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表详解
这份中药配伍表涵盖病症与对应主药,按身体病症、脏腑病症、气血病症、其他杂症分类梳理,旨在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但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遵循医嘱,谨慎用药。
一、身体病症
(一)泻火
- 泻心火用黄连,常用量 3 - 6 克,其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于心火亢盛之烦躁不眠、高热神昏、口舌生疮等。 - 泻肺火用黄芩,一般 3 - 10 克,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 - 泻脾火用芍药(此处应为白芍),剂量 6 - 15 克,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对脾经有热之腹痛、泄泻等有一定疗效。 - 泻胃火用石膏,15 - 60 克,性大寒,味甘、辛,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善治胃火牙痛、头痛、消渴等。 - 泻肝火用柴胡,3 - 10 克,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适用于肝郁气滞、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等。 - 泻胆火用龙胆,3 - 6 克,味苦,性寒,归肝、胆经,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常用于肝胆实火之胁痛、口苦、目赤等。 - 泻肾火用知母,6 - 12 克,性苦寒,归肺、胃、肾经,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对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等有作用。 - 泻膀胱火用黄柏,3 - 12 克,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之效,用于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等。 - 泻小肠火用木通,3 - 6 克,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可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能缓解小肠实热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等。 - 泻屈曲之火(三焦之火)用栀子,6 - 10 克,苦寒,归心、肺、三焦经,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对三焦热盛之高热烦躁、湿热黄疸等有效。 - 泻无根火(虚火上浮)用玄参,9 - 15 克,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肺、胃、肾经,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用于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目赤、潮热等。
(二)咳嗽
- 肺寒咳嗽用麻黄 3 - 10 克、杏仁 5 - 10 克,麻黄辛温,宣肺平喘,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配伍可散寒宣肺止咳,适用于风寒束肺之咳嗽气喘。 - 肺热咳嗽用黄芩 3 - 10 克、桑白皮 9 - 15 克,黄芩清肺泻火,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共治肺热喘咳。 - 咳嗽日久用款冬花 5 - 10 克、五味子 2 - 6 克,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补肾宁心,可缓解久咳肺虚之证。
(三)气喘
用苏子 5 - 10 克、桑白皮 9 - 15 克,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桑白皮泻肺平喘,二者合用降气平喘,常用于肺气上逆之喘咳。
(四)汗症
- 发汗用麻黄 3 - 10 克、桂枝 3 - 10 克,麻黄发汗解表,桂枝解肌发表、助阳化气,相伍增强发汗之力,用于风寒表实证。 - 久汗不出用紫苏 5 - 10 克、青皮 3 - 10 克,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可助阳气外达而汗出。 - 止汗用桂枝 3 - 10 克、芍药(白芍)6 - 15 克,桂枝调和营卫,白芍敛阴止汗,共奏调和营卫、止汗之效,适用于营卫不和之自汗。
(五)热症
- 表热用柴胡 3 - 10 克,柴胡疏散退热,对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有效。 - 里热用黄连 3 - 6 克、黄芩 3 - 10 克,二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清泄里热,治多种里热证。 - 大热谵语用黄芩 3 - 10 克、黄连 3 - 6 克、黄柏 3 - 12 克、栀子 6 - 10 克,四药合用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对热毒炽盛、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等有良效。 - 发狂大便实用大黄 3 - 15 克、芒硝 10 - 15 克,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芒硝软坚泻下,二者相须为用,泻热通便,治阳明腑实之发狂、大便秘结。 - 发渴用石膏 15 - 60 克、知母 6 - 12 克,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滋阴润燥,合用清热生津止渴,用于高热烦渴。
(六)胸腹部不适
- 胸膈膨闷用桔梗 3 - 10 克、枳壳 3 - 10 克,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可调理气机,缓解胸膈胀满。 - 心下痞闷用枳实 3 - 10 克、黄连 3 - 6 克,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治心下痞满、胃脘灼热等。 - 懊憹用栀子 6 - 10 克、豆豉 6 - 12 克,栀子泻火除烦,豆豉解表除烦,二者配伍清热除烦,解心中懊憹。 - 虚烦用竹叶 6 - 15 克、石膏 15 - 60 克,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石膏清热泻火,共治热病后期之虚烦不眠。 - 痰热不眠用枳实 3 - 10 克、竹茹 6 - 10 克,枳实化痰除痞,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鼻干不得眠用葛根 10 - 15 克、芍药(白芍)6 - 15 克,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对热病津伤之鼻干、心烦不眠有一定作用。
(七)发黄
用茵陈 10 - 30 克、栀子 6 - 10 克,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二者配伍利湿退黄,常用于黄疸。
(八)中暑中寒中湿
- 中暑用香薷 3 - 10 克、扁豆 10 - 15 克,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可解暑清热、化湿和中。 - 中寒阴症用附子 3 - 15 克、干姜 3 - 10 克,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二者相须为用,回阳救逆,治阳虚寒盛之证。 - 中湿用苍术 5 - 10 克、白术 6 - 12 克,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共治湿阻中焦之证。
(九)积滞
- 消食积用麦芽 10 - 15 克、神曲 6 - 15 克,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神曲消食和胃,二者合用消食化积,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 - 消肉食用山楂 10 - 15 克、草果 3 - 6 克,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草果燥湿温中、截疟除痰,可助消肉食积滞。 - 消酒积用黄连 3 - 6 克、干葛(葛根)10 - 15 克、乌梅 6 - 12 克,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合用解酒毒、化酒积。 - 消冷积用巴豆 0.1 - 0.3 克(入丸散),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用于寒积便秘等,但因其毒性大,需谨慎使用。 - 消热积用大黄 3 - 15 克,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对热结便秘等热积之证有效。
(十)痰症
- 寒痰用半夏 3 - 10 克、干姜 3 - 10 克、白芥子 3 - 6 克,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干姜温中散寒,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共治寒痰咳嗽、胸胁胀满等。 - 热痰用瓜蒌 10 - 20 克、贝母 3 - 10 克,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用于热痰咳嗽、痰黄黏稠等。 - 燥痰用沙参 9 - 15 克、麦冬 10 - 15 克,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可润肺止咳,缓解燥痰干咳。 - 湿痰用半夏 3 - 10 克、茯苓 10 - 15 克,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二者配伍健脾利湿化痰,治湿痰咳嗽、眩晕等。 - 风痰用白附子 3 - 6 克、南星 3 - 10 克,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等。 - 结痰用瓜蒌 10 - 20 克、贝母 3 - 10 克、枳实 3 - 10 克,三药合用清热化痰、理气散结,对痰热互结之证有效。 - 痰在四肢经络用竹沥 30 - 50 毫升、姜汁少许,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姜汁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可化痰通络,治痰滞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 - 痰在两胁用白芥子 3 - 6 克,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可散两胁之痰。 - 老痰用海石 10 - 15 克,海石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可化老痰、顽痰。 - 痨热痰嗽声嘶用竹沥 30 - 50 毫升、童便适量,竹沥清热化痰,童便滋阴降火、散瘀止血,可治痨瘵之痰热咳嗽、声嘶。
(十一)疟疾痢疾泄泻霍乱等
- 疟疾新者截疟用常山 5 - 10 克,常山涌吐痰涎、截疟,可用于疟疾发作,但有一定毒性,使用时需注意。疟疾久者宜补用白豆蔻 3 - 6 克,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可调理疟久脾虚之证。 - 痢疾初下用大黄 3 - 15 克,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可通因通用,荡涤肠道湿热积滞。热积气滞用黄连 3 - 6 克、枳壳 3 - 10 克,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共治痢疾之热积气滞。里急后重用木香 5 - 10 克、槟榔 6 - 15 克,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可缓解痢疾之里急后重。久痢白属气虚用白术 6 - 12 克、茯苓 10 - 15 克,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健脾止泻,治久痢气虚之证。久痢赤属血虚用当归 6 - 12 克、川芎 3 - 10 克,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养血和血,治久痢血虚之证。 - 泄泻用白术 6 - 12 克、茯苓 10 - 15 克,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二者合用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 - 水泻用滑石 10 - 20 克,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可利水止泻,治暑湿水泻。 - 久泻用诃子 3 - 10 克、肉豆蔻 3 - 10 克,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二者合用涩肠止泻,治久泻不止。 - 霍乱用香薷 3 - 10 克、半夏 3 - 10 克,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可解表化湿、和中降逆,治霍乱吐泻。 - 呕吐用姜汁 3 - 10 毫升、半夏 3 - 10 克,姜汁温中止呕,半夏降逆止呕,二者合用增强止呕之力,用于多种呕吐之证。 - 咳逆用柿蒂 5 - 10 克,柿蒂降气止呃,可治呃逆之证。
(十二)吞酸嘈杂等
