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固醇背锅了?慢性炎症才是罪魁祸首。

 吳偲 2025-01-05 发布于湖南

我们平常都认为,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越高越好。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越低越好。

所以经常去做体检就会有些人有些困惑。哎呀,我的低密度脂蛋白都已经三甚至四了。是不是需要吃他汀了呢?

接下来贴几篇文献,大家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好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胆固醇背锅了?慢性炎症才是罪魁祸首。

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数者与处于最低四分位数者相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了90%。相反,基线LDL-C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无明显关联。与无残余炎症和胆固醇风险(高敏C反应蛋白<2 mg/L且LDL-C<70 mg/dl)的患者相比,既有残余炎症风险又有残余胆固醇风险(高敏C反应蛋白≥2 mg/L且LDL-C≥70 mg/dl)的患者以及仅有残余炎症风险(高敏C反应蛋白≥2 mg/L且LDL-C<70 mg/dl)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39%和34%。

C反应蛋白水平,其实就可以大致体现我们体内的一个炎症水平。从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知道,好像动脉粥样硬化比低密度指标更为显著和相关的是,炎症水平的高低。

接下来再看一篇。

胆固醇背锅了?慢性炎症才是罪魁祸首。

多因素分析显示,LDL-C水平与死亡风险之间为U形曲线关系。与LDL-C处于最低四分位数者相比,LDL-C处于第二四分位数的患者全因死亡(HR=0.69)和心原性死亡(HR=0.67)风险最低。这一段就告诉我们,低密度脂蛋白其实并不是越低越好。

而随着hs-CRP升高,死亡风险增加,当hs-CRP水平大约为7~9 mg/L时,死亡风险略下降。与hs-CRP<3 mg/L者相比,hs-CRP≥3 mg/L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7%,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51%。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对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相关性,炎症指标比低密度更为重要和显著。

这就是很引人思考的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没有可能。炎症过程本身可以增加胆固醇分解代谢,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增加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反过来促进炎症过程,从而导致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以及死亡风险增加。

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背锅了吗?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会被包装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运送入血。然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半衰期很短,只有几个小时。但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半衰期就长了很多了。达到了3~4天。所以有没有可能,低密度脂蛋白更大程度代表的是内循环的,脂质代谢能力水平的体现。也就是说ldl一直只是一个搬运工的角色。就像火灾起火了。必然会有消防队员去救火,我们总不能提出火灾和消防队员的相关性,然后把消防队员拿掉把。所以就像上一段话所说的,有一种可能性是,并不是低密度的问题,而是体内的高炎症水平,促进了低密度的氧化,也就是ox-ldl,然后炎症+氧化低密度才是作为内皮炎症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侧面的资料看待这个问题。

胆固醇背锅了?慢性炎症才是罪魁祸首。

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秋水仙碱会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这么好呢?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因子,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抗炎,减轻炎症反应。这就很明显了,一个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比所谓的,常规降脂和降压方案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预后的改善,更为显著。

所以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身体持续的慢性炎症,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以上参考文献均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