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中国馆,最用心的一个馆

 NaNaInUK 2025-01-07 发布于英国

❃ ❃ ❃

上次介绍大英陶瓷馆的收藏家大维德爵士时,提到何鸿卿爵士,正是他捐助了陶瓷馆的建立,以及两次中国馆的翻新工程。

2017年11月,耗时近两年、重新装修完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隆重开幕。

新的中国馆可谓是大英最下功夫和心血的藏馆了,只有这一个馆被仔细地按照时间顺序做了历史介绍,分成若干区域详细展示。

这篇其实是四年前的老文,当时中国馆刚重新开幕,我给大家做的一个汇报。如今中国馆由于人太多,已经被禁止讲解。希望这篇介绍能给大家带去一点点帮助。


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1800年)
人们主要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水草肥美、易于耕种的地方。水稻、谷物、坚果和一些蔬菜已成为常规农作物,猪、狗和鸡也被圈养起来。
根据展品,可以看出当时人类制作的器具主要以盛器和祭祀物品为主。公元前5000年左右,陶罐便在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出现了。

19世纪初,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在黄河流域发现很多陶罐,自此现代考古技术在中国露面。到二十世纪20年代,由中国学者负责的考古工程正式启动。

马家窑文化陶罐

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2000年,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对仰韶文化有继承,文物以彩陶为主。

玉琮,出土于浙江,属于良渚文化,大约制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用于祭祀。

琮: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桶状物,外方内圆。《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良渚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400-2250年间,覆盖范围约为长江三角洲太湖周围,文物以玉器为主。
该区的一些其它展品,良渚文化出土的各种型号玉琮和玉碟:

陶器发展史:


早期王朝(公元前1600-1046年)

商朝以及还未在考古学上被确定存在的夏朝,大部分文物出土于二里头遗址和安阳殷墟遗址,都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极其重要的考古遗址,多为祭祖礼器。

商朝社会以族系构成,对祖先的崇拜与祭祀会凝聚一个族人的向心力,从而促进社会稳定。

这时候青铜器作为主要的祭祀物品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根据盛放食物和美酒的功能不同,被制成各种造型,并融入艺术。
山羊尊,出土于湖南,制于公元前1200-1046年间。
山羊的造型大约受到了周边民族的文化影响,该尊的艺术形式也与商朝中心区域的青铜器不同。
本区内其它展品:
上一列从左至右分别为:壶、尊、方彝,均为盛酒器皿;下列为四个饮酒器:觚、斝(jia, 三声)、爵、斝;中间横卧着的是舀酒用的枓。

大家都熟悉的鼎我没有拍,遗憾的是另一种炊器鬲(ge, 二声)我忘了拍。鬲长得像大一点儿的斝,下半部注入水,功能相当于蒸笼吧。

当然,商代不能少了这个:

周,经典时代(公元前1046-221年)

在周王朝统治的八百余年里,中国的政治与思想核心基本确定。周王变成周天子,与此同时一大波思想家登场,百家争鸣,人类的智慧散发出光彩。

这时候的青铜器进步到更精致复杂:
上一列从左至右分别为:壶、卣(you, 三声)、卣,依然均为盛酒器皿;下列为一个水盆和倒水的容器:盤、匜(yi,二声)
楚国鹿角上漆木雕:

这个人面鹿角的木雕出土于长沙,做为墓室的守卫,其头上的鹿角是真的;年份约在公元前400到200年之间。

秦、汉,帝国的诞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灭六国,给汉王朝打下一统江山的基础;然而匈奴的崛起令汉王朝倍感头疼,不得不向西寻求合作伙伴,就这样与中亚地区开始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

本区内的主要展品:
汉墓室立柱;

这是墓室中的一根承重立柱,其年份约在公元25-105年间,是否觉得这种柱子很眼熟?而石柱上的人物也不太像汉人。

陶制瞭望塔模型,东汉文物;