- 吞酸用苍术 5 - 10 克、神曲 6 - 15 克,苍术燥湿健脾,神曲消食和胃,可燥湿健脾、消食和胃,缓解吞酸之证。 - 嘈杂用姜炒黄连 3 - 6 克、炒栀子 6 - 10 克,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姜炒、炒用可缓其寒性,清中焦之热,治胃脘嘈杂。 - 顺气用乌药 6 - 10 克、香附 6 - 12 克,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二者合用行气止痛,调理气机不畅之证。 - 痞满用枳实 3 - 10 克、黄连 3 - 6 克,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治胃脘痞满、灼热之证。 - 胀满用大腹皮 5 - 10 克、厚朴 3 - 10 克,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二者合用行气消胀,用于脘腹胀满。
(十三)水肿积聚黄疸
- 水肿用猪苓 10 - 15 克、泽泻 10 - 15 克,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小便、清湿热,二者合用利水消肿,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 宽中用砂仁 3 - 6 克、枳壳 3 - 10 克,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可调理脾胃气滞之证,使气机通畅。 - 积聚,左积死血用桃仁 5 - 10 克,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可破血逐瘀,消左胁之死血积块。右积食积用香附 6 - 12 克、枳实 3 - 10 克,香附疏肝理气,枳实破气消积,共治右胁食积之证。中积痰饮用半夏 3 - 10 克,半夏燥湿化痰,可化痰软坚,消中焦之痰积。 - 黄疸用茵陈 10 - 30 克,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
二、气血病症
(一)补气血
- 补阳用黄芪 10 - 30 克、附子 3 - 15 克,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温阳益气,适用于阳虚之证。但需注意,附子有毒,应先煎久煎以降低毒性,且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谨慎配伍与用量,避免中毒反应。 - 补阴用当归 6 - 12 克、熟地 10 - 30 克,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二者相伍滋阴补血,常用于阴血亏虚之证。当归性温,熟地滋腻,对于阴虚火旺且脾胃虚弱者,熟地用量可适当减少,并配伍健脾助运之品,以防滋腻碍胃。 - 补气用黄芪 10 - 30 克、人参 3 - 9 克(党参 9 - 30 克可替代人参使用),黄芪长于补气升阳、固表利水,人参(党参)善于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二者常相须为用,增强补气之力,可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多种气虚证。但人参(尤其是野山参)价格昂贵,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经济状况及病情合理选用,党参相对平和且价格亲民,应用更为广泛。 - 补血用当归 6 - 12 克、生地 10 - 15 克,当归补血兼能活血,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二者合用既能补血又可兼顾血分有热或阴液不足之象。若患者脾胃虚寒,生地用量宜减,并可佐以温脾健胃之药,以免寒凉伤胃。
(二)瘀血出血
- 破瘀血用归尾 6 - 10 克、桃仁 5 - 10 克,归尾即当归尾,其活血化瘀之力强于当归身,桃仁活血祛瘀,二者配伍可增强逐瘀之力,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癥瘕痞块等。但孕妇忌用,以防动胎元,且月经过多者也应慎用,以免加重出血。 - 提气用升麻 3 - 10 克、桔梗 3 - 10 克,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载药上行,二者合用可引清气上行,常用于中气下陷之脏器脱垂、久泻脱肛等证。不过,升麻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且阴虚阳亢、麻疹已透、肝阳上亢等患者不宜使用。 - 暴吐血用大黄 3 - 15 克、桃仁 5 - 10 克,大黄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逐瘀通经,桃仁活血祛瘀,二者合用泻火逐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暴吐血,使瘀血去、血归经而出血止。但应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免损伤正气,且对于虚寒性出血则忌用。 - 久吐血用当归 6 - 12 克、川芎 3 - 10 克,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久吐血者多气血亏虚兼瘀血阻滞,二者配伍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血循常道则吐血渐止。若患者吐血量大、病情危急,应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防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 衄血用枯黄芩 3 - 6 克、芍药(白芍)6 - 15 克,枯黄芩清热泻火、止血,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二者合用清热凉血止血,可用于肝火上炎或血热妄行之鼻衄。但需注意,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白芍酸涩,大便溏薄者应慎用。 - 止血用京墨 3 - 9 克、韭汁适量,京墨止血化瘀,韭汁散瘀止血、温中开胃,二者合用止血而不留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等多种出血证。外用可将京墨研末敷于出血部位,内服时韭汁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量加入汤剂中。然而,墨汁入药应选择质量可靠、无杂质的正品京墨,以防铅中毒等不良反应。
(三)虚汗眩晕麻木
- 虚汗用黄芪 10 - 30 克、白术 6 - 12 克,黄芪补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二者合用健脾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气虚自汗等。若自汗日久,可酌加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之品,以增强止汗效果,但需注意收敛药物不宜过早、过量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 眩晕用川芎 3 - 10 克、天麻 3 - 10 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二者配伍可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治肝阳上亢或瘀血阻窍之眩晕。不过,川芎辛温升散,阴虚火旺、多汗、月经过多者及孕妇慎用;天麻虽药性平和,但气血亏虚之眩晕,应配伍补气养血之品,以标本兼治。 - 麻(气虚)用黄芪 10 - 30 克、人参 3 - 9 克(或党参 9 - 30 克),黄芪、人参(党参)补气之品可益气通络,使气旺则血行,麻木自除。对于因气虚导致的肢体麻木,在用药的同时,还应嘱咐患者适当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疗效。 - 木(湿痰死血)用苍术 5 - 10 克、半夏 3 - 10 克、桃仁 5 - 10 克,苍术燥湿健脾,半夏燥湿化痰,桃仁活血祛瘀,合用可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治湿痰瘀血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但半夏有毒,应炮制后使用,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口舌麻木、咽喉肿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解毒措施。
三、其他杂症
(一)精神类病症
- 癫(属心)用当归 6 - 12 克,当归养血安神,对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之癫证有一定调理作用。但癫证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常需配伍其他安神定志、化痰开窍之品,如远志、石菖蒲等,并结合心理疏导等方法综合治疗。 - 狂(属肝)用黄连 3 - 6 克,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可清泻肝火,用于肝火上炎、痰火扰心之狂证。临床应用时,常与龙胆草、栀子等清肝泻火之药同用,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加重镇安神之品,如磁石、生铁落等,以增强安神定狂之效。 - 痫症用南星 3 - 10 克、半夏 3 - 10 克,南星、半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可豁痰开窍、息风止痫,用于风痰闭阻之痫证发作。然而,二者均有毒性,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并注意炮制方法,且痫证患者应避免精神刺激、劳累等诱发因素,坚持长期治疗,以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程度。 - 健忘用远志 3 - 10 克、石菖蒲 3 - 10 克,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二者配伍可增强益智安神、开窍醒脑之效,用于心肾不交、痰浊蒙窍之健忘。若健忘伴有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可配伍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药;若兼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肾虚症状,可加用熟地黄、枸杞子等补肾填精之品,以提高疗效。 - 怔忡惊悸用茯神 10 - 15 克、远志 3 - 10 克,茯神宁心安神,远志安神定志,二者合用养心安神、定惊悸,可用于心气不足、心神不宁之怔忡惊悸。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惊恐等不良刺激,必要时可配合心理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 虚烦用竹茹 6 - 10 克,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清胃热、化痰浊、除虚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若虚烦较重,可配伍栀子、淡豆豉等清热除烦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伴有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竹茹又可兼起和胃止呕之作用,一举两得。 - 不寐用酸枣仁 10 - 15 克,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为治疗失眠之要药,可用于心肝血虚、虚火扰心之不寐。临床应用时,常根据不同证型配伍用药,如心脾两虚者,可与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品同用;阴虚火旺者,可与知母、黄柏、生地黄等滋阴降火之药配伍,以提高安神助眠之效。
二、气血病症
(一)补气血
- 补阳用黄芪 10 - 30 克、附子 3 - 15 克,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温阳益气,适用于阳虚之证。但需注意,附子有毒,应先煎久煎以降低毒性,且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谨慎配伍与用量,避免中毒反应。 - 补阴用当归 6 - 12 克、熟地 10 - 30 克,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二者相伍滋阴补血,常用于阴血亏虚之证。当归性温,熟地滋腻,对于阴虚火旺且脾胃虚弱者,熟地用量可适当减少,并配伍健脾助运之品,以防滋腻碍胃。 - 补气用黄芪 10 - 30 克、人参 3 - 9 克(党参 9 - 30 克可替代人参使用),黄芪长于补气升阳、固表利水,人参(党参)善于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二者常相须为用,增强补气之力,可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多种气虚证。但人参(尤其是野山参)价格昂贵,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经济状况及病情合理选用,党参相对平和且价格亲民,应用更为广泛。 - 补血用当归 6 - 12 克、生地 10 - 15 克,当归补血兼能活血,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二者合用既能补血又可兼顾血分有热或阴液不足之象。若患者脾胃虚寒,生地用量宜减,并可佐以温脾健胃之药,以免寒凉伤胃。
(二)瘀血出血
