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墨小语|2024,在日常里开发兴趣

 语墨绮兮 2024-12-31 发布于重庆

 2024,在日常里开发兴趣

想提笔写些什么,竟不知道写什么。

这一年,没读什么书,没获什么奖,没写什么自己的文章,没上什么公开课。

当我努力回想这一年的点滴,有一句话突然闪现在脑海:在日常里开发兴趣

这一年读的书大概是近些年最少的,不到三十本。攻克了几本有难度的专业书,竟然读出些滋味来。读了些关于跨学科学习的书,感觉很有意思,萌生了新学期实践的想法。读了几本以前不太喜欢的散文,竟也读得饶有兴致,尤其是肖复兴的《正是橙黄橘绿时》,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个男人写的文字竟然如此细腻、温暖。想让自己的心境更平和,又看了几本哲学书。读《庄子》和相关的解读,有些看不懂,读到某些地方又觉得颇有道理,人生追求的境界不正是这种有为之后的无为吗?

这一年,我把好些时间都贡献给了任务——写材料。自己的文章没两篇,学校的材料写了将近二十份吧——有课后服务的,有大思政的,有课程建设的,有多媒体育人的,有评价改革的,有教师队伍建设的……

高温假后,我曾陷入极度茫然的一段时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那段时间,我的态度是消极的,我的内心是迷茫的。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瓶颈,跨过去,费了不少功夫。

那段时间,我常常写小楷,平心静气,一写就是一个小时;我常常读小林的漫画,给自己喝点心灵鸡汤;我常常读林清玄的文字,读《苏东坡传》,给予自己温暖和力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逐渐看到曙光,方才明白:不需问未来路在何方,只需要坚定走好脚下的路。于是,我开始转变自己的内心,在日常里开发兴趣。

我并不喜欢从管理者的视角谈教育,但是我的责任就是用文字呈现学校管理。于是,在矛盾中寻找平衡——写课后服务材料时,把自己的个人想法融进去;写大思政的材料时,把自己探索的经验写进去;写课程建设时,把自己理想的教育生态融进去……虽是写学校材料,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文字工作者,就是用笔头书写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这种为了平衡的“挟带私货”竟成了一种乐趣。

这一年,依然没有加过班。我看到很多行内人吐槽任务很多,干的杂事很多,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我不加班的重要原因,是看清事实。给自己要做的事在脑海中绘一个坐标轴:x轴是时间紧迫度,y轴是重要程度。对待不同事情,要看清事实,然后选择不同的态度。对于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当然需要认真对待;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马马虎虎做就好,不要太较真;对于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先放一边,活在当下就好。看清事实,不给自己加压,自然就不会那么累了。

当然,对于重要但是你却不是一见钟情的事情,那就可以像我一样,在日常中开发兴趣。转变观念才能扭转局面,心态自然就不受外在的影响,日久生情也是可能的事情。

归根到底,这一年的确是自己工作、生活比较低迷的一年,没什么可回顾。外出旅行、两次会师、和师妹们聊天是这一年最大的慰藉。

突然想起,有几项今年完成的事情还没有回音,或是为下一年的到来积攒希望吧!原来,希望一直在。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5,愿你我皆更好。

新年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