主体由陶土烧制,以树枝支撑屋顶,屋顶由被烧制到接近瓷的陶装饰。

神兽,东汉

特别介绍一下这个“高科技”,这是一盏油灯,其巧妙的设计令烟气回流,不会熏人:

佛教传入中国,外族的统治和宗教(公元200-1000年)

汉之后中华大地又陷入了混乱,三国鼎立接着两晋南北朝,各种“外”族在北方建立政权,汉人被迫南下长江流域。混杂的局面却促成了中原和中亚、乃至与更远的西亚、中欧地区的交流,而在各种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通的时候,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的佛教进来了.....

都是陪葬人物雕像,浓浓的西域风:

公元1世纪六十年代,佛教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并逐渐在建筑和文化上产生影响,引起人们对“来世”的思考。慢慢地,石雕和木雕佛像、以及佛教宝塔开始被创作出来......

大约是山西的两尊木雕,年份在公元900到1100年之间。

丝绸之路(公元100-1000年)

该展区的文物年代基本与佛教文化一致,因为丝绸之路是佛教传入中原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传入的宗教还有拜火教、摩尼教等。

丝绸之路上曾有过许多繁华的城市,是往来商队的沙漠绿洲,这些城市被多方文化影响和塑造。

最上边是古楼兰国的横梁,横梁下的柱头和下面的木栏来自于阗,这组画面是不是看着很熟悉,彷佛到了古希腊?
在南北朝时期,牛车取代马车成为主要的运货工具;旁边的牛倌看起来是明显的中亚人。

唐,世界新秩序(公元618-907年)

经过四百多年各小国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后是短暂的隋朝,接着就是我们历史上最值得浓墨重彩的朝代——唐。

大唐盛世的色彩,无数影视剧给我们展示过了。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城市,几乎可算是世界的中心,各国的商人、学者都聚集于此,交流创造着技术、文学、以及艺术。
该区域展出了很多唐朝的铜镜,做工精细,艺术感极强:
铜镜背面一般由贝壳镶嵌成图案,以花朵、凤凰和鸳鸯最为经典

陶瓷是何时出现的,还没有十分确定的说法,一般认为隋朝时的烧瓷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程度。唐朝的瓷瓶与宋瓷相比还不够精致,但已经体现了不低的技术水平。

宋朝和它的邻居们(公元960-1279年)

经过短暂的五代十国,中华王朝的强盛被衔接起来。宋朝的皇帝开始重用文官,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新的农业技术支撑住人口的大规模增长......

一说到宋,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瓷器,尤其是五大官窑的瓷器。

来过大英的朋友都不会错过Percival David爵士的陶瓷收藏展,共有各个朝代的瓷器珍品总共1700件。中国馆里没有那么多,但宋朝展区里每个官窑的代表也都在:

北宋汝窑的“天青色” 实物的颜色没这么淡

善于用铁、铜元素烧制出色彩的钧窑瓷器

元,中国的蒙古世纪(公元1271-1368年)

忽必烈建立起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东至今天的朝鲜半岛、西到奥地利。东西文化得到交汇影响,蒙古文化和中华文化也在撞击中融合着......

该展区内有早期青花:

出土于浙江龙泉的瓷制骨灰盒,12个人物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四种动物代表四象——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北玄武、南朱雀。

明早期,建立制度和发展商业(公元1368-1487年)

朱元璋恢复汉人江山后,他的儿子朱棣将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防止了蒙古人的再次进攻;并改变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出现永乐盛世……

明朝开始漆器大为流行。红色漆器采用朱砂上色,一般来说一层漆需要24小时风干,而一件精美的漆器至少要上一百层漆。

果园厂官方漆器;

果园厂做为官家漆器厂,大约有五千名漆器技工从南方来到京城的官方漆厂劳作学习,每人需做满四年。

猜猜上面两块儿镶满宝石的东西是什么?