- 破瘀血用归尾 6 - 10 克、桃仁 5 - 10 克,归尾即当归尾,其活血化瘀之力强于当归身,桃仁活血祛瘀,二者配伍可增强逐瘀之力,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癥瘕痞块等。但孕妇忌用,以防动胎元,且月经过多者也应慎用,以免加重出血。 - 提气用升麻 3 - 10 克、桔梗 3 - 10 克,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载药上行,二者合用可引清气上行,常用于中气下陷之脏器脱垂、久泻脱肛等证。不过,升麻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且阴虚阳亢、麻疹已透、肝阳上亢等患者不宜使用。 - 暴吐血用大黄 3 - 15 克、桃仁 5 - 10 克,大黄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逐瘀通经,桃仁活血祛瘀,二者合用泻火逐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暴吐血,使瘀血去、血归经而出血止。但应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免损伤正气,且对于虚寒性出血则忌用。 - 久吐血用当归 6 - 12 克、川芎 3 - 10 克,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久吐血者多气血亏虚兼瘀血阻滞,二者配伍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血循常道则吐血渐止。若患者吐血量大、病情危急,应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防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 衄血用枯黄芩 3 - 6 克、芍药(白芍)6 - 15 克,枯黄芩清热泻火、止血,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二者合用清热凉血止血,可用于肝火上炎或血热妄行之鼻衄。但需注意,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白芍酸涩,大便溏薄者应慎用。 - 止血用京墨 3 - 9 克、韭汁适量,京墨止血化瘀,韭汁散瘀止血、温中开胃,二者合用止血而不留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等多种出血证。外用可将京墨研末敷于出血部位,内服时韭汁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量加入汤剂中。然而,墨汁入药应选择质量可靠、无杂质的正品京墨,以防铅中毒等不良反应。
(三)虚汗眩晕麻木
- 虚汗用黄芪 10 - 30 克、白术 6 - 12 克,黄芪补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二者合用健脾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气虚自汗等。若自汗日久,可酌加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之品,以增强止汗效果,但需注意收敛药物不宜过早、过量使用,以免闭门留寇。 - 眩晕用川芎 3 - 10 克、天麻 3 - 10 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二者配伍可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治肝阳上亢或瘀血阻窍之眩晕。不过,川芎辛温升散,阴虚火旺、多汗、月经过多者及孕妇慎用;天麻虽药性平和,但气血亏虚之眩晕,应配伍补气养血之品,以标本兼治。 - 麻(气虚)用黄芪 10 - 30 克、人参 3 - 9 克(或党参 9 - 30 克),黄芪、人参(党参)补气之品可益气通络,使气旺则血行,麻木自除。对于因气虚导致的肢体麻木,在用药的同时,还应嘱咐患者适当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疗效。 - 木(湿痰死血)用苍术 5 - 10 克、半夏 3 - 10 克、桃仁 5 - 10 克,苍术燥湿健脾,半夏燥湿化痰,桃仁活血祛瘀,合用可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治湿痰瘀血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但半夏有毒,应炮制后使用,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口舌麻木、咽喉肿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解毒措施。
三、其他杂症
(一)精神类病症
- 癫(属心)用当归 6 - 12 克,当归养血安神,对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之癫证有一定调理作用。但癫证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常需配伍其他安神定志、化痰开窍之品,如远志、石菖蒲等,并结合心理疏导等方法综合治疗。 - 狂(属肝)用黄连 3 - 6 克,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可清泻肝火,用于肝火上炎、痰火扰心之狂证。临床应用时,常与龙胆草、栀子等清肝泻火之药同用,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加重镇安神之品,如磁石、生铁落等,以增强安神定狂之效。 - 痫症用南星 3 - 10 克、半夏 3 - 10 克,南星、半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可豁痰开窍、息风止痫,用于风痰闭阻之痫证发作。然而,二者均有毒性,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并注意炮制方法,且痫证患者应避免精神刺激、劳累等诱发因素,坚持长期治疗,以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程度。 - 健忘用远志 3 - 10 克、石菖蒲 3 - 10 克,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二者配伍可增强益智安神、开窍醒脑之效,用于心肾不交、痰浊蒙窍之健忘。若健忘伴有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可配伍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药;若兼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肾虚症状,可加用熟地黄、枸杞子等补肾填精之品,以提高疗效。 - 怔忡惊悸用茯神 10 - 15 克、远志 3 - 10 克,茯神宁心安神,远志安神定志,二者合用养心安神、定惊悸,可用于心气不足、心神不宁之怔忡惊悸。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惊恐等不良刺激,必要时可配合心理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 虚烦用竹茹 6 - 10 克,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清胃热、化痰浊、除虚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若虚烦较重,可配伍栀子、淡豆豉等清热除烦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伴有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竹茹又可兼起和胃止呕之作用,一举两得。 - 不寐用酸枣仁 10 - 15 克,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为治疗失眠之要药,可用于心肝血虚、虚火扰心之不寐。临床应用时,常根据不同证型配伍用药,如心脾两虚者,可与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品同用;阴虚火旺者,可与知母、黄柏、生地黄等滋阴降火之药配伍,以提高安神助眠之效。
(二)疼痛类病症
- 牙痛用石膏 15 - 60 克、升麻 3 - 10 克,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二者配伍可清胃泻火、解毒止痛,用于胃火上炎之牙痛。但牙痛病因复杂,若为龋齿、牙髓炎等口腔科疾病引起,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局部治疗措施,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以缓解疼痛症状。 - 头左痛用芎(川芎)3 - 10 克、归(当归)6 - 12 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二者合用可养血祛风、活血止痛,适用于血虚血瘀之头左侧疼痛。临床应用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加白芷、细辛等祛风止痛之品,以增强疗效。 - 头右痛用参(党参或人参)6 - 15 克、术(白术)6 - 12 克,党参(人参)补气,白术健脾益气,对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头右侧疼痛有一定调理作用。若伴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症状,可加用黄芪、升麻等补气升阳之药,以提升阳气,改善头痛症状。但头部疼痛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警惕颅内病变等严重疾病,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 头风痛用藁本 3 - 10 克、白芷 3 - 10 克,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二者配伍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寒之头风痛。若头风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配伍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发作频率和程度。 - 诸头痛用蔓荆子 5 - 10 克,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于多种头痛,尤擅治风热上攻之头痛。但单味药作用有限,临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风热头痛可与菊花、薄荷等配伍;肝阳上亢之头痛,可与钩藤、石决明等平肝潜阳之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 心胃痛用炒栀子 6 - 10 克,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炒用可缓和药性,清中焦郁热,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心烦等。若胃痛伴有胃酸过多,可配伍乌贼骨、浙贝母等制酸止痛之品;若为脾胃虚寒之胃痛,非栀子所宜,应改用温中健脾之药,如黄芪、桂枝、白芍等,以防苦寒伤胃,加重病情。 - 腹痛用芍药(白芍)6 - 15 克、甘草 3 - 6 克,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二者配伍缓急止痛,可用于各种腹痛,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如胃肠痉挛、痛经等。但腹痛原因众多,若为器质性病变引起,如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应及时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 腹冷痛用吴茱萸 3 - 6 克、良姜 3 - 6 克,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良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二者合用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寒凝肝脉之腹冷痛。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吴茱萸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不宜多用、久用,且阴虚有热者忌用;良姜对于胃热呕吐、阴虚火旺者亦不宜使用。 - 止诸痛用乳香 3 - 6 克、没药 3 - 6 克,乳香活血定痛、消肿生肌,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二者相须为用,活血止痛之力增强,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胃脘疼痛、胸痹心痛等多种疼痛证。但乳香、没药气味浓烈,易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内服不宜过量,胃弱者慎用;外用时可根据疼痛部位和病情制成膏剂、散剂等敷贴于患处,以发挥消肿止痛之效。 - 腰痛用杜仲 10 - 15 克、故纸(补骨脂)6 - 10 克,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二者合用补肾壮腰,用于肾虚腰痛。若腰痛伴有寒湿之邪侵袭,可配伍独活、桑寄生等祛风除湿之品;若为外伤所致腰痛,可加用续断、土鳖虫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药,以促进损伤修复。 - 少腹疝痛用青皮 3 - 10 克、川楝子 3 - 10 克,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二者配伍可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用于肝郁气滞之少腹疝痛。