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俗称“腊八”,俗语有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过年开始的标志。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我国各地人民都有喝腊八粥的习惯,这一传统体现着古代中国人民对健康的渴求。 腊八节的盛行,主要是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 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可考究其文字记载:
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各地寺院以谷物杂粮施粥敬佛,以求得到佛祖庇佑。因此,腊八粥也叫“佛、“福德粥”。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传统民间腊八粥的食材配方 “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其中每种食材都有其各自的功效。 如江米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栗子可温肾健脾,强筋活血; 杏仁可止咳润肠; 榛子可补脾益气,涩肠止泻。 实际熬煮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配伍与加减。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将多种食材熬煮而成的粥对健康有多种好处。 1、有助抗寒暖身。 燕麦、糙米、绿豆等全谷杂粮以及核桃等坚果中都富含维生素B1,能增加身体御寒能力。 2、补充多种营养。 腊八粥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很多抗氧化物质。 3、有助控制体重。 如果按照相同体积比较,腊八粥的能量只有米饭或馒头的1/3左右,其饱腹感也很强,适合减肥者。 4、预防便秘。 腊八粥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含量高,能帮助清肠通便。 5、保护血管。 腊八粥中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好来源,大麦和燕麦中还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这些物质均有利于预防冠心病,控制血胆固醇,保护血管。 不过提醒一下慢性肝病患者,腊八粥虽然好喝,营养全面,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者少放米,多加麦和豆。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粘稠感,同时可适当多放些杂豆类食材,燕麦和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在胃内形成黏稠物质,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避免餐后血糖突然上升。 不要加入过多的糯米和白米,更不要加糖,也不要放大枣、柿饼等含糖量较高的原料。 2、合并有脂肪肝、高血脂的患者 肥胖者的腊八粥重在咀嚼口感和饱腹感,也要少加糯米和白米这种太容易消化的配料,不加糖。要多加健脾祛湿的食材,比如赤小豆、薏米、绿豆等,让粥的质地软而不烂。当然如果想要减肥,就要控制腊八粥的食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增加体重。 3、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 腊八粥多加薏米和黄豆 薏米有利水渗湿作用,薏米中的膳食纤维,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薏米还具有健脾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黄豆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保健功能。 4、慢性肝炎活动期的患者 如果消化功能没有问题,可以正常食用腊八粥。 如果消化功能不好,就要注意尽量减少江米、坚果的数量,因其不易消化;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食用过多,会造成腹胀等肠胃不适。 可以适当增加赤小豆、薏米、粳米以健脾化湿。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也可以适当地放些茯苓、山药健脾化湿。 5、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的患者 尽量避免含有坚果等食材的腊八粥,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6、肾虚患者 可在粥里放些板栗,能补肾益气,治腰酸腿软。 7、经常失眠的患者 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加在粥里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 在此祝大家“万事粥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