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四十字路口向东,不远就是「孚郡王府」,在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坐北朝南,是清代王府的典型建筑,也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少数王府之一。 这里先后住过怡亲王和孚郡王,这需要从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说起,他支持雍正皇帝,与其感情最深,当胤祥死后,雍正皇帝十分悲痛,将怡亲王原府改建成贤良寺,《宸垣识略》记载:「贤良寺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建。本怡亲王故邸,舍地为寺,赐名贤良」。 雍正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 《东华图志》这样记载来龙去脉:「原怡亲王允祥的府第在东单帅府园,雍正八年(1730)允祥去世后,旧邸改为贤良寺,另将此处的府邸改赐与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咸丰十一年(1861)袭爵的第六代怡亲王载垣获罪后,王府被收回,同治三年(1864),又将此府赐于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其于同治十一年(1871)晋爵为孚亲王,因其排行第九,故此府又俗称'九爷府’,后继续由其后人贝勒载澍、贝子溥伒居住。民国时期,此宅售予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下杨宇霆。后此府曾经先后用作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校舍,国民党励志社」。 也就是道光皇帝第九子奕譓封为孚郡王,于同治三年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奕譓死后,过继载澍为嗣,袭贝勒,因而此府也称「澍贝勒府」。 府邸占地自朝阳门内大街向北直至东四三条路南,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今之临街大门是民国年间所辟。 先从爱新觉罗·胤祥说起,生于1686年11月16日,故于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别名十三爷、允祥,满洲正蓝旗。 康熙六十一年,皇四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四十四岁,令享太庙,谥号「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雍正皇分别在北京西郊、直隶天津、江苏扬州和浙江杭州等地为允样设立专祠,并将其牌位奉人盛京贤王祠,以供后人永远祭仰。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雍正皇帝亲自为允祥举行安葬仪式。在安葬地今河北涞水县水东村,雍正皇帝大放悲声,如此隆恩,不仅是其他宗室王公大臣所难望项背,而且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特例之特例,就连雍正皇帝自己也说:「恰亲王毫逝,心中悲,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联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在常例之外」。确实,雍正皇帝此说不虚,而他之所以如此厚待允祥,也不无渴望其他朝臣效仿允祥一心一意侍奉自己的心愿。 怡亲王府初在帅府胡同,胤祥死后,雍正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尊从其弟的遗愿:舍宅为寺,故将「怡亲王府」改建为「贤良寺」。其子弘晓袭怡亲王爵位,雍正为其在朝阳门内大街另建新府,故称「怡亲王新府」。 「怡亲王新府」真正的主人是爱新觉罗·弘晓(1722—1778),字秀亭,号冰玉道人,胤祥第七子,袭怡亲王爵。清朝著名藏书家、诗人。 弘晓喜读通俗小说,曾为才子佳人小说《平山冷燕》题词,并加批语。由于曹雪芹家与胤祥有密切关系,弘晓和家人曾经过录过《石头记》,这就是今存的已卯(乾隆廿四年)本。 1861年,咸丰皇帝死去,慈禧太后击败「顾命八大臣」,强令位居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任怡亲王胤祥裔孙载垣自缢,并剥夺了其王位和王府。清同治三年,改赐孚郡王奕譓,称「孚王府」,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称「九爷府」。 《天咫偶闻》记载说:「怡亲王旧邸在头条胡同,同治初年载垣死,馨世爵归宁王后人袭,此邸赐孚王居之」。 