但川楝子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且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 胁痛用白芥子 3 - 6 克、青皮 3 - 10 克,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二者合用可理气化痰、通络止痛,用于痰气凝滞之胁肋疼痛。若胁痛伴有肝郁化火之象,可加用黄芩、栀子等清热泻火之品;若为肝血不足之胁痛,应配伍当归、白芍等养血柔肝之药,以标本兼治。 - 手臂痛用肉桂 3 - 6 克、羌活 3 - 10 克,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二者配伍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之手臂疼痛。若手臂疼痛伴有麻木、屈伸不利等,可加用桑枝、桂枝等通利关节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为气血亏虚之手臂酸痛,应配伍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通络。 - 肢节痛用羌活 3 - 10 克,羌活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邪侵袭之肢节疼痛。若疼痛部位以下肢为主,可加用独活、木瓜等祛风湿、通经络之药,以增强疗效;若为湿热痹痛,应配伍黄柏、苍术、薏苡仁等清热利湿之品,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 半身不遂用何首乌 10 - 30 克、川乌 3 - 9 克、草乌 3 - 9 克,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三者合用可滋补肝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之半身不遂。但川乌、草乌毒性大,必须严格炮制后使用,且用量宜小,应先煎久煎,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对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应结合康复训练、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诸痛在上者属风,用羌活 3 - 10 克、桔梗 3 - 10 克、桂枝 3 - 10 克、威灵仙 6 - 10 克,羌活、桂枝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桔梗引药上行,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四者合用可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治风邪侵袭之上部疼痛。但用药时应注意,威灵仙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且诸药多辛温燥烈,对于风热或阴虚之疼痛则不宜使用。 - 诸痛在下者属湿,用牛膝 6 - 15 克、木通 3 - 6 克、防己 5 - 10 克、黄柏 3 - 12 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木通、防己利水渗湿、祛风止痛,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四者合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用于湿热下注之下肢疼痛、关节肿痛等。但木通有川木通和关木通之分,关木通因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临床已较少使用,现多以川木通代之;且黄柏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 诸疮肿毒用连翘 6 - 15 克、牛蒡子 6 - 12 克,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用于热毒蕴结之诸般疮肿毒,局部红肿热痛、发热恶寒等。若疮肿毒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里实热证,可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泻火通便、清热燥湿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疮疡久不收口,可加用黄芪、当归、党参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托毒、生肌收口;同时,应注意保持疮周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碰撞,防止毒邪扩散。 - 破伤风用南星 3 - 10 克、防风 3 - 10 克,南星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散结消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二者合用可祛风化痰、止痉,用于风毒入侵之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抽搐痉挛等。若破伤风病情严重,应及时送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如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镇静解痉药物等,并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以提高疗效;同时,对于创伤伤口应及时清创处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 汤烫火烧用白矾 1 - 3 克(外用适量)、大黄 3 - 15 克,白矾清热消痰、燥湿止痒、解毒杀虫、止血止泻,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肿止痛,用于汤烫火烧之灼伤,局部红肿、水疱、疼痛等。可将白矾、大黄研末,用香油调敷于烫伤处;若烫伤面积较大、程度较深,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降温,并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补液等治疗,防止休克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犬咬伤用杏仁 3 - 10 克、甘草 3 - 6 克,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二者合用可解毒、调和诸药,用于犬咬伤之伤口处理及预防狂犬病。但被犬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并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伤口疼痛、促进愈合,预防感染;同时,应观察咬人的犬只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 癫狗咬伤用斑蝥(有大毒,一般炮制后使用,用量 0.03 - 0.06 克,多入丸散),斑蝥攻毒蚀疮、逐瘀散结,可用于癫狗咬伤之毒邪内侵,局部肿痛、麻木,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烦躁、恐惧等。但斑蝥毒性剧烈,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被癫狗咬伤后,除采用中药治疗外,更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狂犬病症状,应立即送医抢救,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镇静剂、抗病毒药物、支持疗法等,以降低死亡率。 - 蛇咬伤用白芷 3 - 10 克,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可用于蛇咬伤之局部肿痛、解毒消肿。但蛇咬伤后应首先判断蛇是否有毒,如为毒蛇咬伤,需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绑扎,阻止毒液扩散,并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等进行急救处理,中药可在后续治疗中辅助使用,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症状;同时,应避免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行走,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蛇咬伤的发生。 - 中诸毒用香油灌之为主,香油可润滑肠道、解毒,对于误食毒物,早期可通过灌服香油,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体外。但这只是一种初步的急救措施,在进行香油灌服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明确中毒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毒治疗,如洗胃、导泻、使用特效解毒剂等,以挽救患者生命;同时,应妥善保管各类毒物,避免误食误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毒意识和急救能力。 - 中砒毒用豆豉 6 - 12 克、蚯蚓 3 - 10 克,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蚯蚓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祛风通络,用于砒霜中毒之解毒。但砒毒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一旦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采取催吐、洗胃、导泻、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措施,并根据病情使用特效解毒剂如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等,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缓解中毒症状;同时,应加强对砒霜等剧毒物质的管理,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 诸骨哽喉用狗涎频服为主,狗涎具有一定的润滑和软化作用,可尝试用于诸般骨类哽于咽喉之轻症,通过多次少量频服狗涎,使骨块松动滑落。但如骨哽喉后出现呼吸困难、剧烈疼痛、吞咽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采用专业的耳鼻喉科器械取出异物,避免自行处理导致异物进一步深入或损伤咽喉、食管等部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在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谈笑、打闹,防止异物哽喉的发生。 三、其他杂症
(一)精神类病症
- 癫(属心)用当归 6 - 12 克,当归养血安神,对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之癫证有一定调理作用。但癫证多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常需配伍其他安神定志、化痰开窍之品,如远志、石菖蒲等,并结合心理疏导等方法综合治疗。 - 狂(属肝)用黄连 3 - 6 克,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可清泻肝火,用于肝火上炎、痰火扰心之狂证。临床应用时,常与龙胆草、栀子等清肝泻火之药同用,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加重镇安神之品,如磁石、生铁落等,以增强安神定狂之效。 - 痫症用南星 3 - 10 克、半夏 3 - 10 克,南星、半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可豁痰开窍、息风止痫,用于风痰闭阻之痫证发作。然而,二者均有毒性,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并注意炮制方法,且痫证患者应避免精神刺激、劳累等诱发因素,坚持长期治疗,以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程度。 - 健忘用远志 3 - 10 克、石菖蒲 3 - 10 克,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二者配伍可增强益智安神、开窍醒脑之效,用于心肾不交、痰浊蒙窍之健忘。若健忘伴有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可配伍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药;若兼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肾虚症状,可加用熟地黄、枸杞子等补肾填精之品,以提高疗效。 - 怔忡惊悸用茯神 10 - 15 克、远志 3 - 10 克,茯神宁心安神,远志安神定志,二者合用养心安神、定惊悸,可用于心气不足、心神不宁之怔忡惊悸。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惊恐等不良刺激,必要时可配合心理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 虚烦用竹茹 6 - 10 克,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可清胃热、化痰浊、除虚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若虚烦较重,可配伍栀子、淡豆豉等清热除烦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伴有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竹茹又可兼起和胃止呕之作用,一举两得。 - 不寐用酸枣仁 10 - 15 克,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为治疗失眠之要药,可用于心肝血虚、虚火扰心之不寐。临床应用时,常根据不同证型配伍用药,如心脾两虚者,可与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品同用;阴虚火旺者,可与知母、黄柏、生地黄等滋阴降火之药配伍,以提高安神助眠之效。
