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处寻芳菲,山水之间绿意浓,春江花月夜,多少文人墨客曾为之倾倒,留下千古绝唱。
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情,诗词中总能寻到那一抹忘却忧愁的清风。
世间纷扰,人们常执着于功名利禄,却忘了生活中那些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那些千古名句,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都在告诉我们,放下执着。
在浩如烟海的诗海中,有一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简洁明快的风格,抚慰了世人793年。
这首诗便是宋代无门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全诗仅28字,却道尽了四季之美,以及人生最高境界的禅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红的、粉的、白的……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慧开禅师用“百花”二字,便概括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秋天则是明月高悬、银光洒满大地的时节。
诗人在这里以“月”代指秋天,既简洁又富有诗意。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秋的美景,更隐含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哲理。
“夏有凉风冬有雪”,夏天炎热难耐,但总有清风徐来,带来一丝丝凉爽。
冬天则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世界。
慧开禅师用“凉风”和“雪”来代表夏冬两季的特色,既形象又生动。
开篇两句,慧开禅师便以四季为序,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春天,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秋天,明月皎洁,如水的月光洒满大地。
夏天,清风徐来,吹散了炎热;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这四句诗,不仅写出了四季的自然景观,更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两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人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向了写情。
他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没有烦恼和杂念,那么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是最美好的时光。
这两句诗,看似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和条件,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态度。
只有当我们放下执着和烦恼,做到“善忘”,用一颗平静、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明代洪自诚在《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执着,保持平常心、“善忘”忧,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正如作家三毛所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当春风拂过面颊,带走了一季的烦恼;当秋月照亮夜空,照亮了我们内心的世界;
当夏风轻轻吹过,带走了身心的疲惫;当冬雪覆盖大地,洗净了我们内心的尘埃。
这样,便能在喧嚣中找到一份宁静;在繁忙中找到一份悠闲;在纷扰中找到一份淡泊。
“如果你来访,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