爱新觉罗·奕譓,封孚敬郡王,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年仅33岁去世。 其母为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二十五年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与皇七子醇亲王奕譞、皇八子钟瑞郡王奕诒及皇九女寿庄固公主为同母所生。 孚敬郡王奕譓死后埋在海淀区苏家坨镇九王坟村孚郡王墓又称九王坟。 孚敬郡王奕譓死后,由贝勒载澍继任,娶了慈禧的侄女,由于夫妻不和,招致祸端,被责打圈禁,一生凄凉。 后继的贝子溥伒,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溥雪斋,早年倒也顺畅优裕,后来也开始变卖祖产,九爷府便是经他手卖给张作霖手下大将杨宇霆的。建国后也是被优待的艺术大家,但1966年文革狂飙忽起,这位73岁的老人,领着女儿离家逃难,从此下落不明,至今是个未解之谜。 怡亲王府载垣这一支败落,开始变卖家藏古书珍玩,当年第二代怡亲王弘晓成为大藏书家,《清稗类钞》所载:「怡府藏书,始自弘晓,其藏书之所曰乐善堂,大楼九楹,积书皆满。乾隆时,四库馆开,惟怡府之书未进,其中为世所罕见者甚多,藏之百余年,至载垣以狂悖诛,其书始散落人间,翁同龢、潘祖荫等得之为多」。 而且《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也是出自怡王府,据考证说弘晓不仅抄录了曹雪芹己卯原本,甚至还可能组织了点评乃至参与了创作,他和其父允祥两代怡亲王与曹家的关系是很深的,经考证两人有可能还是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型。 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怡亲王载垣一支遭难后,府中书画珍玩,宋版书籍数百种,皆卖于隆福寺三槐、同立等书店,其中画件尤多,甚至有未及装裱的,还有瓷玉各物,尤其琴弦、冰弦、雅扇皆怡府出名之物,不计其数,卖之四十年不能尽。 这里布局堪称清代王府最典型的格式,即三条轴线、四个部分:中轴线为礼仪空间,西轴线为宅舍居住空间,东轴线为轩馆休闲空间;服务用房则分别置于两侧轴线的前部。 我们从怡亲王府平面图(《乾隆京城全图》)分析中路建筑结构。 赵志忠《北京的王府与文化》叙述清代「在分封诸王的问题上,不设郡国,把诸王全部留在京城,并且赐建府邸」,清代的封爵共有十四等,《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记载:「能被赐府的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其中亲王、郡王称'王府’,贝勒及以下称'府’」。 不同等级的封爵有不同规定,亲王府的基本规制是:「正门五间、正殿七间、翼楼各九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后楼七间」,而郡王府其规制为:「正门五间、正殿五间、翼楼各五间、后殿三间、后寝五间、后楼五间」。又比如只有亲王府与郡王府的主体建筑可用绿琉璃瓦,亲王府的门钉为纵九横七。 《东华图志》这样记载孚王府布局:「三条轴线,四个部分——中轴线为礼仪空间,西轴线为宅舍居住空间,东轴线为轩馆休闲空间;服务用房则分别置于两侧轴线的前部」。 这是1959年孚王府影像图,那时孚王府区域内的整体建筑格局并未发生巨大改变,府内部分区域内存在建筑添建情况,作为居民住所。 1 民国时期大门 眼前的大门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先把来龙去脉叙述一下,在民国十七年,溥伒把孚王府出售给张作霖手下的高官杨宇霆,杨被张学良杀死后,民国十九年,当时国立北平大学文理学院租借孚王府址来办学,改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日伪时期,孚王府是日本人的「偕行社」。据民国三十六年的北平市地图标注,当时孚王府又被国民党励志社北平分社占用。 中路最南端为五间倒座房,日伪时期将中间三间改为街门,现仍为主要出入口。 如今的「临街门」是日伪期间开设的,我将冯其利《寻访京城清王府》记载转述:「最近,朝阳门内大街南北两侧都在进行拓宽性质的拆迁。伴随着这次拆迁,本来凹进去的坐北朝南的朝内大街137号院三开间朱红色大门就显现出来。这个院门是日伪时期由倒座改建的,不是很气派,但里边的建筑物气势恢宏、古色古香。1930年,国立北平大学文理学院失去了宣武门附近的校舍,遂把孚郡王府址租借来继续办学,改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这时仍以东阿斯门作为校门。日伪时期,这里是日本人的'偕行社’所在地。这时改由南大门出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务机关'励志社’使用这个院落,戴笠还到过这里」。 