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医生。在现代社会,男性所承受的生活压力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亚健康现象也愈发普遍。许多男性遭受“坚而不久”或“不够坚挺”的困扰,却往往羞于启齿,甚至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感到迷茫。 今日,我将借助中医的独到理念,向您阐述如何通过简单的两味中药,从根本上调理,使血液“回归正轨”,从而轻松解决这些令人尴尬的问题。 “引血入茎”这一概念听起来或许有些玄妙,但其原理却十分明了。中医理论强调“气血为本”和“以通为顺”,男性的坚挺与持久力,关键在于气血是否能迅速到达并保持在相应部位。血液循环不畅、气虚、肾亏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在关键时刻出现障碍。然而,通过恰当的药物调理,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我常使用的两味中药——山茱萸和蜈蚣,虽非神秘之方,但其功效已得到众多文献和临床实践的验证。 山茱萸味酸涩,归于肝肾经,对于益肾固精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养肝益肾,补充流失的阴血,其收敛之性亦强,有助于固精止汗,防止体液流失; 蜈蚣归于肝经,擅长穿行,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化解有形之血,疏通通往宗筋的道路,预防新的淤血形成。山茱萸在后方巩固肝肾基础,蜈蚣在前方“冲锋陷阵”,两者相辅相成。 两药合用,能够化痰通络,引血入茎,振奋阳道,助起立,效果立竿见影。 不久前,我接诊了一位36岁的患者。正值壮年,却遭遇了难以启齿的困扰——性功能减退,痿软不坚,转瞬即逝。初诊时,主要症状包括: 1.宗筋软弱,难以振作,敏感而脆弱; 2.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心烦肋胀; 3.耳鸣目眩,健忘,易丢三落四; 4.大便不成形,顽固不化; 5.情绪低落,常叹息,偶尔感到睾丸不适。 舌脉象显示:舌淡苔白,齿痕明显,脉象弱。 辩证结果为:精血亏虚,夹杂瘀血和湿气;治疗原则为:补益精血,化湿祛瘀。 精血亏虚,体内又有湿气和瘀血阻滞,气血本已不足,又被阻滞,导致宗筋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功能自然难以保持。若不消除这两个障碍,补益之法难以奏效,再多的补药也无济于事。 因此,我为患者开具了山茱萸、蜈蚣、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川牛膝、炙甘草、熟薏苡仁、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等药物,并嘱咐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规律充实,不要沉溺于病痛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宗筋变得坚韧振奋,能够自由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