炭黑工业创始人之一:炭研所所长毛子霖(中) 选在自贡的原因,是炭研所必须要配套一个炭黑厂,当时云南贵州都没有,全四川只有三个地方有,而自贡的交通状况又是三个里面最好的。而且还有一个鸿鹤镇化工厂的基建基础在那里,所以最后选择了自贡。 1965年开始建设,1966年5月就基本竣工。 这家单位就是如今的“中昊黑元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炭黑行业最权威的单位了。 晨光化工研究院的来头更大,64年开始筹备,选中了自贡富顺县邓关公社附近,然后联合了24家国内最顶级的化工研究所,化工生产单位研究确定了修建方案。 1965年化工部第八建筑公司进场施工,1967年开始,第一批援建人员就开始进驻自贡了。 这家化工研究院集研究和生产一体,规模极其庞大。 第一批援建的人员,北京化工研究院578人,沈阳化工研究院79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人,然后上海化工厂,天津近代化工厂等单位,也分批援建过来一千多人,全国大学院校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分配过来将近一千人,广州军区分配过来500多退伍军人,所以晨光化工研究院开工的时候,全厂职工4542人,其中,内迁职工就有2300多人。 当时这家单位的保密级别还挺高的,我看回忆录,有些来自上海化工厂的专家,上班离开家的时候还不知道,一进单位就收到调令,火车票都准备好了,当天完成组织谈话,第二天自己就先行出发了。 到了自贡连单位名称都不知道,只知道去富顺县的东湖镇,找一个叫“富顺一号信箱”的地方,到了东湖镇,直接就被厂里等候的大卡车拉走,直到人住进了工地,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单位名称。 就这样,全国各地的化工行业的专家,技术工人,陆续被调集到了四川自贡,鼎盛时期,晨光化工仅职工就有6000多人,加上家属近2万,规模相当于一座小县城。 晨光化工由四个分厂,顺着邓富路形成了一座延绵十里的化工城。 因为大,所以晨光化工的福利设施规模,也要大于其他自贡的三线单位,因为有四个分厂,分布的距离比较远,所以他除了有一个职工总医院以外,还有四个卫生所,子弟教育这块,他有四个子弟幼儿园,四个子弟小学,一所大型的子弟中学,就连灯光篮球场,职工俱乐部也是有四个。 晨光化工主要研发生产高分子材料,就是现在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因为规划有上面讲的这两家化工研究单位进驻自贡,自贡化工人才的紧缺问题就摆在面前了,所以就规划将上海的老牌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内迁一部分到自贡,组建华东化工学院四川分院。 这个考虑也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给自贡的化工单位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就业分配的问题。 1964年开始立项,工程代号652工程,校址选在自贡市西南30多公里的邓关黄坡岭。 1965年8月初破土动工,1967年因为敏感历史时期,这个工程被迫停工了,直到两年后才重启。就这样一直拖到了1972年底,工程建设才完成,过了春节,600多名教职员工旅行赶到了已经改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校的新校区里面。 最早四川分校是设立了10个专业,基本都是针对自贡的科研单位和工厂特别选择的。 为了帮助当地的工业教育,还设立了工农兵学员班和短训班。工农兵学员班就四个班,化工机械、石油化工、高分子、无机物。短训班主要针对性的补习文化课,比如英语、日语、数学、化学、物理、语文、热工仪表、机械制图。先后有数千人毕业于这两个在职教育班,大多也都是当地相关单位的职工。 1979年教育部决定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分院迁回上海,当年在校的学生,全部去上海继续读书,原有学校的建筑大部分设备都留给了自贡,当地就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川化工学院。 自贡在三线建设时期进驻的21家单位里,来自上海的单位是最多的,完全是由上海包建的单位就有8家,轻工业部门的四家单位全部来自上海。 一时间,数千上海职工携家带口地来到了自贡。 第一批来自贡的上海支内职工,其实不是刚刚提到的上海化工学院的那600多教职工,而是一家不起眼的单位,自贡高压阀门厂。 这家单位是在自贡原有的自贡市阀门厂扩建而成的,当时是从上海阀门厂、上海良工阀门厂内迁技术人才348人、生产设备89台。 