我在1980年经常来到这里,当时仅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和社科院部分,那时王府进出自由,不像现在许多地方不让参观。 这是利用过去五间倒座房改造的,从大门两端还能看见过去倒座房的样子。 大门为三间,硬山屋顶,筒瓦屋面,红漆板门两扇,内外铺设礓礤坡道。 这是怡亲王新府平面图,来自《乾隆京城全图》。我将主要建筑标注一下,孚王府游记分三篇完成,本篇叙述中路。 中路前端为仪典空间,所谓仪典就是指皇家祭祀、万寿、大婚、以及过年的仪式。中路后端为内寝,正妻的居室。 我引自冯其利《寻访京城清王府》文章:「中路南端为宫门五间,门前有石狮两座。宫门北侧是正殿,面阔七间,前有月台,护以石栏。殿前东西有翼楼,面阔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均有配殿。最后是后罩房七间。正门、正殿、后殿、后寝均覆以绿色琉璃瓦」。 2 狮子院 目前的街门是日伪时期把五间倒座房拆除了,改的大门,清代一直走东夹道门,东院是办事机构,如果去狮子院,需要经过东阿斯门,如果女眷需要坐娇子从东门进,穿过东阿斯门和西阿斯门,西路还有一个垂花门,才回到起居室。 这是我在朝内北小街的王府东侧墙拍照的东旁门,现在被堵死,以前这里才是王府的对外大门。 《啸亭续录》记载:「怡亲王新府在朝阳门内北小街」。 《顺天府志》:「澍贝勒府在北小街。案:怡府今废。贝勒为宣宗孙,孚敬郡王讳奕譓三子。旧为诚贝勒允祁府」。可见这个府进出大门就是照片拍照的东旁门。 进街门,眼前就是第一进院「狮子院」,府门前有一对石狮而谓之。院内东西各设「阿斯门」,即满语「旁门」。 这个院子规模阔大,宽度与王府三路建筑的总宽度相同,现入口的临街倒座房大门为民国时期改建的,原来没有外侧门,是五间倒座房,里面应当是巨大的影壁,《东华图志》记载:「大门对面设巨大影壁,已无存」。但自从民国时期改建外门后拆除了,无影无踪。 街门内的庭院中还有两块文保牌,堆砌在门前的花坛中,周边环境是在凌乱,还有不少垃圾,看来许多单位搬迁出去,这里成了三不管地带。 显然没什么人去打理,夏天这里的芍药倒是开的不错,但这样闲置还是略微可惜 最前面文保碑是2001年6月25日,孚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面文保碑是1979年,孚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后面文保碑是1979年,孚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隔着文保碑,观察王府第一道府门,天是那么的蔚蓝,一尘不染,将要立春,天气暖和,给人一种愉悦感。 府门东侧盖许多居民房,显得十分杂乱,旁边有一个绿色标牌的老树。 府门外面的两侧各有一尊巨大的石狮子,各自旁边有一颗四百年以上的老海棠树。 背后是硕大如棚的西府海棠树,前面矗立着石狮,目视有两人多高,威风凛凛,《扬州画舫录》对狮子规定这样叙述:「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清代皇家门前石狮鬃毛卷为四十五,象征九五至尊。亲王和一品官员门前石狮头上有十三个疙瘩,叫十三太保。从一品官往下,低一级就少一个疙瘩,二品十二个发髻,三品十一个发髻,四品十个发髻,五、六品都是九个发髻,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前就不许摆放守门的狮子了。 而怡亲王府石狮头上「鬃卷疙瘩」有40之多,象征主人身份的显赫,高于亲王规格。石狮与海棠及王府同龄,相伴已数百年。 这尊雌狮颈系绶带,中有狮头,口含铜铃,十分精致。 须弥基座上有锦铺,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绶带飘落包袱角上,下有一支蝙蝠口叼一个铜钱,意喻「福到眼前」。 我们再研究一下汉白玉须弥座,四个面上枋位置锦铺,中心为荷花图案,意喻神圣高洁、清廉为官,其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上下枭位置为巴达马(梵文莲花瓣),束腰为惋花结带,寓意江山万代,代代相传,最下圭角位置为三幅云。 雌狮左前爪抚摸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 幼师后面有生殖器 须弥座锦铺花纹十分精致,为「三交六椀菱花」图案,寓意神灵在掌握着天地之交的大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石狮身后是海棠树,据说它的年纪和狮身一样老,可惜我没有看到海棠花开绚烂的景色。 正门前东侧为雄狮,雕刻精美,造型威猛,脚踩绣球,网上许多文章说比天安门前的石狮还要高,天安门是禁区,肯定不会让我拿软尺测量的,无法确定其高低,但在王府狮子里肯定数一数二。 旁边就是自建房,威武的石狮子憋屈的窝在私搭乱盖的房子边,还被后面乱长的海棠树压了个大窝脖儿。 雕刻手法也达到成熟的程式化的阶段,卷毛、铃铛雕饰细膩而丰富,眼、口、鼻、尾的细部刻画精微不苟。 