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范家和中行家 上次说到,赵鞅一怒之下宰了赵午,也就是邯郸午。 虽然,赵午和赵氏是同族的,很多年前就从赵氏分离出来了,属于是八竿子兴许能打的着的亲戚。 俗话说的好啊,远亲不如近邻啊,还有两家比近邻的关系还要近的,那就是范家和中行家。赵午和范家的关系不一般,赵午的亲娘舅舅是范氏的现任老大,而范氏和中行氏,那就是儿女亲家,这个盘根错节的关系如此的稳固,就冲这种底子,他们能坐视不理吗? 那显然是肯定不行的,之所以眼看平叛的军队都开到邯郸城下了,范家和中行家还迟迟不肯动手,那是因为他们还要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他们必须得让国君弄明白一个道理,这场战争,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因为晋国当时的法律条文明明白白的写着呢,“始祸者死”。 这话,说了还算不算数了,而且更要命的事你别忘了,这个法律条文,可是赵鞅他把铸在鼎上的,清清楚楚得给天下人都知道的。所以呀,说到底还是范家和中行家老道一些,即使要致赵鞅于死地,也得有一个合适的罪名,这样杀他是名正言顺的。 在范家和中行家的强力压迫之下,晋国国君态度发生转变了,转而宣布,赵鞅处死赵午,那是不合法的,错在赵鞅身上了,范家和中行家就可以冠冕堂皇的动手打他了。经过范家和中行家的不懈的努力,赵家的行为被定了性,不需要太麻烦,三个字足以制他于死地,就是“始祸者”。 对呀,首先挑起祸乱的就是赵鞅啊,怎么说说赵午也是个大夫,属于国家的高级干部,你赵鞅再牛,也不能不把“村长当干部”,对吧?你未经请示私自伤害国家干部,从而引起国家内部的动荡,影响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这件事让你负全责,一点儿不冤呢。 天真的赵鞅 有了舆论的导向和国军的声援,范家和中行家就准备放开手脚攻打赵家,赵家也不是吃素白给的。 在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下办事处和卧底,提前得到消息了,说是范家和中行家图谋不轨,要围剿自己。赵家不是有一个第一谋臣董安于吗!他看得很远,他也是个聪明人。他提醒赵简子得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先把范家和中行家搞定了。 但是没想到,赵鞅却表现的很乐观,很天真的和董安于说起了晋国的法律条文。他说,咱们国君要求过啊,“始祸者死”,挑头闹事的死路一条。 咱的听国君的话,不能先动手,等他们动手了,咱再动手。好像听起来这话没有问题啊。问题是,范家和中行家已经把“始祸者”的罪名安在他的身上,并且得到了国君的支持。 这样的话,先动手的,就不是范家和中行家了,而是你赵鞅啊。 在赵鞅的心底里,他还是认定自己宰了赵午,那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自己家族内部纠纷而已,不构成始祸。 他也希望国君这么认为,因为有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就是,赵午的儿子在邯郸造反的时候,国君是下令平叛的。赵鞅想法没错,但是他不清楚的是,国君在这个时候已经被范家和中行家的强压之下改变了主意。 赵鞅杀死赵午的事情已经升级为国事而不是家事了,属于非法,符合“始祸者”的标准。说到这儿估计你也明白了,人嘴两张皮呀,事情摆在那,看你怎么说。反正权利最大的那位,说你是什么那你就是什么。 那么,既然国君已经认定赵鞅是始祸者,范家和中行家就可以大大方方,出师有名去攻打赵氏。 果不其然,赵鞅这边刚刚和董安于天真的表述完自己的理论之后,范家和中行家就抄起家伙猛公攻赵简子的家了。范家、中行家两家对赵家一家,实力2:1。那么参照以往的历史经验,赵家,就很可能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了,就像当年赵氏孤儿被灭门的那一次一样,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 机关算尽天聪明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今天也许就不会在我们身边见到那么多姓赵的子孙后代了。但这个世界总是很多意外的,所谓的计划不如变化快,各种各样的意外才构成了我们身边如此精彩纷呈的世界。 范家和中行家在政治上得到晋国国君的支持,在法律上认定了赵鞅就是始祸者,军事实力上又是2:1。 简单来说,拿下赵家,那是梦中捉鳖占尽优势,老赵家这回死定了。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的,范家和中行家两家算尽了机关,但还是失算了,正如赵鞅当初犯的错误一样。 这两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赵鞅处死邯郸午的时候忽略了范家和中行家的时候,而范家和中行家打赵鞅的时候,同样忽略了晋国还有几个卿,就是智力氏、魏氏和韩氏。 说到底,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范家和中行家扯着绳子的一头,另外一头呢是孤掌难鸣的赵氏,眼看着就把赵家一家要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了,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有人在背后拉了赵家一把。 是谁在后面拉了赵家一把了呢,请看下集:战国:4始祸者死,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