是古代枕头的两侧装饰。明朝初期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这些宝石都由印度和斯里兰卡进口而来。

1406年端午节烧制的神龛,龙泉窑制品;

最上一层是驾着麒麟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明晚期,家具制造和建筑艺术(公元1487-1644年)

大英收藏的明朝艺术品有很多,前些年仅仅拿出大明王朝内五十年的陶瓷便举办了一个展览;因此不舍得仅用一个区域来展示藏品可以理解。

而大英能够有这么多明朝艺术藏品,不仅仅因为明朝是比近的时代,更因那时候的艺术确实出彩。

象牙雕刻人物,漳州;

16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东南沿海兴起象牙艺术热。

漆器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上流社会也越来越喜欢漆器制品。

漆器,衣锦还乡图,16世纪;

可以清晰地看到由贝壳镶嵌而成的建筑与人物是多么精致和生动。

一套陪葬的冥宅,细致准确地展现了明朝的建筑特点。

这位赏善司令我有些疑惑,按照传说该是隋末的杨玄感,是个男的。大英给出的官方文物介绍里避开了性别用词,也是鸡贼哈哈。

清,帝国皇庭(公元1644-1911年)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其疆域开辟到和今天的中国差不多范围,将云南、新疆和西藏都收入麾下。

富裕的国库令皇帝们有资金和心情发展艺术,其中文艺青年乾隆的故事最为大家熟知了。

佛教曼陀罗的模型,文青乾隆的私人收藏,被放置在承德避暑山庄。

丝绸兵礼服;

紫禁城内举行各种仪式时,几百个士兵会身着此装。

银质镀金头饰;

这种头饰会搭配各种珠宝和翠鸟羽毛,在佩戴者走动时流光溢彩。

18世纪制作唐卡,来自北京

中国和西方(公元1644-1911年)

在世界大形势的影响下,中国不可避免地又开始和西方产生交流;很多西洋玩意儿进来大清朝,同时也输出很多东方艺术让欧洲人开了眼......
这柄18世纪制作的象牙羽毛扇是最早给欧洲人定制的货品之一

19世纪上半叶制作的象牙针线盒


现代中国(公元1911年-现在)

在世界舞台上的戏份越来越重......

英籍华人的现代艺术,一万个在景德镇手工烧制的蝴蝶被缝到粗麻布上;
在中国文化里,蝴蝶象征幸福与长寿。

除了按时间线分列,还有两个主题展区:

中国绘画(公元400年-现在)

此画来自莫高窟第17号洞,作于公元910年前后,斯坦因的收藏。
这是大英博物馆拥有的第一件中国古画,来自公元14世纪元代画家谢楚芳;看似安静美丽的画面中暗藏杀机,一整条食物链栩栩如生。

中国书法(公元900年-1900)

源于公元前221年的繁体字,基本是整个东亚文字的结构基础,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北越。
乾隆皇帝的一件私人用品,漆盒中盛放的是书写用具、一副象棋和其它小玩意儿们。
❃ ❃ ❃

虽然中国馆里展出的文物看似不多,已经不够时间仔细欣赏。所以,如果有机会来英国,真的不要错过大英博物馆;如果来了大英博物馆,也一定要去中国馆看看。出国要了解外国文化,也有学习自己历史的好机会,两者不冲突。唯一的难点可能是——时间不够......

最后再分享一些中国馆内的图:

唐三彩,出土于洛阳刘定训墓

罗汉瓷像来自河北易县,13世纪上半叶(金);后面的壁画“观音三相”来自山西清凉寺,为十五世纪五台山的僧人所绘。
木雕观音象,同样制作于金时期,来自山西
同样来自山西某大院中的龙壁,明代制作;人们相信,在大宅中设计这样的图案,可防止火灾。

镀金铜守卫,来自元代寺庙,14世纪上半叶

希望能有机会,和更多朋友一起在大英博物馆探讨学习世界文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