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山革命元勋——王子亭 王守学 红色大峰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之阴的南北中三黄崖,在轰轰烈烈的全民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长清县著名的堡垒村。至今,村中还完好的保留着许多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红色历史文物和革命军队首长的办公遗址,成为宣传革命教育的实物大讲堂。 当一批批前来参观学习的来访者看到当年革命军队首长办公的地方,看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诞生的旧址,看到活力四射,当初走出多名革命首长的红色小院儿,这时一个共同的疑问萦绕在脑际:无论是在艰苦的抗战时期,还是白色恐怖笼罩的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南黄崖群众革命基础那么好,能够达到家家抗战,全民皆兵?其实,要细究其中原因,这与家居南黄崖的大峰山早期革命先行者王子亭有着重大关系。 王子亭(1922.8——1989.9.),山东省长清县南黄崖村人,1937年考入长清县立中学读书。在学习期间加入了由长清东关一高小,校长张耀南组织成立的青年学生进步团体“育才教育用品消费合作社”。合作社的实质是借此来团结志同道合的同志,互相帮助,促进开展对敌斗争。合作社也是长清早期共产党员魏金三、夏页文在长清开展爱国救亡宣传活动的重要阵地。作为合作社的成员,通过和魏金三等同志的接触学习,爱国救亡的先进思想在他的脑际得到快速升华,从此成为一名思想坚定的爱国者。 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长清城,长清中学也被迫停课解散。魏金三根据山东省委关于“在全省加快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精神,与夏页文等商定把活动中心由县城移往城南三十余里地外南坦山阎楼村。各片30余名“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徒步到南坦山集合。由于当时筹集到的经费少,食宿不易解决,经商共同议决定,除领导成员常驻阎楼村,其他成员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秘密活动。这一时期王子亭回到家乡南黄崖以乡村教师的身份作掩护,以向学生补课或家访为由,日夜走村串户,积极向家乡的父老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日久天长在朴实人民群众的心中播下一粒革命的种子,在爱国思想的感召下悄悄萌芽、开花,逐渐成长起来。封闭的山村人民一旦觉醒,纷纷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一切外来的干扰是再也挡不住了! 1938年4月,山东西区抗敌自卫团第四、十一、十四大队由肥城南尚任挺进大峰山区,开始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进入大峰山伊始,军队首长即展开军队的发展壮大工作。王子亭应党组织征召立即到大峰山报道,先是积极加入“民先”组织,因思想进步工作突出,旋即被任命为区“民先”队长,不久又升任县“民先”队长。6月,通过组织审核合格,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47年冬,长清县委欢送县长张澄秋同志南下合影(前排左一是王子亭同志) 1938年9月,大峰山党政领导在峰云观举办首批有100多名教师和进步学生参加的政训班,授课的内容主要是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王子亭是政训班主要的倡导者和学习骨干。学习期间,他善于团结同志,在广大学员中积极发展“民先”队员。优中选优,当时八区(孝里)的优秀干部,“民先”队员肖村(曲丰亭)和范辉都是由他介绍和推荐先后加入党组织的。 1939年,长清县独立营升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三营,这时县内人员短缺,有枪没人。4月,时任中共长清县委书记的崔健同志委托在三黄崖群众中人脉关系广和深受广大父老爱戴的县青年团团长王子亭到黄崖扩军。路子熟,人脉广,王子亭充分发挥地方工作经验娴熟的特长,依靠党组织的支持,紧密团结群众,进一步耐心的给家乡父老讲述我党保家卫国的抗战政策,历数日本鬼子的累累罪行,使广大群众同敌人斗争的决心更加坚定。在族兄王兰梓的协助下,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拉起一个连,由王兰梓任连长,王子亭任指导员。10月,该连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三营十二连。十二连综合政治思想高,军事技能过硬,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艰巨任务,在大峰山根据地七、八区享有很好的口碑。也由此彰显了王子亭高超的地方工作水平,他时刻以党的纲领为指导思想从不脱离群众,始终与广大劳动人民站在一起,开创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南北中三黄崖“铜帮铁底”众志成城的抗战堡垒村,初步奠定了革命根据地的牢固根基,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9年9月,因工作需要王子亭由军队调入地方工作,到八区任宣传委员。受区委党组织委托主持在大峰山举办党员培训班,共举办两期,每期100多人,当时全八区的党员都去了。学习班一改从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实事与理论相结合地授课方法,激动而灵活。在军事课教学中别开生面的以小戏曲的形式表演捉汉奸、抓特务、搞情报等情景剧,寓教于乐,容易被学员消化吸收,为广大学员结业后,在与敌斗争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 1940年春,王子亭调任泰西特委任政工干事。1941年奉命调东平工作时,在鬼子的扫荡中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下坚守党的秘密,身份始终没有暴露,表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的民族气节。后通过党组织积极从中斡旋和家人变卖家产多方打点才被保释出来。1942年,这一时期,是峰山县抗日斗争最困难阶段,给党组织接上关系后,抱着病残之躯在峰山和肥城两县委搞油印工作。为把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军民抗战的喜讯报道出去,王子亭拄着双拐,或在隐蔽的山洞里,或在进步群众家的地窖里,夜以继日秘密地油印文件、小报,让党宣传抗战的声音始终回荡在根据地的时空里。 南黄崖前党支部书记张胜海指认王子亭等同志曾避难的石屋 在距南黄崖村南一公里的大红崖一处隐蔽的农田坝堰上,有一座坍塌的石屋旧址。石屋高约1.5米,内部空间约有四平方米。石屋的门很低,在野草的遮挡下一般不容易使人察觉,这就是1942年日本鬼子对我大峰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地围剿,实施坚壁清野时,以王子亭为首的峰山宣传人员藏身的旧址。 面对凶恶敌人的搜索,七个人白天只能蜷缩在石屋内,再加上一台油印机,坐不下,站不起,那种姿式窘迫的比受敌人的酷刑坐老虎凳好受不了多少。好在晚上夜深人静时可以悄悄溜出石屋伸伸腿腰,借着微弱的星光到庄稼地里捡几根老百姓秋收时散落下的红薯根聊作充饥。这样的日子足足过了七天七夜,在敌人搜索一无所获,警惕放松时才冲出大山与革命军队会合。直至现在,南黄崖革命老区还有很多老人能讲述这个故事,虽历久弥远却记忆犹新。 王子亭是大峰山革命老区走出的坚定的革命战士,在艰苦的抗战时期和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时期,长期担任县委宣传工作,是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是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宣传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