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深刻的一句话:“比无知更可怕的,是聪明人的愚蠢。人类历史上,许多坏事,都是好人干的。 人类社会有三大矛盾: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强者控制弱者,一般只干两件事:一是封闭知识,二是故作隐晦。 谎言重复几千年就是真理,活在别人嘴里,是人生痛苦的根源,太过依赖别人,只会渐渐失去自己,被谎言蒙蔽思想,被假象混淆视听。 生命最终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生存,而在于觉醒。没有跨不过的痛苦,只有不愿觉醒的自己。真正的成长,是从拥有独立人格开始的。 《司马法·仁本》:“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虽久,怠战必败” 为什么说战争即和平,战争的最终目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消灭战争。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 战争往往意味着破坏、伤痛与死亡,而和平则代表着安宁、和谐与繁荣。但是,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间接的推动了和平时期的快速发展。 再者,战争能够重塑世界格局。当旧有的秩序无法平衡各方利益,战争就成了唯一打破僵局的手段,从而实现一种新的和平状态。 没经历过战争,就不懂得珍惜和平。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才会深切感受和平的可贵。但是,战争换来的和平,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战争即和平”的背后,是无数生命的消逝、家庭的破碎,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与其用战争换取和平,不如用和平捍卫和平。 康德说:“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高于人来作为目的去追求,不管它打着什么的旗号。” 为什么说“自由即奴役”,因为,过度的自由,可能导致放纵与无序。随心所欲,不受约束,无节制追求享受,沉迷于不良嗜好,最终成为欲望的奴隶,看似自由,实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 绝对的自由,必然引发混乱。在没有交通规则的路上自由行驶,结果必然是交通瘫痪,看似自由,实则被混乱所奴役。 塞涅卡说:每个人都是奴隶,有人是欲望的奴隶,有人是金钱的奴隶,有人是野心的奴隶,没有一种奴役,比自我奴役更可耻。 追求自由,失去了独立思考,被观念所奴役。自由不是毫无边界的放纵,而是在一定规则和道德框架内的自主选择。 人生最难的选择,不是在贫穷中寻找公平,就是在不公中寻找自由。在自由与奴役之间,没有第三条路,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生存的核心和良心无关,所谓自由,就是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人总是局限于自身,自知却不能自拔。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为什么说“无知即力量”,因为,无知让人无畏。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的思想就是一堵墙,自我束缚,然后作茧自缚。 冯子曰: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一个人,越无知,越自大;越自大,就会越愚昧。 世界最大的荒诞就是,外行高估自己能力,自信的领导内行;内行低估自己能力,谦卑的墨守陈规。 孔子曰:“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 老子说:“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也。”,傻瓜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而聪明人自认为自己是傻瓜。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比无知更可怕的,是聪明人的愚蠢。人类历史上,许多坏事,都是好人干的。因为,好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最后好心办了坏事。” 下水要熟悉水性,博弈要精通人性,推荐你读一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对社会真相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直达本质。 说战争即和平,那么,挑起战争方的人,就是骑虎难下的聪明人;说自由即奴役,那么,制定公平规则的人,就是奴役终生的始作俑者。 这本书自2011年出版,荣获茅盾文学奖,被翻译成30多国语言,畅销世界,被埃及授予最高文学成就奖,被法国授予文学骑士勋章。 历史上,“愚民”常常以四种方式出现:暴政或压迫;过度的野心;无能或颓废;愚蠢或堕落。强者控制弱者,一般只干两件事:一是封闭知识,二是故作隐晦。 越无知的人,并不是越勇敢,而是越危险,越可悲;他们习惯于无思想的服从、习惯于无判断的跟随,即便是充当了“炮灰”,也会倍感光荣。 文明不会亡于衰落,只会亡于愚蠢。一个人的权力越大,智商就会变得越低,即肉食者鄙,洞察人性,才能悲悯人心。 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在生物链上的位置,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认知,改变自己在认知链上的位置。读完这本书,将会大大的升级思维,提高认知。 |
|
来自: 新用户25274yU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