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阎浮提地 2024-12-28 发布于湖南
介绍:施维智(1917-1998),男,江苏海门人。首批国家名老中医,上海市名中医,先后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名誉要员,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客籍教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曙光医院顾问等职。祖传五代伤科世家,兼精内、外科,自幼随父施源昌学习,伤科理论造指颇深,曾创“骨折三期分治”说。著有《伤科传薪录》及《脏象学说在伤科临床上的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在伤科临床上的运用》、《中医伤科简史》、《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等论文20余篇。
图片
骨折迟缓愈合,现代医学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植骨术
因手术创伤较大给病员带来肉体痛苦和精神上的不安,且因患肢较长时间固定,为后期邻近关节功能的恢复,增添不利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骨受折损,必内动于肾,肾水不足,木失涵养,以致肝、肾、精气不能营养筋骨,助迁延日久,气血俱伤,是为肝肾不足之证
治疗方法,以温补肝肾为主佐以益气养血方药内服,接骨膏外敷,并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施维智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基本方药及加减
基本方药组成:熟地9克,当归9克,白术5克,白芍9克,党参9克,黄芪9克,补骨脂5克,肉苁蓉9克,枸杞9克,鹿角片12克(先煎),千年健9克,陈皮5克。

随证加减:上肢加桑枝、松节;下肢加牛膝;阴虚加首乌,去鹿角片。


骨折迟缓愈合,是指骨折后3~4个月断端仍未连续的病例而言,中医对本病以温补肝肾、益气养血为治则
伤科临床所见病种,虽与内、外等科有所区别,但在诊治中,同样应遵循四诊八纲,进行辨证施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亦不例外。
清代沈金鳌氏曾就伤科证治作出过精辟论断,他说:
图片

图片

“跌扑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虽受跌受闪挫得,为一身之皮肉筋骨,而气既滞,血既瘀,其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伤在外而病必及内。其治之之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

图片
沈氏既总结和发挥了肝肾、气血与筋骨有密切联系的经义,更着重指出,伤在外而病必及内,其治法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
本病迁延日久,本应早日连接愈合的骨折断端,而迟迟未能连接。
《素问·评热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体类要·论肿胀篇》:“若骨干接而复脱,肝肾虚也”。

由此知本病显然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之证。骨折断端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愈合,与肝、肾、气、血的盛衰有关,每当肝肾精气旺盛,气血充盈,运行敷布正常,筋骨受精微滋养则强劲有力。
反之,筋骨伤折,内损肝肾,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精气不足,筋骨得不到肝肾精气滋养,而影响生长,于是就会发生骨折断端的迟缓愈合,甚至不连接现象。
所以,根据“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的原则,及时采用益肝肾、补气血的方法,不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典型病例

蒋某,男,20岁,渔民。
患者于1985年6月出海捕鱼时,不慎跌跤,造成右股骨中上1/3骨折(粉碎性)。在当地部队医院作皮牵引及夹板固定治疗2月余,断端未见骨痂生长。
同年8月,作股骨干切开复位加髓内针、钢丝内固定术。9月复照X片,对位对线尚可。术后7个月,即1986年3月X线复片,仍未见断端有骨痂生长。
于1986年3月20日来本院住院治疗。连续服用上述中药为基本方,同时嘱病员进行主动的膝关节功能锻炼,辅助以推拿手法。
3月27日复片示:断端骨折线清晰可见,无骨痂生长。4月29日X片示:断端可见部分骨痂生长。5月23日X片示:骨痂生长逐渐增加。6月27日X片示:断端已有连续骨痂生长,情况良好,骨折线趋向模糊。
经过120天的中药系统治疗,于7月19日和8月2日2次X片复查,均见骨折断端骨痂生长良好,骨折线模糊,达到临床愈合患肢髋、膝关节功能渐复,疼痛消失,已能单独行走。出院一年后随访,已恢复捕鱼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