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和太极拳内三合的异同 以武入道992023-02-03 20:16上海 知行合一和太极拳内三合的异同 作者:史为民/张之民/诚嵩 来源:以武入道(ID:gh_rudao) 以武入道原创书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人均由“道”创立,并按照“道”的规律运转,不管中国传统国学的儒释道思想,还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和中国武术,均暗合大道,因为他们的来源根源是一致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包括儒释道在内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系统了解传统文化和拳经拳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全面系统地认知传统武术的精髓思想,也是修炼心性,心法的一种法门。 传统武术虽然有很多的拳种,各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他们都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精深之处,都和国学的思想一脉相承。 从据称为宋朝爱国名将岳飞所创的岳武穆九要论,又称《古墓遗书》 或《武穆遗书》,到张三丰的太极拳系统理论,以及80年代刚刚从道家流传到民间的武当纯阳拳思想,均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 另一方面,通过练习内家拳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抓手,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在身体上体现,比读书悟经,凭空妄想,更容易把握,能层层深入,不易走偏,可以走到最精深处。 本文首发于《武魂》杂志2022年11/12期合刊。 知行合一和太极拳内三合的异同 史为民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为被今人引用,非常的重要,其义理十分的深奥,需要认真正确解读,并付之践行。 一,什么是知 《传习录》第6条和第78条,“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第137条注但衡今云“至若'知为意之体’,'有知而后有意’,则是心意之间,犹有所谓知者在也。 知是心和意发动的,也可以说意的本体,“心即理“的那个心是道心,可以“不虑而知”,是第一义的,不同于现在人所说的知识,智慧,传习录所称的私智。知更进一步就是致良知的那个知。 二,什么是行 《说文》:“人之步趋也“,“行,道也。” ,引申出行走、通行、品行、执行、行为等。《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 可见,行现在的主要意思就是行动,行为,实践,这些人的动作,比如视,听,言,动。对于儒家学者来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抱负相关的实实在在的动作行为,比如事亲,比如事君,比如仁民,爱物等等。 传习录中也把一念发动处的那种心行包含的行中,下面做详细分析。 三,怎么样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传学录中关于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论述非常多。阳明先生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一切修身均需向内求。只有心里修炼到了无私欲,存天理的境界,其行为自然就符合天理了。传学录第8条,“我如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了”。 阳明先生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知行合一的高级境界。这样的知行合一就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经过去人欲,存天理后,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不虑而知,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天理,这时已经是圣人,已经天人合一了。 四,传习录中关于“气”的描述 传习录中关于气的描述也很多,比如传习录第57条”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传习录第54条“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这条和拳经中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是一致的。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的浩然之气,相比就是良知或者四心之端发动的,经直养,不受蒙蔽,没受到污染,没有阻碍,而后养成了浩然之气。阳明先生的心学根基和源泉,就来源于此。 阳明心学核心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传习录第101条是这么表述的 “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道心本体是无善无恶的,这时天理也是宁静的,是至善状态。心知一发动,这产生了气,分别出了善恶。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心的本体,也就是道心极为至善,通过格物,诚意,慎独,去人欲存天理等修行方式,去掉各种阻碍,把非常微弱的良知,也可以说孟子所称的四心之端,发扬光大了,就养成了浩然之气。既有了浩然之气,所行所为无需思考,一定是为善去恶,无不符合天理。