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前后,孙禄堂先生等先贤(1860—1933)创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道功是孙禄堂先生晚年据众贤所想初创。孙剑云先生(1914—2003)领导弟子门人进一步完善,以数十年纯功精心打造、设计而成。孙式太极拳道功架由孙禄堂先生孙式太极拳传统98式聚合析分而成,共计87式 377个要素,13个开合手式贯穿其中。静穆来袭、跃然于形、摆荡周折、悄平寻奇、踽踽独行、僧敲月下、势定乾坤、携鞭初探、踌躇思绪等 377个要素构成了孙式太极拳道功的基本组成单元,由谛听良久、西伯思贤、开门观远、掩门待贤等要素组成的 13个开合(其中三个开合由开门观远和掩门待贤等两个要素构成)穿插其间。总之,孙式太极拳道功由无极禅定、太极冥想和书院行功(道功拳架87式)三部分组成。无极禅定当求绝对之净,共分两层八种境界,是谓静穆来袭、和思澄澈、洗心涤虑、一任静寂,混沌初成、杳杳冥冥、空空洞洞、有无纷呈等,是向天地求意。太极冥想力求相对之静,共分三种状态,是谓闲庭散步、鱼翔浅底、凌波微步等,是向人贤求意正形,据形证意,希冀得意。书院行功追求自如之敬,应由着熟、懂劲而阶及神明,即由重心而体心而形心而意心最终天心,谓之五心。须由八节经手,即结意、成形、辅导、互动、自修、精讲、考核,最终分享,谓之八节。习练时,三意三形,逐式标定,人人立案,理悟方行,谓之学案教学。行拳时,地面、水中、水面三态齐备,方是孙式太极拳道功得法之标志。之后,加之无极禅定八种境界,太极冥想三种状态等辅助,方可渐至功成。最终,孙式太极拳道功艺术化成就,还须十八种情怀、十二种风格分别浸染。如此专心致志有年,孙式太极拳道功修为可告功成。孙式太极拳道功修为主导原则“武者文风,书院随身”,由此,要素(共计87式377个要素)附会,勾连(十八种情怀十二种风格)聚称,遂成书院模式,暂称“七老图山人太极书院”如图所示。孙式太极拳道功导引图(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潘陆原、邱嵩、王江波绘制)七老图山人太极书院(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惠鑫、宋剑彬绘制)孙式太极拳道功修为,持之以恒,日久天长,情怀风格逐渐凝聚沉淀为六代精神。第五代:将军、博思和望远、自在、紫云、沧浪、天地、遐思、高义、军机时代六个时代,时序并存,构成太极文化,酝酿太极文化的全部虚实行为,称为太极道功。六代十八种精神进一步简要解读如下: 耕读精神相关时间,没有持久时间环节,耕读精神难存;六代精神,耕读第一。 临观精神相关比较,至少涉及两种以上实践活动的审慎比较思考。贞德精神涉及团结(相关望远(极端)、自在(自我)、遐思(混乱)三种精神)能力,没有团结能力,不好谈贞德精神。独危精神相关涉险,对于险境的处理能力,是独危精神的必要条件。 开合精神,作为第三代的唯一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乘二(代)启三(代),承兑启离,成文呈武,枢纽六代,三代一事,六代一业,成就事业;前三代精神,主观居多,一旦成就,后三代精神,客观自来。 诸葛精神相关精致思考(8个要素描述),演武精神相关独断果决(2个要素描述),为第四代精神。 第五代精神,共计10种,设计主导原则是: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文二武八,思多用少,思少用多,相辅相成;是第四代精神的进一步细化。 将军精神,出自诸葛,具体事件,全始全终。博思精神,诸多事件,广征博引,完善诸葛。 望远精神,出自演武,兵锋所指,惊天动地。自在精神,独立风范,自由思想,演武特质。紫云精神,具体事业,生动实践,演武人生。沧浪精神,声东击西,徘徊不前,演武经验。天地精神,悲悯人生,象天法地,演武信仰。遐思精神,佛仙人魔,辅助博思,演武情怀。高义精神,紫云遐思,周旋再三,演武人间。军机精神,胸怀家国,心系民族,演武苍天。 龙虎精神,表征社会,百步九折,本具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