(二)疼痛类病症
- 牙痛用石膏 15 - 60 克、升麻 3 - 10 克,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升麻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二者配伍可清胃泻火、解毒止痛,用于胃火上炎之牙痛。但牙痛病因复杂,若为龋齿、牙髓炎等口腔科疾病引起,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局部治疗措施,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以缓解疼痛症状。 - 头左痛用芎(川芎)3 - 10 克、归(当归)6 - 12 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二者合用可养血祛风、活血止痛,适用于血虚血瘀之头左侧疼痛。临床应用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加白芷、细辛等祛风止痛之品,以增强疗效。 - 头右痛用参(党参或人参)6 - 15 克、术(白术)6 - 12 克,党参(人参)补气,白术健脾益气,对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头右侧疼痛有一定调理作用。若伴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症状,可加用黄芪、升麻等补气升阳之药,以提升阳气,改善头痛症状。但头部疼痛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警惕颅内病变等严重疾病,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 头风痛用藁本 3 - 10 克、白芷 3 - 10 克,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二者配伍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寒之头风痛。若头风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配伍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之品,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发作频率和程度。 - 诸头痛用蔓荆子 5 - 10 克,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于多种头痛,尤擅治风热上攻之头痛。但单味药作用有限,临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风热头痛可与菊花、薄荷等配伍;肝阳上亢之头痛,可与钩藤、石决明等平肝潜阳之药同用,以增强疗效。 - 心胃痛用炒栀子 6 - 10 克,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炒用可缓和药性,清中焦郁热,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心烦等。若胃痛伴有胃酸过多,可配伍乌贼骨、浙贝母等制酸止痛之品;若为脾胃虚寒之胃痛,非栀子所宜,应改用温中健脾之药,如黄芪、桂枝、白芍等,以防苦寒伤胃,加重病情。 - 腹痛用芍药(白芍)6 - 15 克、甘草 3 - 6 克,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二者配伍缓急止痛,可用于各种腹痛,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如胃肠痉挛、痛经等。但腹痛原因众多,若为器质性病变引起,如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应及时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手术或其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 腹冷痛用吴茱萸 3 - 6 克、良姜 3 - 6 克,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良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二者合用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寒凝肝脉之腹冷痛。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吴茱萸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不宜多用、久用,且阴虚有热者忌用;良姜对于胃热呕吐、阴虚火旺者亦不宜使用。 - 止诸痛用乳香 3 - 6 克、没药 3 - 6 克,乳香活血定痛、消肿生肌,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二者相须为用,活血止痛之力增强,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胃脘疼痛、胸痹心痛等多种疼痛证。但乳香、没药气味浓烈,易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内服不宜过量,胃弱者慎用;外用时可根据疼痛部位和病情制成膏剂、散剂等敷贴于患处,以发挥消肿止痛之效。 - 腰痛用杜仲 10 - 15 克、故纸(补骨脂)6 - 10 克,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二者合用补肾壮腰,用于肾虚腰痛。若腰痛伴有寒湿之邪侵袭,可配伍独活、桑寄生等祛风除湿之品;若为外伤所致腰痛,可加用续断、土鳖虫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药,以促进损伤修复。 - 少腹疝痛用青皮 3 - 10 克、川楝子 3 - 10 克,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二者配伍可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用于肝郁气滞之少腹疝痛。但川楝子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且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 胁痛用白芥子 3 - 6 克、青皮 3 - 10 克,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二者合用可理气化痰、通络止痛,用于痰气凝滞之胁肋疼痛。若胁痛伴有肝郁化火之象,可加用黄芩、栀子等清热泻火之品;若为肝血不足之胁痛,应配伍当归、白芍等养血柔肝之药,以标本兼治。 - 手臂痛用肉桂 3 - 6 克、羌活 3 - 10 克,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二者配伍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之手臂疼痛。若手臂疼痛伴有麻木、屈伸不利等,可加用桑枝、桂枝等通利关节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为气血亏虚之手臂酸痛,应配伍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通络。 - 肢节痛用羌活 3 - 10 克,羌活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邪侵袭之肢节疼痛。若疼痛部位以下肢为主,可加用独活、木瓜等祛风湿、通经络之药,以增强疗效;若为湿热痹痛,应配伍黄柏、苍术、薏苡仁等清热利湿之品,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 半身不遂用何首乌 10 - 30 克、川乌 3 - 9 克、草乌 3 - 9 克,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三者合用可滋补肝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之半身不遂。但川乌、草乌毒性大,必须严格炮制后使用,且用量宜小,应先煎久煎,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对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应结合康复训练、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诸痛在上者属风,用羌活 3 - 10 克、桔梗 3 - 10 克、桂枝 3 - 10 克、威灵仙 6 - 10 克,羌活、桂枝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桔梗引药上行,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四者合用可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治风邪侵袭之上部疼痛。但用药时应注意,威灵仙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且诸药多辛温燥烈,对于风热或阴虚之疼痛则不宜使用。 - 诸痛在下者属湿,用牛膝 6 - 15 克、木通 3 - 6 克、防己 5 - 10 克、黄柏 3 - 12 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木通、防己利水渗湿、祛风止痛,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四者合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用于湿热下注之下肢疼痛、关节肿痛等。但木通有川木通和关木通之分,关木通因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临床已较少使用,现多以川木通代之;且黄柏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三)五官病症
- 乌须黑发用何首乌 10 - 30 克,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可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之须发早白。但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腹泻;若为血热所致白发,可配伍生地黄、牡丹皮等清热凉血之品,以滋阴清热、乌须黑发。 - 耳鸣用当归 6 - 12 克、龙荟(芦荟)2 - 5 克,当归补血活血,芦荟清肝泻火、杀虫疗疳,二者合用可滋补肝肾、清肝泻火,用于肝肾阴虚、肝火上炎之耳鸣。但芦荟苦寒,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及孕妇忌用;且耳鸣病因复杂,若为耳部器质性病变引起,如中耳炎、听神经瘤等,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专科治疗措施,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改善症状。 - 鼻中生疮用黄芩 3 - 10 克,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清泻肺火、解毒疗疮,用于肺经实火之鼻中生疮。若疮疡红肿疼痛明显,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药,以增强疗效;若伴有鼻腔干燥、出血等,可加用白茅根、生地黄等清热凉血之品,以滋阴润燥、凉血止血。 - 鼻塞声重用防风 3 - 10 克、荆芥 3 - 10 克,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二者配伍可祛风解表、通窍止痛,用于外感风邪之鼻塞声重。若为鼻渊(鼻窦炎)引起之鼻塞,可加用苍耳子、辛夷等通窍化浊之药,但苍耳子有毒,需炮制后使用,且不宜过量,以防中毒。 - 鼻渊用辛夷仁 3 - 10 克,辛夷仁发散风寒、通鼻窍,为治鼻渊之要药,可用于鼻塞、流涕、不闻香臭等鼻渊症状。但辛夷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且鼻渊患者应注意鼻腔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感冒,以减少鼻渊发作。 - 口舌生疮用黄连 3 - 6 克,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心胃之火,可用于心火上炎、胃火炽盛之口舌生疮。若口疮疼痛剧烈,可配伍冰片、硼砂等外用,以清热止痛、促进愈合;若伴有阴虚火旺之象,可加用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之药,以标本兼治。 - 眼肿用大黄 3 - 15 克、荆芥 3 - 10 克,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荆芥解表散风,二者合用可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用于风热上攻之眼肿。若眼肿伴有目赤、畏光、流泪等,可配伍菊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之药,以增强疗效;若为肝肾阴虚之眼目干涩、视物模糊,非大黄、荆芥所宜,应改用枸杞子、女贞子等滋补肝肾、明目之品。 - 眼中云翳用白豆蔻 3 - 6 克,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其芳香之气可开窍明目,对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眼中云翳有一定作用。但白豆蔻药力较缓,常需配伍石决明、蝉蜕等明目退翳之药,以提高疗效;且眼部疾病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防止病情加重。 - 翳瘴用蒺藜 6 - 10 克、木贼 3 - 9 克,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二者配伍可平肝明目、祛风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翳障多泪等。若翳瘴日久、病情顽固,可加用珍珠母、磁石等重镇安神、清肝明目之品,以增强疗效;同时,可配合眼部按摩、针灸等疗法,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力。 - 内瘴昏暗用熟地黄 10 - 30 克,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可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内障昏暗。但熟地黄滋腻,易碍脾胃运化,对于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用;若伴有气虚之象,可配伍黄芪、党参等补气之品,以气阴双补,提高疗效。 - 咽喉肿痛用桔梗 3 - 10 克、甘草 3 - 6 克,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二者配伍可宣肺利咽、清热解毒,用于风热犯肺、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若肿痛甚者,可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药,以增强疗效;若为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可配伍玄参、麦冬等滋阴降火之品,以滋阴润燥、利喉止痛。
(四)外科病症
- 肺痈肺痿用薏苡仁 10 - 30 克,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可用于肺痈之咳吐脓痰、胸痛,以及肺痿之咳吐涎沫等。若肺痈初期,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药,以清肺解毒、消散痈肿;若肺痈溃脓期,可加用桔梗、鱼腥草等排脓解毒之品,以促进脓液排出;若为肺痿虚寒证,应配伍黄芪、党参等益气扶正之药,以温肺益气。 - 风热诸病用荆芥 3 - 10 克、薄荷 3 - 6 克,荆芥、薄荷均能疏散风热,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咽痛等。二者常相须为用,若发热较高,可配伍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之药;若伴有咳嗽,可加用杏仁、桔梗等止咳化痰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为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可配伍菊花、决明子等清肝明目之药,以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 结核瘰疬用夏枯草 9 - 15 克,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可用于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结核瘰疬。若瘰疬坚硬不消,可配伍玄参、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药;若伴有低热、盗汗等阴虚火旺症状,可加用生地黄、麦冬等滋阴降火之品,以标本兼治;同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以免加重病情。 - 疝气用小茴香 3 - 6 克、川楝子 3 - 10 克,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二者合用可暖肝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凝肝脉之疝气疼痛。但川楝子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且脾胃虚寒者慎用;若疝气伴有阴囊坠胀、潮湿等湿热下注症状,可配伍黄柏、苍术等清热利湿之药,以清热燥湿、理气止痛。 - 香港脚湿热用苍术 5 - 10 克、黄柏 3 - 12 克,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二者配伍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痿软无力等香港脚症状。若香港脚瘙痒明显,可加用苦参、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止痒之药;若伴有足部水疱、糜烂,可配伍枯矾、滑石等收敛燥湿之品,以促进皮损愈合;同时,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 下元虚弱用牛膝 6 - 15 克、木瓜 6 - 9 克,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二者合用可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祛湿通络,用于肝肾亏虚、下元不足之腰膝酸软、下肢痿痹等。若伴有阳痿、早泄等肾阳不足症状,可配伍淫羊藿、巴戟天等补肾壮阳之药;若为肝肾阴虚之腰膝酸痛,可加用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以滋补肾阴、强壮腰膝。 - 痿痹用 人参 3 - 9 克(党参 9 - 30 克可替代)、黄芪 10 - 30 克,人参(党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二者合用补气养血、通痹活络,用于气血亏虚、经络痹阻之痿痹证。若痿痹日久,可配伍蜈蚣、全蝎等搜风通络之品,以增强疗效;若伴有风寒湿邪侵袭之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可加用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除湿之药,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同时,应配合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消渴用天花粉 10 - 15 克,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可用于肺胃热盛、耗伤津液之消渴病,症见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等。若消渴日久,气阴两虚,可配伍黄芪、山药、知母等益气养阴之药,以补气生津、滋阴润燥;若伴有肾阴亏虚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加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补肾滋阴之品,以滋补肾阴、固本培元;同时,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甘甜之品,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 生津液用人参 3 - 9 克(党参 9 - 30 克可替代)、五味子 2 - 6 克、麦门冬 10 - 15 克,人参(党参)补气生津,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三者合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可用于气阴两虚、津液不足之口渴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失眠等。若津伤口渴甚者,可加用天花粉、芦根等清热生津之药;若伴有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可配伍黄柏、知母等滋阴降火之品,以滋阴清热、降火敛阴;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耗伤津液之行为。 - 赤白痢用茯苓 10 - 15 克,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用于脾虚湿盛、运化失常之赤白痢,症见腹痛、腹泻、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若赤痢偏重,可配伍黄连、黄芩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药,以清热凉血、止痢;若白痢为主,可加用苍术、白术等燥湿健脾之药,以健脾燥湿、涩肠止泻;若痢疾日久,正气亏虚,可配伍人参(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以扶正祛邪、调理脾胃。 - 小便闭用木通 3 - 6 克、车前子 9 - 15 克,木通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二者合用清热利水通淋,用于湿热下注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闭不通等。若小便闭伴有尿道灼热、疼痛,可配伍滑石、瞿麦等清热通淋之药;若为肾阳不足之小便不利、水肿,非木通、车前子所宜,应改用肉桂、附子、茯苓等补肾温阳、利水消肿之药;若为肾阴亏虚之小便短少,可配伍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肾阴、利水之品,以滋阴利水。 - 大便闭用大黄 3 - 15 克、芒硝 10 - 15 克,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软坚泻下、清热消肿,二者相须为用,泻热通便,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证。但应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以免损伤正气,引起腹泻不止、脱水等不良反应;若为年老体弱、久病体虚之便秘,应配伍麻子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之药,或选用肉苁蓉、当归等温润通便之品,以润肠通便、滋阴养血,避免使用峻下之剂;同时,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 便血用槐花 10 - 15 克、地榆 10 - 15 克,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二者合用清热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便血、痔血、血痢等。若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可配伍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之药;若便血日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气血亏虚症状,可加用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以益气摄血、养血止血;同时,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蹲,减少对肛门的刺激,预防便血的复发。 - 脱肛用升麻 3 - 10 克、柴胡 3 - 10 克,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二者合用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脏器脱垂之证。若脱肛伴有坠胀疼痛、局部红肿,可配伍黄柏、苦参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之药;若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之脱肛,可配伍黄芪、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之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升中气;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负重、久咳等增加腹压的因素,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如提肛运动等,以促进盆底肌肉恢复,增强其对脏器的支撑作用。 - 诸虫用使君子 6 - 10 克、槟榔 6 - 15 克,使君子杀虫消积,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二者合用可驱杀多种肠道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绦虫等。但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不宜超量使用;槟榔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且长期、大量嚼食槟榔还可能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故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疗程;若虫积腹痛较剧,可配伍乌梅、川椒等安蛔止痛之药;若伴有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可加用白术、茯苓等健脾助运之药,以调理脾胃、扶正祛邪;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防止寄生虫感染。
