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著名演员、导演姜文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道“我注意到您拍出来的电影,为什么在结尾处大多都只剩下一个人,背对着镜头,略显孤独与寂寥地渐渐走出了大家的视线呢?您是喜欢一个人吗?还是就喜欢享受这种孤独的感觉呢?”姜文反问道“你以为呢?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我们不都只是一个人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一个人面对生老病死,一个人面对自己内心的所有情感的跌宕起伏,一个人面对自己所有的情绪。究竟而言,人就是孤独的,尽管有人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但社会化的每一个结点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一个单独的有情感起伏的人。本质上,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不可能彻彻底底地依附于另外一个人活一辈子,我们都要学会过过去的人和事挥手告别,我们总要长大,总要学会独自面对风雨,独当一面。为自己以及自己在意的人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当你走出了过去,也便是活在了当下,同时,也算是走向了未来。儒家有云“君子慎独,不欺暗室”,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任何外人监督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你自己,或许才是真正的你自己,你不需要戴上面具,更不需要任何的伪装,你可以充分地敞开,尽情地肆意,说你所想的,做你想做的。我们往往利用自身的“演技”可以欺骗很多的人,但我们却很难欺骗到我们至亲至近的人,TA们有时候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当然,最难欺骗的还是自己的内心。所谓的“不欺暗室”,那个“暗室”未必就是幽闭的房间,也极有可能是自己内心的方寸之间。而个人的感觉与主观世界的主宰,便是主管我们每个人方寸之间的内心世界。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信息过滤网过滤过的、有选择性的,没有所谓绝对的“真相”,只有被每个人的感觉与主观认知所塑造出来的世界,并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就像你看上面那一张静止的照片一样,有的人可以觉得那是日出时分,也有人看得到的是日落的夕阳,你看到不同的景色,也会有着不同的心境以及不同的行为方式。「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了凡四训》中的这句名言,充满智慧,又富含深厚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所有的福报和功德都源自于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感受,我们就能通达万物,感知世间的一切。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可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