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野生动物遭到人类捕杀的故事,是时候换换口味了。 其实与人类对抗,动物倒也不是没有赢过,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鸸鹋”就是个典范。它们曾经遭到官方的捕杀,却“很争气”地活了下来,还逐渐从招人恨的家伙变成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大鸟,进而成了澳大利亚国宝,与红袋鼠一起跨上了澳大利亚国徽。
人们经常会“鸸鹋鸵鸟,傻傻分不清楚”,事实上,它俩除了都是不会飞的鸟,以及长得有那么一点点像以外,完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 鸵鸟是非洲独有,鸸鹋则是澳大利亚特产,与鸵鸟大哥动辄2.5米的个头和200斤的体重相比,鸸鹋小巧许多,站直了也就1米5到1米8,重量60斤到100斤,即便如此它们依旧是世界上第二大、澳大利亚最大的鸟类。
鸸鹋身上还有一个特点,可以说是无鸟可敌,那就是它们看起来细细的小腿,后侧肌肉其实相当发达,配合着三趾,无论是行走、奔跑,还是跳跃能力都相当优秀。 根据测定数据,鸸鹋的步幅大约为3米,跳跃高度2米左右,奔跑时速可达60公里到80公里,而且能维持高速奔跑长达1个小时。
上图为鸸鹋趾:下图为鸵鸟趾 作为相当古老的物种,鸸鹋已经以如今的样子生活了数十万年,称得上“见过世面”,缺少天敌的它们,熬过了不少动物的生生死死,当然与人类也多有交集。 澳大利亚土著和早期殖民者都曾经以鸸鹋肉和蛋为食,还用它们的骨头制作成工具,用羽毛制作衣物,用脂肪做油灯的燃料。
即便如此,鸸鹋的数量一直都相对稳定,这源于它们强大的繁殖力。雌性鸸鹋每次可以产下7枚到15枚蛋,产蛋后的它们会去寻找新的伴侣,而孵化工作则由雄性承担,雄性在长达两个月的孵化期内不吃不喝,寸步不离地看护着自己的后代。
鸸鹋蛋壳和鸵鸟蛋壳一样又厚又坚固,而且墨绿色的蛋壳也能为它们提供天然的保护。经过2个月时间,小鸸鹋顺利出生,此时的雄性变得相当谨慎和好斗,别说是觊觎小鸸鹋的捕食者了,就连鸸鹋妈妈也不得靠近。
小鸸鹋便在这般呵护下努力生长,它们每星期能够长2斤左右,一年后就可以独自生活了,据观察和统计,每5只小鸸鹋中有4只都能长大成年,成活率极高。
因此据估计,到了20世纪初期,澳大利亚的鸸鹋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十万只,这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鸸鹋会以瓜果、嫩芽、麦子等为食,还会从地里翻找昆虫吃,哪怕仅仅是走过菜地、麦地,鸸鹋也会将脚下的一切踩得凌乱不堪。 所以农民们只能一方面自行盖起围栏,以阻挡鸸鹋进入;另一方面希望官方下令捕杀鸸鹋。
接下这项捕杀任务的是澳大利亚皇家炮兵团第七炮兵连,他们可不是什么野路子,而是澳大利亚正规军。 但是,他们败给了鸟。
最初的设想是靠一个连的战士和一万发子弹,消灭掉西澳大利亚一个小麦种植区的大约2万只鸸鹋。 人鸟之战从1932年的11月初开始,士兵们很顺利地找到了一群鸸鹋,大约50只左右,谁知鸸鹋对周围的一举一动都十分警惕,稍有动静它们便会四散奔跑,这些大鸟跑起来,那速度人还真的很难追上,第一次的捕杀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没多久,人们再次出击,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后,这次人们先设好了圈套,当天果然有大约1000只鸸鹋进入了埋伏圈。 人们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等到鸸鹋靠近了才射击,但是成效依旧不大,只有十几只鸸鹋倒下,第二次战斗又失败了。
就这样反反复复一个月的时间,到了12月初,一万发子弹已经所剩无几,共消灭100只鸸鹋(也有说法为1000只,但被认为是指挥官为了挽回颜面所言),平均每只鸸鹋消耗掉100发子弹,整场灭鸸鹋行动宣告失败。
虽说鸸鹋好像是赢了一场战斗,但在那之前,其实已经有两种鸸鹋分别在19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灭绝,即便是现存种鸸鹋,也一直遭到捕杀。它们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对农田的破坏,真正的保护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开始的。 值得庆幸的是,时至今日,澳大利亚鸸鹋数量相当可观,已是澳大利亚国宝的它们,无需为未来担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