(五)妇人小儿病症及外伤中毒
- 妇人诸病用香附 6 - 12 克,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为妇科理气之要药,可用于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乳房胀痛、胁肋胀痛等多种妇人病症。若月经不调伴有血瘀之腹痛、经血紫暗有块,可配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药;若为肝郁化火之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可加用牡丹皮、栀子等清热泻火之药;若为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可配伍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药,以调理肝脾、理气止痛;同时,妇人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 妇人腹痛用吴茱萸 3 - 6 克、香附 6 - 12 克,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香附疏肝理气,二者合用可疏肝理气、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肝脉、肝郁气滞之妇人腹痛。若腹痛伴有经行不畅、血块较多,可配伍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之药;若为下焦虚寒之腹痛、喜温喜按,可加用艾叶、小茴香等暖宫散寒之药;若为肝郁化热之腹痛、口苦咽干,可配伍黄芩、黄连等清热泻火之药,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同时,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在经期和产后,更应注意保养。 - 妇人经闭用桃仁 5 - 10 克、红花 3 - 10 克,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二者合用活血化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之经闭不通。若经闭伴有气滞之胸胁胀满、情志抑郁,可配伍柴胡、枳壳等疏肝理气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经闭、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可加用黄芪、当归、熟地黄等补气养血之药,以益气养血、通经活络;若为痰湿阻滞之经闭、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可配伍苍术、茯苓、半夏等燥湿化痰之药,以化痰祛湿、理气通经;同时,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 妇人血崩用炒蒲黄 6 - 10 克,蒲黄止血、化瘀、通淋,炒用可增强止血作用,用于血热妄行、瘀血阻滞之血崩。若血崩伴有血热之面红目赤、心烦口渴,可配伍黄芩、黄柏等清热泻火之药;若为瘀血内阻之腹痛、血色紫暗有块,可加用三七、茜草等活血化瘀止血之药;若为脾气虚弱、统摄无权之血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可配伍黄芪、白术、人参(党参)等补气摄血之药,以益气健脾、固冲止血;同时,血崩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防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 妇人带下用炒干姜 3 - 6 克,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炒用可减轻其辛辣之性,用于寒湿下注之白带清稀、量多、无臭。若带下伴有脾虚之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可配伍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利湿之药;若为湿热下注之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可改用黄柏、苍术、车前子等清热燥湿、利湿止带之药;若为肾虚之带下清稀、量多、腰膝酸软,可加用山茱萸、芡实、金樱子等补肾固精、收敛止带之药;同时,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品。 - 妇人安胎用条芩(黄芩)6 - 10 克、白术 6 - 12 克,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二者合用清热安胎、健脾益气,用于胎热不安、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若胎动不安伴有血热之阴道出血、色鲜红,可配伍苎麻根、旱莲草等清热凉血止血之药;若为肾虚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胎动不安,可加用杜仲、桑寄生、续断等补肾安胎之药;若为外伤之胎动不安,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保胎措施,并卧床休息,避免再次受伤;同时,孕妇应避免劳累、剧烈运动、性生活等,保持心情舒畅,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 妇人产后虚热用炒黑干姜 3 - 6 克,干姜炒黑后性变温和,能温经止血、温中散寒,用于妇人产后血虚有寒之虚热。若虚热伴有恶露不尽、腹痛,可配伍益母草、蒲黄等活血化瘀、止血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虚热、自汗、神疲乏力,可加用黄芪、当归、阿胶等补气养血之药;若为阴虚内热之虚热、盗汗、口干咽燥,可改用生地黄、麦冬、地骨皮等滋阴清热之药;同时,产妇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受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 妇人产后恶露不行用益母草 10 - 30 克,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可用于产后瘀血阻滞之恶露不下、恶露不绝、腹痛等。若恶露伴有血块、腹痛较剧,可配伍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之药;若为气血虚弱之恶露不尽、量少、色淡、质稀,可加用黄芪、当归、党参等补气养血之药;若为血热之恶露量多、色红、质稠、有臭味,可配伍黄芩、黄柏、败酱草等清热凉血、解毒之药;同时,产后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 - 妇人难产用芎(川芎)3 - 10 克、归(当归)6 - 12 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二者合用可活血补血、行气止痛,促进子宫收缩,用于难产之气血虚弱、瘀血阻滞。若难产伴有气滞之胸闷腹胀、情志不畅,可配伍香附、乌药等理气之药;若为胎儿胎位不正之难产,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助产措施,如剖宫产等,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胎位异常,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为分娩做好准备。 - 妇人乳汁不通用穿山甲 3 - 10 克,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可用于产后乳汁不通、乳少。但由于穿山甲为国家保护动物,临床已较少使用,现多以王不留行、路路通等替代,其通经下乳作用相似;若乳汁不通伴有肝郁气滞之乳房胀痛、情志抑郁,可配伍柴胡、青皮等疏肝理气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乳汁稀少、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可加用黄芪、当归、党参等补气养血之药,以益气养血、通乳;同时,产妇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婴儿多吸吮乳头,刺激乳汁分泌。 - 妇人吹乳用白芷 3 - 10 克、贝母 3 - 10 克,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二者合用可消肿散结、清热化痰,用于产后乳痈初起之吹乳。若乳痈红肿热痛明显,可配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药;若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可加用柴胡、黄芩等解表清热之药;若为乳汁淤积之吹乳,应及时排空乳汁,可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促进乳汁排出,防止乳痈进一步发展;同时,产妇应注意乳房卫生,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汁淤积。 - 小儿积滞用芦荟 2 - 5 克、蓬术(莪术)3 - 10 克,芦荟清肝泻火、杀虫疗疳,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二者合用可消积导滞、清肝泻火,用于小儿食积不化、脘腹胀满、烦躁哭闹等积滞证。但芦荟苦寒,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及孕妇忌用;莪术破血之力较强,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用;若小儿积滞伴有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可配伍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益气之药,以健脾助运、消食化积;同时,应注意调整小儿饮食结构,合理喂养,避免暴饮暴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 小儿惊风用朱砂 0.3 - 1 克(研末冲服),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可用于小儿急惊风之高热神昏、抽搐惊厥等。但朱砂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久服,以免引起汞中毒;若小儿惊风伴有高热,可配伍羚羊角、钩藤、牛黄等清热息风之药;若为慢惊风之脾虚肝旺、抽搐无力、面色萎黄,可加用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等健脾柔肝之药,以健脾益气、平肝息风;同时,应保持小儿安静,避免刺激,防止惊风再次发作。 - 诸毒初起用艾火灸之为主,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对于痈疽、疔疮等诸毒初起,可在局部施灸,以促进气血运行、消散痈肿。但艾灸时应注意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皮肤;若毒邪较盛、病情较重,应及时就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清热解毒之中药等,以免延误病情。 - 发背用槐花 10 - 15 克,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可用于热毒蕴结之发背(背部痈疽),症见局部红肿热痛、发热恶寒等。若发背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热毒炽盛症状,可配伍金银花、连翘、大黄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痈疽溃后、久不收口,可加用黄芪、当归、党参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托毒、生肌收口;同时,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防止痈疽扩散。 - 痈疽用金银花 10 - 15 克,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治痈疽之要药,可用于热毒壅盛之痈疽疮疡,红肿热痛、发热口渴等。若痈疽初起,可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药,以增强疗效;若痈疽已成脓,可加用皂角刺、穿山甲(现多以王不留行等替代)等透脓溃坚之药;若痈疽溃后,可配伍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痈疽的恢复。 - 败脓不去用白芷 3 - 10 克,白芷消肿排脓,可用于痈疽溃后、脓出不畅之证。若伴有热毒未尽之红肿热痛,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药;若为气血虚弱之脓水清稀、久不收口,可加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祛邪、托毒排脓;同时,应保持局部清洁,定期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 恶疮用贝母 3 - 10 克,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可用于痰热郁结之恶疮,症见疮疡红肿、坚硬疼痛、久不收口等。