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堪称绝顶的一首诗,短短四句,令人心疼!

 lemon0520 2025-01-01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对某人或某地的怀念,
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涌现:
偶然翻出的一张尘封的老照片,
听到一首经典的老歌,
银幕上掠过的一个场景......
仿佛旧梦重现,
思念萦绕在心田。

常言道:“人有生老三千疾,
唯有相思不可医。
每当提及“相思”二字,
人们心中往往泛起丝丝苦涩涟漪。
然而,世事皆有双面,
若换个角度看待,
思念亦能化作一缕温柔的慰藉。

图片

图片
雨夜巴山,相思绵长

公元846年,
那是一个萧瑟的秋天,
李商隐为了仕途,
不得不四处奔波,
而巴蜀之地,
成了他此行的落脚点。

在这个偏远又潮湿的地方,
秋风带着几分凉意,
黄叶在雨中飘零,
仿佛诉说着离人的愁绪。
夜晚,独处于异乡的李商隐,
面对窗外的巴山夜雨,
心中对家的思念
如同这绵绵细雨,无边无际。

妻子在不久前寄来的信中,
满是对丈夫归期的期盼
和对家中点滴的倾诉。
那些温情的话语,
如同一缕阳光,
穿透了他心中的阴霾,
却也更加深了他对家的渴望与思念。

图片

他多么希望,
此刻能立即飞回妻子身边,
与她共度这难熬的秋夜。
然而,现实的无奈
却让他只能独自面对
这无边的黑夜和无尽的雨声。

雨夜,淅淅沥沥,
诗人,辗转难眠。
李商隐起身,点灯,拿起笔,
想起远在长安的妻子,写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字里行间,满是对妻子的思念
和对未来团聚的憧憬。
只是此时的他还不知道,
他所期待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永远不会到来了。

图片

图片
未完的家书,深情的绝唱

李商隐和妻子王晏媄,
相识于最美好的年纪,
二人的结合,
抛开政治立场不谈,
世人皆赞为: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婚后生活更是
琴瑟和鸣,和谐美满。
尽管李商隐的仕途
因令狐楚之故屡遭坎坷,
但有妻相伴在侧,
他的内心也得到了许多慰藉。
然而,
世事无常,命运弄人,
二人的静好生活,
也因李商隐被调去地方任职,
被迫两地分居,而结束。

图片

王晏媄默默承担起家庭重任,
却因长期操劳,身体日渐衰弱。
生病了,不愿让夫君忧虑,
信中也只字未提病重的事。
彼时李商隐身处巴蜀,
阴雨连绵,归期难定,
巴蜀之地的雨夜,
更是将他心中的那份思念
推向了极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份深情,
如同一曲哀婉的乐章,
在雨夜中缓缓奏响,
触动着每个读者的心弦。

待他匆匆归家,
妻子王晏媄已逝,
阴阳相隔,
李商隐的心也随之空了。
一封未完的家书,
一段深情的绝唱,
从此他守着那个残破的小家,
至死未再娶。

图片

图片
巴山夜雨,今生来世之相约

有句话说: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其中最痛苦之事,
莫过于永失所爱。

以前读这首诗时,在想:
“为什么一首诗,
会有两句巴山夜雨?”
原来是今生与来世的相约。

他想象着,在不久的将来,
自己能够回到家中,
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共同剪烛夜谈。
在巴山夜雨中,度过时光,
分享彼此心中的喜怒哀乐。
这份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
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内心的黑暗,
也让无尽的相思,有了些许慰藉。

巴山夜雨,时空生死,
今生相约,来世再见。
正是这份相思之情,
让我们更加珍惜
彼此之间的相聚时光,
更加懂得关爱和珍惜身边的人。

图片

人生总是充满了
太多的遗憾与无奈。
有些等待,
或许永远都无法实现;
有些告别,
或许就是永别。

总有人先行离去,
也总有人原地守候。
当缘分走到尽头,
愿我们都能带着对彼此的思念,
继续前行,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坚守内心的信念与情感,
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文「古典书城」原创,作者:古典君图片来源于本平台,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