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人过世也不忘发朋友圈的人,都是什么心理?人性太过复杂,你根本猜不透

 谢耳朵馆长 2025-01-08 发布于四川
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朋友圈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点滴的重要窗口。
然而,当有人在亲人过世后选择发朋友圈公布这一悲痛消息时,总会引发诸多争议与猜测。

有人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一种宣泄悲痛、寻求慰藉的方式;也有人暗自诟病,觉得此举太过张扬,甚至怀疑是在博同情、刷存在感。
要知道,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沟通、社交乃至情感表达的模式。
朋友圈不再仅仅是晒美食、秀旅游的地方,它承载了更多元化的信息,成为人们抒发内心真实感受的“线上日记本”。
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中记录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观点。

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社交媒体用户规模已超过10亿,每天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产生的信息量数以亿计。

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流中,生老病死这样的人生大事自然也会渗透其中。

当亲人离世,这个曾经熟悉的社交圈子,瞬间变成了一些人寻求情感支撑的潜在港湾。
尽管不能面对面的安慰,文字的交流也能成为支撑的力量。
我的同事林琪的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根据他的自我回忆,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陷入了极度的消沉。

在处理完父亲后事的那个晚上,他发了一条朋友圈:
爸爸,您走得太突然,我感觉心都被掏空了。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您温暖的笑容,我该怎么办……
配图是一张他和父亲的旧合照,父子俩笑得格外灿烂。
这条朋友圈发出后,收到了上百条来自朋友、同事的评论,大家纷纷留言安慰,表达对他的关心。
林琪后来说,看到那些暖心的话语,他心里的悲痛似乎减轻了一些,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黑暗中挣扎。

亲人的离去,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带来的悲痛如汹涌潮水,常常让人难以承受。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宣泄情绪是人类应对创伤的一种本能反应。
发朋友圈,便是将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哀伤、痛苦公之于众,让情绪有一个出口。
情绪表达理认为,将内心压抑的情绪表达出来,能够有效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减少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足够情感倾诉对象,或是不习惯面对面表露脆弱的人来说,
朋友圈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释放内心的悲痛
并且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在遭遇重大挫折时,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尤为强烈。
发布亲人过世的消息,某种程度上是在向这个网络发出“求救信号”,期待得到他人的陪伴、安慰与帮助

心理学中的社会支持理论指出,来自家人、朋友、同事等多方面的支持,
包括情感支持、实际帮助等,都能够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亲人离世后的那段艰难时光,每一个安慰的电话、每一条温暖的短信,都可能成为支撑当事人继续前行的动力。
亲人去世后,发朋友圈纪念,也是一种心理学上“延续性理论”的表现,
当人们在面对亲人离世等重大丧失时,会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逝者的联系,延续他们在世间的影响力
以此来缓解分离带来的痛苦,重建内心的秩序。

发朋友圈,便是在数字时代实现这种延续性的便捷途径之一。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发朋友圈公布亲人过世的消息,可能会被误解为博同情、刷存在感
要知道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仅凭单一行为就妄下定论,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存在个别动机不纯的情况,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应对亲人离世带来的巨大伤痛。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们很难完全站在他人的角度,真切体会他们在失去亲人那一刻的绝望与无助

当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哭诉亲人离世,与其轻易质疑,不如多一些理解与包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心理需求

面对朋友圈中发布的有关于亲人去世的内容,我们都应该以一颗同理心去看待,
尊重每个人处理悲伤的方式,让朋友圈在传递悲痛的同时,也能汇聚起温暖与力量,帮助那些身处黑暗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曙光。
-The End -
作者-恙衍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