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宋 与苏轼唱和甚多的苏 坚 苏 坚,字伯固,(?—?),宋澧州(今澧县)人。北宋神宗苏 坚(1068 —1085)年间为钱塘丞,督开西湖。与苏 轼唱和甚多。及轼从儋耳北归,犹作诗寄之,有“灵均一去楚江空,澧阳兰芷无颜色”之句。 相传:哲宗元佑间以临濮县主簿监杭州在城商税。绍圣间任永丰尉。后知铅山。徽宗崇宁元年(1102),监韶州岑水银铜场。官终建昌军通判。与苏轼交往颇密,唱和甚多,有文集,今佚。事见《苏轼诗集》卷三二《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诗题下施注及清乾隆《铅山县志》卷五。苏坚是苏轼的好友,也是黄庭坚的最真挚的朋友。有种朋友,不一定要经常联系,也不一定要时常见面,但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会在你身边。苏坚、蒋湋(蒋彦回)就是黄庭坚的这种朋友。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广西宜州南楼,大观三年(1109),他和蒋湋扶黄庭坚灵柩送到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和黄庭坚的儿子黄相等人,把黄庭坚安葬于双井黄氏族墓园。他的长子苏庠为南宋初词人,次子苏序为宋佛坛名诗僧。 考究药物订正“本草”的寇宗爽 寇宗爽(?—?),北宋人。原为澧州(治今澧县)县吏。重视药性研究,认为《开宝本草》《图经本草》对药物考订多因袭,有不少错误,经长期观察实验,参考诸家之说,于政和六年(1116年)著成《本草衍义》,载常用药物四百六十种。对后世本章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传:寇宗爽,宋代名医,官承直郎澧州司户曹事。从宦南北十余年间,考究药物。撰有《本草衍义》,本书共20卷。前3卷为序例(药物总论)。后17卷为药物各论,分记药物470种,分类均依《嘉佑本草》。该书乃作者据医药实践所得,针对《嘉佑本草》《嘉佑本草图经》之疏误进行了订正与发挥。 深受朱熹敬重以秦桧当国抗节不起隐于香溪的范 浚 范 浚,字茂明,(?—?),南宋澧州(今澧县)人。绍兴(1131一1162)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国,抗节不起,隐于香溪,著书明道,门人称香溪先生。著有《心箴》,朱熹采入《四书集注》。 相传:朱熹两次主其家拜访,绋不遇。绍兴二十年(1150)卒,年49岁。朱熹又亲临吊唁。香溪范氏宗祠有楹联云:“朱子三方地;朝廷七聘家”即记其事迹。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18岁的朱熹因早就听说范浚“学甚正,而不知从何学”于是在赴杭途中特意去香溪拜访,不遇。过了2年再次专程登门拜访,仍不遇,“因录屏书《心箴》而旋”后来,朱熹把《心箴》编入他自撰的《孟子集注》。值得一提的是,范浚比朱熹年长28岁,此时朱熹是以求学者的身份来拜访的。明朝嘉靖间,皇帝听经筵讲官翟鉴等进讲《心箴》“敕建敬一亭,刊立《心箴》于天下学宫,特赐专祠春秋二祭”。可见范浚在南宋理学研究就在朱熹此访当年,范浚逝世。终年49岁。朱熹亲赴吊唁。于是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美谈。32年后,朱熹在理学方面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他为范浚作《香溪范子小传》,称范浚为“子”可见对其尊崇之意。其中说: “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近始得学行之详于先友吕伯恭(吕祖谦),庸述小传以闻四方学者”。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