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越十年的边境冲突中,1979 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是重要的一幕。1979 年 3 月 5 日,广西、云南两个作战方向的参战部队,在前指的统一指挥下,贯彻边清剿、边回撤的方针有序撤军。然而,在广西高平战区,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一幕。 50 军 150 师作为广西方向战役预备队参战,于 3 月 6 日进入越南高平省扣屯地区,配属 41 军作战。3 月 11 日中午,41 军前指重新调整 150 师任务,此时,师长刘同声和 50 军驻 150 师由副军长关豁明、副政委侯培聚、副军长刘忠和组成,以关豁明为主导的工作组产生了意见分歧。刘师长认为部队已基本完成任务,沿 3 号 A 公路返回安全回国即可;但关豁明副军长觉得清剿残敌和收缴仓库物资任务完成不足,决定让 448 团沿那嘎、郎庄、三龙 、505 高地、灵黄、春惆一线清剿回撤。这条路线,部队既不熟悉地形、敌情,又缺乏准确地图和熟悉情况的向导,引发了抵触情绪。 3 月 12 日上午,448 团前指率领 2 营进至那嘎南侧时,遭越军依托有利地形阻击,部队被压制在开阔地,形势危急。448 团多次向师里报告,请求改变回撤路线。刘同声师长本决心黄昏时将 2 营撤出就地清剿,却被工作组以当面敌情不严重为由否定。不仅如此,16 时 50 分,工作组竟越过师长,直接严令 448 团 “只准前进,不准后退”,致使部队错失摆脱被动的机会,完全陷入险境。 在部队遭到阻击、伏击,出现人员失散后,关豁明副军长两次阻止 150 师如实向 41 军前指和军区前指报告情况。直至 13 日晚,41 军询问 14 日回撤困难时,才含糊请示迟至 15 日从安乐附近回撤。在军区前指追问下,虽同意报告 448 团人员失散及各团位置,却又无端加上 “我部可于今日回撤”,导致军区同意 14 日回撤,丧失接应失散人员时机。 从 3 月 12 日至 18 日,150 师 448 团在扣屯以西的那嘎及其以北地区,因越军阻击、伏击,2 营、1 连、8 连遭受重大损失,542 人失散(其中 219 人被俘),丢失大量枪支、火炮及其他装备物资。这成为 1979 年对越作战乃至整个十年对越作战中最大的一次损失。 448 团回撤入境后,50 军党委迅速行动,指示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组织工作组到部队。军副政委赵宇平到 448 团专题调研,了解到部队思想情绪消极低沉。干部压力大,团主要领导(团长李绍文、政委李兆碧)更是面临内部矛盾、外部压力、社会舆论及家属工作等多重压力;部分干部战士有 “三气”,对上级指挥不当有怨气,对部队失利泄气,对个人发展受影响不服气;部分干部战士情绪消极,有的干部消极等待处理、想转业,部分战士盼望早回营房早复员。 赵宇平副政委认为关键在于团党委要统一思想,带头振奋精神。他与团长、政委个别交谈,在团党委会上反复强调,做好思想统一工作。回到军前指后,建议军张立勋政委到 448 团作报告。 5 月 4 日上午,军政委张立勋、副政委赵宇平参加 448 团党委战评总结大会。448团政委李兆碧作检讨式总结,反思作战中团党委集体领导、政治工作、组织指挥及纪律方面的问题。军政委张立勋作报告,全面客观分析,既讲作战胜利意义、50 军战果经验,也谈 448 团局部失利及全团战果、英模人物;分析失利原因,要求多从自身找问题;要求 448 团党委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思想引导保持稳定,团长政委负主要责任,团党委共同担当;强调从多方面进行全面治理整顿,还要求军、师机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当天下午,50军司政后机关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448 团干部配备、组织建设、人员及装备补充、实事求是评功评奖等问题,明确责任积极落实。5 月 5 日下午至 6 日上午,机关人员再到 448 团了解反映。大家认为军政委张立勋的报告全面客观,给干部战士减压鼓劲,多数干部战士振奋精神,重拾信心,愿牢记教训,练好本领再战。 部队归建返回成都后,军党委在上级指导下,专题研究 448 团回撤人员失散问题。综合多种因素,着重从主观方面查找原因,明确经验教训,提出处理建议和整改意见。8 月 21 日,军党委向党委呈报处理意见报告。随后,对军工作组三位副军职领导作出处理:关豁明副军长撤职,侯培聚副政委党内警告,刘忠和副军长降职调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