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场寻碑记——木兰记碑

 西山老闫 2025-01-06 发布于北京

秋獮是自大金朝金莲川开始,延续到后金大清朝则改在了木兰围场。围场位于河北东北部,北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围场自古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之地。清代研习大金秋獮习俗,在这里开辟出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

清康熙、乾隆、嘉庆三代帝王,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到围场举行射猎活动一百余次,史称“木兰秋獮”。在其射猎的范围内,留有乾隆、嘉庆帝御碑七处,乾隆手书摩崖一处。坝上草原是人们赏秋游乐的胜地,而位于围场县内的七通御碑则只是少数爱好者追求的目的地。以“北京坟协”为代表的爱好者,先后于2009—2010年发布发布在网易和新浪的文章,成为围场寻碑的导航依据。

七块御碑分布在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55公里的范围内。但要沿公路走起来,那可不止是这个梨数了。

我和坟协的老梁是朋友,老梁发布在新浪的文章影响了我,一直想到围场寻碑。

木兰围场·1早已改变了当年的性质,那千里松林、水草丰美的草原不再是王公贵族的狩猎场,而成为人们夏秋避暑的目的地。京承高速每每的拥堵与那里不无关系,避开高峰人流出行,选择“春獮”寻碑。

2018年劳动节期间,京承高速出京方向一路顺畅,午前顺利到达庙宫村东宫庙。东宫庙又称“兴安大岭神祠”,建于清嘉庆十六(1811)年,是嘉庆帝“拈香小憩”和接见少数民族首领随围射猎、赐宴的场所。 

东宫庙依山面水,虽不见老碑古碣,但那参天的松柏、怪异的山崖还是给人以神秘之感。山门门额刻:“敕建敦仁鎭逺神祠”。刻画出当年皇家围猎的印象。

在东宫庙询问两座御碑位置,有人指了指方向说“都在林子里,你都看不见,更找不着”。当头一盆冷水,老远来了见不到御碑岂不是白跑了吗。站在山门前向南瞭望,我确认“入崖口有作碑”位置。再向一位年长老者询问,告诉我在桥头沿着水泥路走便能找到。

伊逊河在东宫庙上下来了个S形大拐弯,将东宫庙、入崖口有作碑和木兰记碑分别隔开于北、中南位置。站在“入崖口有作碑”能望道“木兰记碑”,反之站在“木兰记碑”前也能望见“入崖口有作碑”。

伊逊河庙宫村桥头沿着水泥路行驶,走过半程变成了土路。八年前寻碑的人要涉水过河,八年后伊逊河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寻找“木兰记碑”,减轻了涉水的困苦。

  耸立于伊逊河西岸的“木兰记碑”,是我见到木兰围场御碑的第一碑。“木兰记碑”,也是唯一由嘉庆帝所题的御碑。

 木兰围场气碑属于同一造型,与北海“琼岛春陰”是一个模式。

“木兰记碑”由须弥座、碑身、碑额和碑首组成,碑首为四角攒尖顶。各角浮雕一条龙,中间为一颗宝珠。碑额正中刻“御制”二字,碑额上雕兽头,两侧雕二龙守护。

  侧面亦雕有二龙戏珠,龙的趾爪雕成枝叶,满布碑面一方。

  须弥座上下及中部雕缠枝牡丹。

碑身上下左右四边均雕缠枝花卉,碑身正面刻汉文、背面刻满文。碑身上部有弹孔痕迹,下部有人为损坏。因碑面文字受损,辨识存在一定困难,录大部文字以表大意,可能不准确。

“木籣記:木籣者我朝習獵地也,欍爲蒙古喀尔沁翁牛特部落遊牧之處。周環千餘里,北峙興安大嶺、萬霊萃口,高接上穹。羣山分幹,衆壑朝宗,物産富繞,牲獣蕃育。誠詰戎講武之奥嶇也。洪惟聖祖嵗幸圍,諸部落雲集。神武素宣德化,深洽遂獻斯地,開億萬年之霊圍焉。皇考敬法前謨自乾隆辛酉嵗,举國大典,内外扎薩克羣拱環衞。聖恩深厚,誠心感戴,暨率定西域都爾扈特、青海、烏梁海回部歸化。嚮風分班随獵。咸瞻天孤所獵,無不命中矣。畏懐之肫誠常作皇清之潘服猗,興盛哉。予小子景仰皇猷,宿聆庭訓,敬循欍典嵗詣木籣行圍,自知騎射逺不及我皇考。0萬一,然此寸心則不敢不疆,免實不敢怠惰偷安,稍辜三年朝夕之慈誨是口。躬率諸口口及近支孫曾輩,行维習獵而諸部落仍如昔日左右趋扈。蓋仰考澤感人之深,弥散五内之孺慕矣。夫射猎爲本朝家法绥逺實國家大綱,每嵗秋獮不踰口口口营莅政本,接見臣工一如宫中。不致稍曠庶事,豈耽扵盤游。贻五子之幾哉。蓋人之需舍老逸易,口逸習老難承平日久漸恐陡替,守成之主不可妄開創在艰。承家之子,豈可失祖考在志。木兰秋獮,爲亿萬斯年世世子孫,所當遵守毋忽之常经敬闡。我考避暑山莊之後序之深意,述予承先豈後之誠衷雲爾。是爲記。嘉庆十有二年歳在丁卯季秋月御筆。

嘉庆御碑通高4.99米,非常大气。定位:东经41°42′18.79″,北纬117°51′04.59″,海拔718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