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名家笔下的萧寺、古寺图集赏析

 hwzhuwei 2025-01-02 发布于江苏

北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

此图层峦叠嶂,意境清幽,萧寺掩映在密林和山石之间,萧寺又背群山,境界雄壮博大。树木造型盘曲而繁复,主干劲挺,以浓重墨色勾勒,树枝枯藤缠绕,增加了树林的厚重感。

山石画法均以细劲的中锋线条勾出山石结构,然后在结构内加皴。皴法是雨点皴、豆瓣皴一类,并夹杂着条子皴,但李成的皴笔柔润而疏朗,不像范宽用笔厚重,给人以清刚淡雅的感觉。

范宽 雪山萧寺图

画面画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山顶密林寒树丛生,山涧布置古刹、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依然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

宋 燕文贵《秋山萧寺图》(传)

元 王蒙《秋山萧寺图》

王蒙此作繁线密点,苍苍莽莽。“繁线”主要体现在其在董源披麻皴基础上创变出的牛毛皴上,以卷曲如牛毛的皴笔,表现山石的机理结构。“密点”则主要表现在其对巨然焦墨大点点苔方法的取鉴上,秃笔、重墨,或聚或散,以干、湿、浓、淡、光、毛不同质感的苔点丛生错落。

元 王蒙《层峦萧寺图》

王蒙在此轴中用“高远”结合“深远”法图写层峦茂树,溪流幽谷的江南山景,在组织结构上将其画面茂林山寺处理在中景状态,把松林作近景布置,布局屈伸变换,穿插映带,蜿蜒曲折,虽繁复而见单纯,予人以深邃意境,的郁茂气势,引导观者进入奇特的精神享受,可谓匠心独运。《层峦萧寺图》在绘画技法上融合了董源、巨然、郭熙、赵孟頫的技法之长,灵动多变,云头、牛毛、解索等皴法交互运用,以充分展示江南山峦植被葱茏茂密的景象。

明 文伯仁 深山古寺

此轴作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文伯仁时年五十三岁,正值其创作的高峰,为得意之笔。此幅画即为王蒙典型的构图方式,用笔严谨,山峰重叠,蜿蜒曲折,郁郁葱葱。近处为矮坡,松树耸立于其上,有两位高士坐于滑竿上意欲登山,后有随行的童子。中段的山石和遒劲的枝干密密麻麻,蜿蜒直上即为最高峰,远处是缥缈云山。高峰之下总是少不了寺观居于其中,呈现出一种特别雅致的诗意。画的整体气息近似元人,布局繁复,皴法多变,待到得意之作,观之奇崛,别有幽致。

明 陈继儒 云岩萧寺图

明 蓝瑛《秋山萧寺图》

明 蓝瑛 寒山古寺图

清 王翚 秋山萧寺图

本幅《秋山萧寺图》是王翚拟王蒙笔意的作品,构图繁密,境界悠远,近处丛林掩映,几株古树已生红叶,后排小树纯用渴笔为之,直如随秋风摇曳之状。中景以一主峰拔地而起峰顶丛峦萧寺掩映其中,颇得北宋人构图崇高之气象。主峰深处出一清泉,正从萧寺旁出可知萧寺筑于清泉茂林之地。随后水流蜿蜒而下,直至稍近处形成了飞瀑,正合“洞泉声沸石,其树势参云”之意。稍右处有一曲径,盘绕群峰之间,主仆数人提携而行,又合“秋山行旅”之题。远方层峦高耸,群山红遍,占尽秋意。

清 王原祁 秋山萧寺

清 王原祁 仿王蒙秋山萧寺图轴

《仿王蒙秋山萧寺图》轴,纸本,墨笔,纵96厘米,横46.7厘米。

自题:“癸未春,行武林道中,因忆黄鹤山樵'萧寺秋山’,舟中成稿未竟,适以公冗而罢。乙酉、丁亥两次扈从仍未脱稿。近在海淀寓直,雨窗多暇遂成此图,方知古人'十日一山,五日一水’之说不虚也。康熙庚寅春仲题。王原祁。”图绘烟云缭绕、草木华滋的江南景致。其笔墨追摹元代画家王蒙繁密的画风,并充分发挥了王蒙干笔皴擦的技法,笔墨随着山形地貌的变幻,或作长线直皴,或作曲线弧皴,在皴的基础上,又以墨由淡而浓地反复晕染。整幅作品具有淡而厚、实而清的书卷之气,得山峦于风骨奇峭中包孕秀爽清润之美。是王原祁晚年仿王蒙山水画的代表作。

