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其含义包括了带有“科研行为”的各类“项目”。以该项目的严肃程度来区分,小至某一门课的期中作业,大至学位论文,都可以被称为科研项目。在本科教育越发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下,可以预期的是,本科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当中。 在每一个科研项目的起始,都需要先确定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也就是完成科研项目的选题。一般来说,项目选题有两种驱动,一种是作为个体的本科生原本就有的“疑问”,另一种则是由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直接给出选题方向。对于内驱型选题,本科生通常会基于个人兴趣、日常观察或已有知识中的空白点提出问题。这种自主选题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投入和热情;外驱型选题则更多地依赖于指导教师的专业判断和研究方向。教师通常会根据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实验室的研究资源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来指定题目。 毫无疑问,每个本科生都有自身对于“科研项目”的期许,或许是在实验室中,或许是在中小学教室里。在项目立题之初,如申报过程或者讨论框架时,对项目的推进过程往往需要做纸质的时间安排,或者在内心对项目的推进有心理预期。但是在推进的实践中,往往会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割裂。这种割裂感的主要来源有很多,比如在项目开始时往往过于乐观,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实验失败或数据收集中的障碍。作为学生,时间管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本科生通常需要同时兼顾学业和其他活动,这使得他们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项目中。 在完成科研项目以后,对本科生而言最直观的就是对“科研项目”本身的认知发展。过往的事件成为了个体的经验,而认知则是基于个人对经验的建构生成的。而每个人的经验都有不可复制性,也因此生成了不同的对科研这一活动的认知。这种认知还涉及到科研活动以外的个人能力,如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环节,因为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要求的不同,本科教育并没有完全将重心放在科研能力教育上。而在我国,本科教育又有着一个鲜明的特征,即“严进宽出”,对于本科生毕业时的学术能力并不会作过多的检查。通过实际参与研究,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流程,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参与科研项目也是一个反向筛选的过程,几乎每一个本科生都怀揣着自己的思考、对科研有着自己的预期,也会基于自身的项目实践对科研现实产生理解,对科研这一活动形成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包括了对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理解,还涵盖了对科研伦理、团队合作以及跨学科交流等方面的深刻认识。 高教课堂研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