雄狮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 西府海棠极为茂盛,枝条繁密,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海棠春》描绘「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 3 正门 狮子院北是府门,建于砖石台基上,面阔五间,十分有气派,其进深七檩,屋顶为歇山式,采用绿琉璃瓦屋面,这是王府可以用的,屋顶安放吻兽,垂脊上的脊兽数目为5个,仙人骑凤除外,依次嘲风、凤、狻猊、押鱼、獬豸、斗牛。 檐下为重昂五踩斗拱,额枋上绘有旋子彩画,室内天花上有升降龙天花彩画,朱漆门扇上门钉九纵七横。 《东华图志》记载:「大门为五开间前后廊歇山顶建筑,中启三门,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拱。大门对面设巨大影壁,已无存」。 作为王府重要的礼仪建筑,大门通常只有府主出入或重大活动时才开启,家仆杂役皆走角门或后门。 关于王府正门规制的问题,顺治九年在清廷颁布的条文中规定亲王府:「基高十尺,外周围墙。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正门,……,绿色琉璃瓦」。 光绪年间《大清会典》规制亲王府为:「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凡正门殿寝的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垩,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门钉纵九横七」。 由此可知,亲王府的正门要符合五间三启,上覆绿琉璃瓦;基高三尺;门钉纵九横七等诸多条件。 这是1930年拍照的府门照片,不知为啥,后面没有西府海棠树,莫非后来栽种的? 眼前双开朱漆门扇,每扇嵌有六十三颗门钉,横着七颗,竖着九颗,排列分布,整齐均匀,宏伟壮观。 清代对亲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门钉数量有明确规定:「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门钉减亲王七之二。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脚下有一块横跨八块方砖的条石,即八级,只有皇帝才能用九阶,王爷次之。 廊柱雀替雕花很漂亮,墨大边璇子夔龙图案格式,由于后来维修过,以红色为主调,残存以前绿色。 东侧的雀替 梁枋上还有明显掉漆的彩绘,檐下为传统的重昂五踩式斗拱,在檐坊上绘着旋子彩画。 斗拱及昂头,绿色璇子彩绘,下面的漆皮已经开始脱离,瘢痕累累。 朱色三交六椀菱花式窗棂,这种是最高级别,只能皇宫和部分王府可以使用。 大门室内天花上绘有升降龙天花彩画,保存完好。 4 银安殿 然后看见雄伟的银安殿,这是王府最重要的大殿,地位最高的建筑,是办公、会客、举行仪式和亲王起居的场所。 进府门后,就是第二进院落,正殿银安殿前有方砖铺砌的前墀,南有丹陛桥,殿前有三百多平方米的方形月台。 银安殿面阔七间,有前后廊,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檐下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额枋上绘有旋子彩画,是整座王府中地位最高的建筑。 这是银安殿旧照片, 来源1930年「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同学录」。 这是银安殿旧照片, 来源1930年「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同学录」。 《东华图志》这样描述第二进院:「入大门为第一进院,院落尺度宽敞,中央大殿为五开间周围廊歇山顶建筑,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拱,大殿进深很大,屋顶巍峨,正脊和垂脊上设有吻兽和垂兽;东西分设翼楼各五间,前出廊硬山顶。再北原有东西配房各七间,前出廊。东侧已改建为楼房,西侧仍为原貌」。 丹陛桥 院落两侧各有一座二层翼楼,为出版社占用,面阔七间,硬山顶,筒瓦屋面。 这是东侧二层翼楼,红漆廊柱,在檐坊上绘着旋子彩画。 二层阁楼两端有仙鹤造型浮雕,保存完好。 我从侧面观察王府正殿,又称银銮殿,是王爷召见大臣和举办庆典等大型活动的场所,象征着府主的地位与身份。 根据规制,孚王府正殿面阔七间,坐落在台基之上,同样歇山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正脊立吻兽及七个蹲兽,殿内绘有和玺彩画。 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叫「月台」,由大石垒成,在古代平台是赏月佳处,故名之。 红漆明柱,门窗改造过,檐下施以重昂五踩墨线斗拱,梁架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这是绚烂夺目的清代彩绘,金龙合玺彩画铺满了檩栋梁枋,金色、紫色、蓝色和绿色化作龙纹与花草,十分华丽。 