从一个年产200吨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完工当年就年产1500吨的大厂,高峰时期,这家单位也有上千职工。 自贡电焊条厂来自于一家传奇的企业,创建于1950年的上海斌诚焊接材料制造厂。 据说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曾留学于英国皇家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代“焊接人”陈武卿。 焊条的品牌叫“大西洋”,据说是他在欧美留学的时候,看到一个外国品牌叫“太平洋”,他心想,太平洋在亚洲东方,欧洲人却取这个名字,那干脆自己生产的焊条就取位于西方的“大西洋”。 1969年,这家厂内迁到了自贡大安区马冲口,改名为自贡中国电焊条厂,一起来的,还有上海电焊粉剂厂。 当年上海斌诚焊接材料制造厂成立的时候,只有4个职工,等搬迁到自贡的时候,全部愿意内迁的员工加上上海电焊粉剂厂的职工一共415人。 这家单位就是现在的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子公司27家,职工2.3万人,2023年营业收入34.38亿元。 自贡铸钢厂援建单位是上海中华冶金厂。 这家单位就在自贡电焊条厂附近,如今变成了一个商业小区。 如今 当年 轻工业的四家单位,自贡制钉厂来自上海业成五金厂,自贡电筒厂来自上海汇明电筒二厂,自贡市南华锯条厂来自上海南华锯条厂,自贡市可锻铸铁厂来自上海可锻铸铁厂。 这几家单位基本都是在1966年前后迁入的,数千上海职工聚集到了自贡,一开始他们还会组织各种老乡聚会,以解思乡之情。 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再加上单位就是小社会,大家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也交到了不少当地的朋友。 我看到有不少上海支内老工人回忆在自贡的生活,说每年探亲家,回来都要大包小包,因为当时上海的轻工业生产几乎在支撑全国,好的日常用品几乎都来自上海。 到了80年代后期,这些来自上海的支内职工才陆续回家,但是他们整个青春岁月,几乎都在自贡度过。 哈尔滨的三大动力,三线建设时期全部分出一部分人员内迁,在四川建立了新厂,而哈尔滨锅炉厂就在自贡建立了东方锅炉厂。 1965年,哈尔滨锅炉厂来到四川考察,德阳已经没地方了,先是去了江油,最后辗转来到了自贡,位置也很紧张,最后是当时一机部领导亲自出面协调,才腾出地方给了东方锅炉厂。 1966年,基建工程在马鞍山下开工,最开始是哈尔滨锅炉厂包建,后来又从上海调集了四家单位过来,上海四方锅炉厂、上海新建机器厂和上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 1971年东方锅炉厂验收投产,来援建的技术人员,工人,领导干部上千人,设备数百台,哈尔滨锅炉厂把国内唯一的一台,前苏联制造的当时亚洲最大的卷板机,也运到了自贡。 整个工厂很大,面积有82万平方米,占据了六山一沟一坝,有一条共用公路贯通全厂。从工厂的办公室走到最远的207车间,来回一趟要花一个半小时。 196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内迁职工650人,在当地招收了200多,建立了自贡机床厂,也叫长征机床厂。 长征机床厂的内迁时间特别急,半年时间要完成搬迁,修建以及投产,据说当时北京机床厂的动员工作,基本是每6分钟一个人,第二天整理行李,第三天就上火车了。 到了自贡工地还是一片荒地,大家住在干打垒的房子,六家人一个厕所,居住条件很差。白天忙着修建厂房车间,安装北京运来的设备,大家都是超负荷的工作。 在1966年,第一批铣床成功出厂。 直到90年代,长征机床厂的主要骨干,还是当年从北京南迁的这批工人的子弟。 此外来自天津的两家单位,自贡红旗运输机械厂(迁自天津运输机械厂)自贡油毡厂(迁自天津油毡厂),还有北京援建的自贡玻璃厂(迁自北京玻璃设计院),数万三线职工齐聚自贡。 自贡从四川的一个靠盐业为主的单一工业城市,发展为一个复合型的工业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这21家单位陆续因为各种原因都消失在历史中。 最后留下的,只有764厂(湖南株洲601厂援建),炭黑设计研究所,晨光化工研究院,自贡红旗运输机械厂,自贡中国电焊条厂,东方锅炉厂这六家。 三线建设对于自贡来说,恐怕是建市以来,最大的一次工业人口的迁移,对自贡这座城市的影响很大,对于数万来自贡援建的职工而言,也是一生中最弥足珍贵的回忆。 |
|
来自: 天童老僧 > 《跪舔美/毁三线/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