这是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了。 这时,并且一直浩然之气在体内,心宁静时,万物寂寥,进入虚空,空灵状态,也是禅宗认为的定慧一体状态。良知一发动,浩然之气或称元气即流动,正所谓朱熹老先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然外部行为无不符合天理,这就做到知行合一,这种境界就是圣人,佛,真人了。 五,太极拳的内三合 太极拳是三大内家拳之一。据《太极法说》记载张三丰祖师爷认为,太极拳是“知觉运动“,也就是每一动作均有心指挥,而不是盲动。太极拳经拳论中关于心,意,气的论述很多。比如“意气君来骨肉臣”,“先在心,后在身”等等。拳理认为:“心为一身之主宰,四肢百骸无不听命与心”。这点和阳明心学有曲异同工之妙,都强调心的核心作用,心从内而外,发动指挥。 内三合是太极拳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难练。内三合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简单理解为,心发动意(指拳意,剑意的意),意驱动气,气驱动身体四肢器械等接触部位发出力量,而后用力量攻击对手,并击倒对手。现在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心,意,气,这些并没有直接的力量攻击对手,击倒对手的必须是力量。但是力量是由心发动的,经心,意,气。心是核心,三者要合为一,协调,所谓一气呵成。当然也有一种看法,气(炁)也是一种能量。 气不神秘,也不玄虚。太极拳爱好者练到一定程度就能体会到,在行拳过程中,手指发涨,手心发热,毫毛竖起,气血流动顺畅等。做到身形腰顶等身法身形要领后,就会感觉到气沉丹田。经过进一步的训练,就能把气正确的发放到对手身体,可以产生力,击退对手。 从某种程度上说,太极拳到了高级阶段是要练气,所谓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所谓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十三势行功心解指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练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将由心发出的指令,可以由意,气,经过身体部位顺利,没有阻碍的发出力量。 六,借助太极拳的理论理解心学的知行合一 我们可以粗浅的做个类比。太极拳中的心,意,与心学中的心,意类似。这类似于“知“。而太极拳以气接外物(对手),产生力量攻击对手,使对手跌出,这可以类似与”行“。练拳需能做到心一发动,就有正确的力量(包括角度,力量大小,快慢等等)发放到对手的身上,并使对手跌出,就是简单的知行合一了。 通过上面的理解,心学中对应的是,知为本体,知发动意,这是知的部分。“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意通过发动气,气外接物,而后就是物,物是一切有形的东西,也可以是实际的行动行为。这是行的部分,也包括气的发动。有了实际的行为,比如视,听,言,动,事亲,事君,仁民,爱物等当然也是行了。如果气已经发动,虽外界还未可见,未有外部行为,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也已经“行“了。传学录第8条,“我如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了”。正如二程在朋友家做客,小程危襟正坐,已经动气了,虽然表面外形没有动作,实际已经是行了,是心行,内行人一看便知。所谓“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大多数的太极拳爱好者还体会不到意,甚至部分拳友练习时拳意实际已经发到了对手身上,自己却不知道,或者,拳意虽到了对手身上,但是功夫还不到家,使用不当,不能顺利的攻击对手。这些情况均是心不能正确地指挥身体四肢,当然也不是知行合一。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太极拳在技击时,心一发动,力量就瞬间到达对手相应的部位。此过程中,完全不用思维思考,完全不用考虑中间的行程机制,近乎本能反应,一气呵成,并且连贯无断续处。所谓一不用气,用气则滞;二不用力,用力则断;三不用法,有法则尽。这时气,力,法均已经在其中了,这就是太极拳中的神明阶段了。 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法门,以武入道,和心学和释道的方式路径稍有差别,最终境界是儒释道并无区别。传习录第49条中说的“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 传习录第131条就是要学者练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通过事上磨,这才是心学可以落地处,也可以检查是否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反过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心学思想,才会有超越虚静寂寥的状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通过拳术的演练,练到娴熟之处,练至神明境界,就是拳术的知行合一。 作者:史为民 来源:以武入道(ID:gh_rudao) 以武入道原创书品 史为民老师简介 扬州浦头武进士拳嫡传传人,武术世家、三代七武进士,一府两总兵,带刀侍卫之后 全真道家龙门派武当纯阳拳第24代传人,汪兆辉宗师入室弟子 吴式太极拳第6代传人,马岳梁吴英华一脉 武当尚武百杰 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裁判员 武当武术上海推广中心(上海分会)会长 黄浦区武当武术协会创始人 国学儒释道文化学者 太极文化学者 199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
|
来自: 江夏心学 > 《知行合一与内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