屋顶为歇山式,采用绿琉璃瓦屋面,屋顶安放吻兽,垂脊上是脊兽,有仙人骑凤、嘲风、凤、狻猊、押鱼、獬豸、斗牛等。 红色明柱,檐下施以重昂五踩墨线斗拱,梁架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大殿两侧有绿色琉璃砖墙面,四周是草龙图案,中间是菱形,何时所为?不得而知。 大殿两侧均有旁门,通往第三套院,现在封闭了,过不去。 5 寐殿 由于银安殿两侧旁门关闭,只能绕道走东路,不远就看见东路与中路之间的旁门,实际上就是中路院墙的简单门洞,上面有红的过梁木,里面有灰色双开大铁皮门,目前也关闭,只能从缝隙观看寐殿部分。 这是门槛石,中间有凹进去的槽,是放门槛木头的。 配殿后山墙和后窗户,我发现墙体特别厚,上面横梁部分也是绿色璇子彩绘。 这是银安殿后的第三进院,是一个横向狭长的过渡性院落,后面砖垒的月台就是五开间的后殿,进深七檩,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两侧还有小殿。 民国时的孚王府中路寐殿旧照片,发现旁边有一个高耸的烟筒,这应当是办学时修的锅炉房。 由于大门关闭,只能从网上下载这张照片,其寝殿是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带五间抱厦。 《东华图志》这样描述:「其北为寝殿,五开间前后廊歇山顶,前出三间悬山抱厦,殿身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拱,抱厦部分不带斗拱」。 大殿侧面山花板有铁锯子固定椽板,屋脊两侧为吻兽。 6 神殿 中路第四进院,属于神殿部分,分三组,左侧为佛堂,右为祠堂,中间大殿为萨满神殿。 这是第三进院落,内有后寝殿,又称神殿,是供奉祖宗神灵和举行萨满教祭神仪式的地方,也是举行婚庆典礼的场所。王府规制规定亲王府「后殿广五间」,规模比正殿略小。神殿面阔七间,进深九檩,也是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 殿前建有前墀,殿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三间朵殿。东西配殿面阔五间,硬山顶,绿琉璃瓦屋面,两侧为佛堂和祠堂,中间大殿才是神殿。《东华图志》这样描述:「大殿之北为内寝区的门殿,三间前后廊歇山顶建筑,檐下用五踩单昂单翘斗拱」。 7 后罩楼 我们从东路北侧旁门,这是很正规的大门,从东路可以进入寐殿和后罩楼,由于大门关闭,里面就有一个值班人员和一条狗,拒绝我们参观,我们只能从门缝窥视并拍照。 从大门看见内寝殿后山墙和后院左右配殿,配殿应当是硬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铺设。 这是最后一个院落,内有一座二层后罩楼,面阔七间,硬山顶,筒瓦屋面,额枋绘有旋子彩画。 上世纪30年代,孚王府一度成为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校址,图片中的平房都是加盖的女生宿舍,宿舍很小,每间估计14平米左右。 这是网上下载的照片,后罩楼二层,面阔七间,硬山顶调大脊,灰筒瓦屋面。木构架绘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在后罩楼的东西两侧各建有转角房六间,硬山顶调大脊,灰筒瓦屋面。大木构架绘有墨线旋子彩画。 后罩楼转角房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独立的庭院,庭院的四周树木繁茂,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弥补了府第没有花园的不足。 根据规制「孚王府后罩楼面阔七间,硬山屋顶覆盖灰筒瓦,正脊和垂脊上设有吻兽和五个蹲兽」。 《东华图志》记载:「寝殿之北为后罩院,设有后罩楼七间,带前廊,硬山顶;楼左右各有转角硬山房六间。后罩楼原为二层,其后部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改为三层近代建筑」。 孚王府前身是怡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形制是按照顺治朝规定的亲王府府制所建,整个王府的建筑严谨规整,中轴尊贵,空间序列主次分明,排布有致。 虽然现在被单位占用,中路建筑保存完好,这里依据《大清会典》所载规制由正门、正殿、后殿、后寝以及后罩楼这五重建筑组成,院落叠进,功能明晰。 2023年2月5日 参考文献 「1」李哲、李磊.探秘王府活化石|怡亲王家的三座王府——孚郡王府.旧城吃喝玩乐地图,2016 「2」欧维.孚王府的变迁.第24601个漏斗, 2021 「3」探秘大清孚王府,轻松了解宫门、狮子院等王府建筑的规制四库全书.文物实拍,2021 「4」窦忠如.北京清王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内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