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肝组织和肝细胞肝癌

 JUN1854 2025-01-06 发布于江苏

一、正常肝组织

正常肝小叶中央为中央静脉,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肝索和肝血窦。

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呈椭圆形或三角形的结缔组织小区。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4个门管区,包括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

图片
黑色箭头:中央静脉
黄色箭头:肝索
蓝色箭头:肝血窦

图片

门管区:
黑色箭头:小叶间静脉
黄色箭头:小叶间动脉
蓝色箭头:小叶间胆管
图片

肝细胞核大而圆,染色质丰富,胞质嗜酸,有一个至数个核仁,双核细胞常见

二、肝细胞肝癌

1、肝癌“7点”取材法

①在肝癌标本12点、3点、6点、9点位置按1:1的比例取材癌与癌旁肝组织交界各一块;(共4块)

备注:着重观察肿瘤细胞对肝被膜、微血管以及邻近肝组织的侵犯情况。

②在肿瘤中央无出血和坏死的部位至少取材1块;(共1块)

③在距肿瘤边缘≤1cm(近癌旁肝组织)和>1cm(远癌旁肝组织)范围的肝组织分别取材,以了解癌旁肝组织的病变情况。(共2块)

2、大体特点:


①肝细胞肝癌可分为:巨块型、多结节型和弥漫型。

②切面灰白实性、质软,常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偶尔可有淤胆而呈绿色。可有包膜。

③单结节直径≤3cm为小肝癌。

3、镜下特点:

①分化程度:高、中、低和未分化。

②癌细胞排列方式:细梁型(高分化最常见)、粗梁型(中分化最常见)、假腺样、实性片状(低分化)和硬化型。

③细胞学特点:癌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嗜酸细颗粒状,核呈空泡状,位于中央,可有核仁。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窦样腔隙。

④可伴有:脂肪变性、透明变性(糖原沉积)、胆汁淤积、Mallory小体、小球状透明小体和毛玻璃样包涵体。

4、免疫组化:

肝细胞免疫标记:Hep par-1、CD10(毛细胆管着色)、pCEA、GS、 Arginase-1、GPC-3。

肝细胞癌肝窦毛细血管化:CD34。

图片
癌细胞呈
膨胀性生长,凸向肝被膜

图片
(高分化)小梁型:癌细胞排列成1-3层细胞厚度的梁索状,与正常的肝细胞板类似,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窦样腔隙

图片
假腺管型:癌细胞围绕扩张毛细胆管形成类腺管结构,类似腺癌

图片
假腺管型:癌细胞围绕扩张毛细胆管形成类腺管结构,有的腺管含嗜酸性蛋白渗出

图片
黑色箭头:细粱型
蓝色箭头:假腺管型
红色箭头:血窦间隙

图片
低分化:癌细胞呈实性/片状弥漫排列,血窦受挤压不明显,肿瘤细胞生长活跃

图片
低分化:癌细胞呈实性/片状弥漫排列,血窦受挤压不明显,核浆比增大,异型性明显

图片
细胞之间的血窦间隙(箭头)

图片
可见坏死

图片
低分化:癌细胞呈多边形,大小不一,形态怪异,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核呈空泡状,位于中央,细胞异型性大,核浆比增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箭头“奔驰核”)

图片
肝细胞癌伴脂肪变性:胞质内出现大小较为一致的圆形脂滴,占据整个细胞,导致细胞核受压偏位

图片
肝细胞癌伴脂肪变性:胞质内出现大小较为一致的圆形脂滴,占据整个细胞,导致细胞核受压偏位

图片
肝细胞癌伴糖原沉积: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透明胞浆,细胞体积增大
参考资料:
1.丛文铭、郑建明等.《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胆、胰疾病》2019年10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陈杰、步宏.《临床病理学》2015年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李继承、曾园山.《组织学与胚胎学》2018年8月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上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备忘录使用,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文中图片为个人拍摄和如有部分引用已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