清 龚贤 古寺听泉

清 高岑《钟山深寺图》

清 潘恭寿《寒山萧寺图》

清 董邦达《秋山萧寺图》

此幅画家绘田盘山景色,有乾隆长题诗句,为宫廷命题之作,全幅极尽笔墨皴擦之能事,熔黄公望、王蒙诸家笔墨于一手,可见董邦达摹古功力之深。

清 董诰 秋山萧寺图轴

图绘一水潆洄,彼岸青山高耸,林木深处古寺梵宫隐现;此岸坡石上嘉树挺拔,郁郁生机,其中一树红叶,写尽秋色;水上一叶扁舟,一人持桨,游赏山水乐在其中。构图深远式,结合鸟瞰的视角,以散点透视法营造取势,增加了空间的宏阔感。技法上,山体皴擦点染兼顾,皴线细碎仿牛毛皴法,运笔率意;树木枝叶勾点写兼用;殿宇以写代工表现界画的效果。系小青绿山水,设色石青、花青、石绿、汁绿,水、墨、色交融,呈现一种独特的“既厚又薄、既妍丽又雅澹”的色彩效果。此幅是词臣画家的意会称旨之作,暗合乾隆皇帝题诗元王蒙《秋山萧寺图》轴中“苍松原不老,碧水自离尘”的禅意。

清 高凤翰 《深山古寺》

清 樊圻《秋山萧寺图》

此图画山峰雄伟,有秋瀑涧水缓流,孤塔耸立,寺院深藏,山间林木,枯枝萧叶。溪水板桥上,高人隐士曳杖而立,侧首面山。山道曲径通幽处,正是庙宇寺院。此幅风格高爽,穆然恬静。

王石谷仿王蒙秋山萧寺图

现代 黄君璧 《白云萧寺图》

款识:深树烟开涧路分,钟声时向静中闻。翠微忽断丹崖影,吞吐层峦是白云。庚午(1990年)中秋,君翁黄君璧。

现代 张大千 碧峰古寺

《碧峰古寺》创作于1967年,是张大千盛年时期最为抽象大胆的巨作之一。虽然张大千前半生在传统山水上用力最深,但日渐衰弱的视力让工笔技法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旅居海外的张大千逐渐追求对光线和色彩的表达,开始尝试在画面中大面积用色,最终创造出泼墨泼彩这一新路径。《碧峰古寺》正是其中佳作,显示出张大千对墨与彩的极致掌控。如宝石般厚重的青绿颜料倾泻而下,挥洒,流淌,晕染,同背景金笺交相辉映。晨光穿透氤氲岚霭,于抽象之中开辟具象:碧峰巍峨,古寺隐现,气象煌煌万千。

现代 吴镜汀《溪山萧寺》

吴镜汀是一位与古为徒的画家,他的每一幅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流淌着古人的笔墨韵味。1938 年的冬天,时年34 岁的吴镜汀应友人绍伯之邀,拟南宋夏圭笔意作《溪山萧寺》图,以小行书署款,书法行气向右上倾斜,精致淡雅;钤有“镜汀”“胸中丘壑”两方细朱文,古色古香。从这幅作品中,不难看出青年时代的吴镜汀对传统绘画技法有着扎实的基础。此幅作品用秃笔带水作小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构图则取半边,图中山路盘旋,朱阁琼宇若隐若现藏于侧山之中;水面湖光荡漾,空间极其旷大;近景树木渔船突出,远景云峰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图中山石、树木、渔舟、楼宇等题材,以及拖泥带水的小斧劈皴、半角的构图特色不难在夏圭的《溪山无尽图》《溪山奇观图》等作品中找到共同点。

现代 金城 烟江古寺图

现代 傅抱石《深山古寺图》

诗堂:寺藏云山深,僧吟松林暗。傅抱石先生一九四九年还南昌为云僧所写佳品。壬辰(2012)仲秋拜观并识,戈父萧平。

题跋:此帧深山古寺图系先父抱石一九四九年作于南昌,第二年便迁回南京了。此图中画家以炉火纯青、痛快潇洒之笔法画成,线条轻淡劲挺而有跃动之感。整幅画面浑然一体而又井然有序。看似随意,实为画家灵感之爆发,如有神相助而下笔成图也。人称之为先父独特之画风曰抱石皴。先父又在右下角钤有自刻章“往往醉后”,细观此图,确有醉意在图中矣。壬辰(2012)秋,傅二石拜观并敬题。

现代 吴湖帆《寒林萧寺图》

本幅题识:寒林萧寺。用北宋翟院深笔。甲戌正月,吴湖帆。余此作几一年矣,中间欲行复止者数度。雅不称意,往往搁笔。迄今春乃足成之。季迁学弟持去,为翔霄先生所赏,属重题其上。时二月九日也。丑簃又识。

现代 吴湖帆 溪山萧寺

吴湖帆出生名门望族,家学渊源,自小耳濡目染无一不是金石书画,加之力学不怠,终成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重要的一位大师。在吴湖帆的艺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即对古代诸贤的学习。从四王正统派人手, 进而上溯明四家,元代诸贤及两宋名家,在现代中国画坛,能对传统做如此全面把握的, 实为少见。本幅乃吴湖帆1943年为吴杏荪所作。先生自题曰仿子久、松雪两家法。画中落墨轻巧,薄施淡彩,用笔精炼,收拾细致,见温婉秀逸,品格清奇,笔墨气韵相埒,名曰仿古,实能熔铸前贤之法而自成一家,诚属创作成熟期经意之作。

现代 黄宾虹《秋山萧寺图》

溥心畬 萧寺入寒云

当代 赵春秋 秋山萧寺图


文章转自:国画艺术

免责声明:未标注来源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我们对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酬

北京国艺美术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