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李白云游四海,行至恒山时,远远看到一寺庙悬挂在峭壁间,震撼不已,于是泼墨挥笔“壮观”二字。写完之后顿感意犹未尽,在“壮”字右侧又加一点。
游遍天下的徐霞客更是发出了“天下巨观”的惊叹。 图片:HH智库 这就是落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上的空中楼阁,名叫“悬空寺”。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外形似楼阁。因好像悬挂在峭壁上,而“悬”又与“玄”谐音,慢慢地后人习惯称其为“悬空寺”。 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在游览过后说:“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寺庙最高处距离地面90米。民间流传说“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因河床逐年淤积,现在最高处的高度是58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很多人以为是由下方几十根立柱支撑起来的。再看这些立柱,并不粗壮,反而纤细。不少立柱并不稳固,伸手轻轻一推,柱子就会晃动。是的,这些立柱并不承重。悬空寺立柱 (@胡澍) 实际上,这些立柱都是后人看寺庙悬空害怕,为了看起来感觉安全些,踩上去心里踏实些,才在楼阁下方增设了这些立柱。但遭遇极端情况时,这几十根立柱就可让悬空的寺庙从静定结构变成超静定结构,从而抵抗风险,保证寺庙不会坍塌。
首先,工匠们把绳索一端固定在山峰顶,另一端系在人腰上,从上而下悬挂着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个大平台;
然后,在平台上,向山崖方向凿出一个个深深的石孔;
接着,向石孔里插入用桐油泡过的铁杉木木梁,木梁嵌入石壁三分之二,外露三分之一、约一米的长度,这些木梁就是起承重作用横梁;
最后,在横梁上进行建造,使寺庙主体稳稳当当的挂在横梁上。 间隔不小的横梁,怎么起到承重作用的?
凿出的石孔是里面大,外面小;横梁的前端,都插入了小木块。当横梁推进石孔最深处,小木块将木梁撑开,横梁就能紧紧地卡在石孔里了,就像是从岩石里长出来的。 这种横梁结构,叫悬梁臂。几十根悬梁臂组成了横梁台基,使得悬空寺的整个重心撑在坚硬的岩石里。 这种奇特的建筑,是悬空寺能够悬空的秘密,外观看来,寺庙就是上下悬空的。古人作诗专门形容悬空寺的奇特: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悬空寺的建筑叫人称奇,而称奇的还有三教共堂——同时供奉佛、道、儒三教。它也是中国仅存的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最奇特的景观就在最高层,一座三教殿,供奉着老子、孔子和佛祖。不管你信奉哪家,都会进来拜一拜,再感叹下三家和谐共处一室的神奇。
纯阳宫中, 供奉着道教的吕洞宾。 纯阳宫(@杨柳岸)
雷音殿中,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
雷音殿(@王寰) 寺内有佛堂11处,道观5处,供奉近百尊铜、铁铸,木雕、泥塑佛像、道像。虽然不像其他寺庙的佛像那般高大无比,真人般比例的塑像精致,庄严不减。悬空寺外部奇特,内外精美繁复,巧夺天工。殿楼的分布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虚实相生,空间丰富多变,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带有瑞兽的飞檐、绚丽的多种内饰、威风凛凛的龙头、精致的瓦当、随风轻响的檐下风铃,都在有限的空间和限制的重量下,尽显中式传统建筑之美好额配色之美。
寺内绚丽的内饰(@BlueHourR)
悬空寺的建筑主体有南北两座阁楼。南楼从下至上有纯阳宫、三宫殿、雷音殿,北楼从下至上有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 面积只有150多平方米,共有楼阁41间,主要殿堂17处,包括寺院、禅房、佛堂、鼓楼、钟楼在内的大大小小殿堂40间,南北错落排列。殿阁之间,由栈道连接。现在的上下两层栈道,是后人加建的。一段段栈道,或平或陡、或直或曲、或明或暗,最窄处只有一人宽。
仅能容一人通行的狭窄栈道 “危岩”说的是远古海洋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整齐排列,斜刺天空,形成“单斜构造”。 下方的深谷有一条时常泛滥的河,夏季雨洪裹挟着泥沙碎石不断冲刷山谷。
直到建国后,上游修筑了一座1330万立方米的水库,将洪灾逐渐消除。 悬空寺周围 (@杨柳岸) 整座寺庙都落在山凹里,一下雨,雨水直掉落到寺庙下方的岩石上,而寺庙完全淋不着雨。寺庙所在的山谷是港湾型山谷。每当起风,风从一侧入口吹入,风速变大,已进入山谷就逐渐减小,而吹到寺庙时,风速降到很小。所以, 风也吹不到悬空寺。 四面山谷高耸,东边的风岭则为其遮挡了太阳,减少了阳光照射的时间,寺庙每天日照只有2-3小时,避免了暴晒引起的寺庙木材风化。据当地县志的记载,在最近的40年内,曾发生过2次6级左右地震,而悬空寺依然挺立,这里面就有中国传统木构架梁柱体系,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劳。
冬日里的悬空寺(@城市穿梭客)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天师道长寇谦之即将仙逝,他却有一夙愿未了——在平城建造一座空中寺院“静轮天宫”。他进谏太武帝,说可以让皇帝实现“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令其高不闻鸡鸣犬吠之声,欲与天神交接”的愿望。未果。公元491年,战争四起,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孝文帝为统一思想、文化,下令兴建一座同时供奉佛、道、儒三教的寺庙。于是,孝文帝将皇家道院迁至桑乾之阴,岳山之阳的“东山万仞”之上,悬空寺拔壁而起它屡经战乱天灾,多次修葺,尤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主要的重建。
图片:HH智库 如今,悬空寺已被评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每天游人如织,每个到此一游的人都禁不住啧啧赞叹和称奇。 1500年间,云卷云舒,王朝更迭,人来人往,悬空寺幽居深谷,以壮观之品格,不倒之精神,与日月为伴,和山河共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