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4世纪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重要城镇,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城区以西约10公里处的雅尔乃孜沟中、高约30米的台地之上,故城长约1750米、最宽处约300米、总面积约37.6万平方米,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建筑城市。交河故城整体依托约30米高的台地原生土壤向下挖掘,挖空的空间雕刻打磨为房屋、街道、庭院等,留下的空间则自然形成房屋和巷道的墙壁,这种建筑方式被称为“减地留墙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非常罕见。 交河故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时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3年8月4日下午7:20分,我们一行到达交河故城景区。先乘景交车沿河谷一路进去,车上有广播介绍交河故城的情况。之所以叫故城,是因为无人居住,光是废弃到现在就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
整个古堡原有东、南两个大门,现在东门已经封闭只剩南门。 顺着南大门往前走,看着周围那些2000多年历史的断壁残垣,高高低低,在夕阳的映衬下发出金色的光芒。曾经的车师前国都城,曾经的西域重镇,墙垣依旧,人事已非,朝代早已更迭无数,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交河故城顺应台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特点布局,中部、南部为居民区、衙署区,北部为寺庙、塔林等建筑。因西北部崖壁耸立,与地面高差很大,交通不够便利,城门便被设置在地势较低的西南侧、南侧和东侧,城门内挖出一个圆形的地下空间,内侧设置高耸的城墙、岗哨、礌石坑和古井,与中原古代城市用于防御敌军的瓮城完全一致。城中央是一条长340米、宽8至11米,两侧围墙高3.5至4米、厚1.5至2米的中央大街,大街北端连接中央大塔,再往北为寺院、塔林等,最北端为墓葬区;大街南端连接高台寺庙,再往南为南部居民区。以中央大街为对称轴,西部为寺庙区夹杂少量民居,东部以东横街为界限,北侧为居民区,南侧为衙署区。其中,居民区又以东大街、东横街和巷道为界划分出独立窑洞区。衙署区处于整座城市较居中的位置,规模宏大、主次分明,为地上、地下双层建筑,地上建筑已大部损毁,地下庭院保存完好,宽敞明亮。独立窑洞区作为其附属建筑,兼具仓储、兵营等功能。
顺着路旁一道向下的台阶往前走,来到一个地下四合院。这里竟然是当年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官衙!四合院的地面铺着红砖,正前方是正房,只剩红砖铺地。正房对面是两间窑洞侧室,窑洞有狭长的空间,是主人平时工作休息的场所。正房左侧像是一间重要的仓库,光是门闸的痕迹就有五道,也就是至少三道门,应该是金库或者存放重要文书的地方。门内还有一口水井,非常隐蔽,在这高崖之上,方便、安全(防敌人投毒),难能可贵。
正房右侧也有一个窑洞,细看是一条通道,可以通往中央大道,可能是当年兵士进出的通道。整个官署至少有两层建筑,屋顶房梁不见踪迹,只剩下四周的高墙。墙壁上有许多小孔,原来是为了加固墙面,插入红柳木钉留下的痕迹。这个小院曾经是整个西域的政治中枢,如今只剩这高高的墙垣,站在院里只看得到四角的天空。
从高台向下往前,城内还有仓储区、宗教寺院区、墓葬区等,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走到,很是遗憾。下午9点乘小交通从景区出来时,太阳还没有落山,正是拍照的好时机,一路埋怨领队应该再推迟半小时集合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