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自己是谁的麋鹿王满师临江①有个猎人,得到一只麋鹿宝宝,带回家饲养。进门,一群狗垂涎,扑了过来,被主人呵退。之后,主人每日抱小鹿与狗接近,再后又让小鹿和狗一起玩耍。麋鹿长大了,“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与狗游戏打闹十分亲密。群狗屈服于主人的威严,表面与小鹿很友好,但有时也流露馋相,贪婪地舔着嘴唇。 一日,麋鹿走出家门,遇见一群野狗,跑去想一起玩。可是野狗一拥而上“共杀食之,狼藉道上。”可惜麋鹿临死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临江之麋》,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三戒》②中的一篇,虽然没有《黔之驴》流行广泛,但今天再读,非常有警示意义! 麋鹿之悲剧,根本的是它忘记了自己是谁,甚至把本性贪婪残暴的狗当成了自己的同类。而这一改变的原因是猎人的错误行为。 麋鹿本是野外群体生活的物种,因为其竞争环境的残酷性,进化出了敏锐的视听觉和高度的警惕性,以及灵活高速的奔跑能力,在野狼环伺的环境中,也能争得一席之地。 但它却被猎人当宠物带回家中饲养。在它尚未接受生活常识教育的幼小年龄,被迫离开了家庭这个重要的群体,自然缺乏必要的野外生存常识和族群认知。不知道自己为何族群、何物种,错把敌人当友人甚至家人。 麋鹿被豢养在不缺吃喝、无风无雨的小天地,离开了野外生存环境,必然会渐渐失去了祖辈遗传的本能,敏感变得麻木,灵活化为迟钝,勤奋成为慵懒,没有了独立性,缺少了生存技能,撒娇、贪吃、讨好、谄媚成了在群狗中生活的常态。这看似很舒适很安全,实则是它悲惨结局的陷阱! 退一步讲,这个麋鹿没有被野狗们“共杀食之”,而是被暂时接受,成为野狗群的一分子,那么,在遇到自己族群被野狗攻击时,它会怎样做呢?我想,成为敌人的帮凶,或者称为“族奸”都是极有可能的。为攻击者带路,污蔑族群,向族群劝降,甚至冲锋陷阵、向族群下“黑手”,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沦落为同种同族的敌人,未必不会。 麋鹿的故事告诉我们,未成年的正常成长环境和正确的认知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2024年12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