若恶疮伴有热毒之发热、口渴,可配伍黄芩、黄连等清热泻火之药;若为阴虚火旺之疮疡,可加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等滋阴降火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疮疡,可配伍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以促进疮疡愈合;同时,应注意避免搔抓,防止感染扩散。 - 疗疮用白矾 1 - 3 克(外用适量),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可用于热毒蕴结之疗疮,局部红肿热痛、坚硬根深等。可将白矾研末外用,敷于疗疮处,以解毒消肿;若疗疮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药内服;同时,应注意保持疗疮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挤压,防止疗疮走黄(病情恶化)。 - 便毒用穿山甲 3 - 10 克、木鳖子 1 - 3 克(因穿山甲为保护动物,现临床多以王不留行、皂角刺等替代穿山甲),穿山甲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木鳖子消肿散结、祛毒,二者合用可解毒散结、消肿排脓,用于湿热下注之便毒(腹股沟淋巴结炎等),局部红肿热痛、寒热交作等。若便毒伴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湿热之象,可配伍大黄、黄柏、车前子等清热泻火、利湿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便毒,溃后久不收口,可加用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收口;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 鱼口疮用牛膝 6 - 15 克、穿山甲 3 - 10 克(或替代药物),牛膝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穿山甲(或替代药物)消肿排脓,二者合用可活血化瘀、消肿排脓,用于湿热下注、瘀血阻滞之鱼口疮(阴囊部位的疮疡),局部红肿疼痛、坠胀不适等。若鱼口疮伴有瘙痒,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等清热燥湿、止痒之药;若为阴虚火旺之鱼口疮,可加用生地黄、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之药;同时,应注意保持阴囊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的内裤,减少摩擦。 - 疳疮用五倍子 3 - 6 克,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收湿敛疮,可用于湿热下注之疳疮(生殖器部位的疮疡),局部红肿、糜烂、瘙痒等。可将五倍子研末外用,撒于疳疮处,以收湿敛疮、解毒消肿;若疳疮伴有热毒之发热、口苦,可配伍黄芩、黄连等清热泻火之药内服;若为脾虚湿盛之疳疮,可加用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利湿之药,以调理脾胃、祛湿解毒;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防止疳疮传播和复发。 - 杨梅疮用土茯苓 15 - 60 克,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为治杨梅疮(梅毒)之要药,可用于梅毒初起之疳疮、横痃,以及二期梅毒之杨梅疹、杨梅疮等。若梅毒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羌活、独活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药;若为梅毒后期之筋骨疼痛、麻木拘挛,可加用木瓜、牛膝、杜仲等强筋健骨、通络止痛之药;同时,梅毒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避免传染他人,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湿疮用轻粉 0.1 - 0.2 克(外用适量,因有毒,内服需谨慎)、黄柏 3 - 12 克,轻粉外用杀虫攻毒、敛疮,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用于湿热蕴肤之湿疮(湿疹),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瘙痒、渗出等。可将轻粉与黄柏研末外用,敷于湿疮处;若湿疮伴有瘙痒剧烈,可配伍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等止痒之药;若为脾虚湿盛之湿疮,可加用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药,以调理体质、防止湿疮复发;同时,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病情。 - 杖疮跌伤用童便、好酒为主,童便滋阴降火、散瘀止血,好酒(一般用黄酒)活血通络、行药势,二者合用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之杖疮跌伤。受伤后应立即冷敷,减少出血和肿胀;在损伤 24 - 48 小时后,可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促进瘀血消散;若损伤较重,伴有骨折、关节脱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复位、固定等处理;同时,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药,如桃仁、红花、川芎、三七等,以促进损伤恢复。 - 疥疮用白矾 1 - 3 克(外用适量)、硫磺 2 - 5 克(外用适量),白矾燥湿止痒、解毒杀虫,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疗疮,二者合用可杀虫止痒,用于疥虫感染之疥疮,皮肤瘙痒、丘疹、水疱、隧道等。可将白矾、硫磺研末外用,涂抹于疥疮处;若疥疮伴有皮肤感染、红肿热痛,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药外用或内服;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避免与疥疮患者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 癜风用密陀僧 1 - 3 克(外用适量),密陀僧外用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可用于气血失和之癜风(白癜风),皮肤出现白斑、边界清楚等。可将密陀僧研末外用,以促进皮肤色素恢复;若癜风伴有情志抑郁、心烦失眠等,可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养血安神之药;若为肝肾亏虚之癜风,白斑内毛发变白,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可加用黑芝麻、女贞子、墨旱莲、补骨脂等滋补肝肾之品,以滋养肝肾、调和气血,促进白斑复色。但密陀僧含铅,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铅中毒,且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皮肤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 - 诸疮肿毒用连翘 6 - 15 克、牛蒡子 6 - 12 克,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用于热毒蕴结之诸般疮肿毒,局部红肿热痛、发热恶寒等。若疮肿毒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里实热证,可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泻火通便、清热燥湿之药;若为气血亏虚之疮疡久不收口,可加用黄芪、当归、党参等补气养血之药,以扶正托毒、生肌收口;同时,应注意保持疮周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碰撞,防止毒邪扩散。 - 破伤风用南星 3 - 10 克、防风 3 - 10 克,南星祛风止痉、燥湿化痰、散结消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二者合用可祛风化痰、止痉,用于风毒入侵之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抽搐痉挛等。若破伤风病情严重,应及时送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如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镇静解痉药物等,并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以提高疗效;同时,对于创伤伤口应及时清创处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 汤烫火烧用白矾 1 - 3 克(外用适量)、大黄 3 - 15 克,白矾清热消痰、燥湿止痒、解毒杀虫、止血止泻,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肿止痛,用于汤烫火烧之灼伤,局部红肿、水疱、疼痛等。可将白矾、大黄研末,用香油调敷于烫伤处;若烫伤面积较大、程度较深,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降温,并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补液等治疗,防止休克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犬咬伤用杏仁 3 - 10 克、甘草 3 - 6 克,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二者合用可解毒、调和诸药,用于犬咬伤之伤口处理及预防狂犬病。但被犬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并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伤口疼痛、促进愈合,预防感染;同时,应观察咬人的犬只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 癫狗咬伤用斑蝥(有大毒,一般炮制后使用,用量 0.03 - 0.06 克,多入丸散),斑蝥攻毒蚀疮、逐瘀散结,可用于癫狗咬伤之毒邪内侵,局部肿痛、麻木,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烦躁、恐惧等。但斑蝥毒性剧烈,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被癫狗咬伤后,除采用中药治疗外,更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狂犬病症状,应立即送医抢救,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镇静剂、抗病毒药物、支持疗法等,以降低死亡率。 - 蛇咬伤用白芷 3 - 10 克,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可用于蛇咬伤之局部肿痛、解毒消肿。但蛇咬伤后应首先判断蛇是否有毒,如为毒蛇咬伤,需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绑扎,阻止毒液扩散,并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等进行急救处理,中药可在后续治疗中辅助使用,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症状;同时,应避免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行走,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蛇咬伤的发生。 - 中诸毒用香油灌之为主,香油可润滑肠道、解毒,对于误食毒物,早期可通过灌服香油,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体外。但这只是一种初步的急救措施,在进行香油灌服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明确中毒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毒治疗,如洗胃、导泻、使用特效解毒剂等,以挽救患者生命;同时,应妥善保管各类毒物,避免误食误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毒意识和急救能力。 - 中砒毒用豆豉 6 - 12 克、蚯蚓 3 - 10 克,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蚯蚓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二者合用可清热解毒、祛风通络,用于砒霜中毒之解毒。但砒毒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一旦发现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采取催吐、洗胃、导泻、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措施,并根据病情使用特效解毒剂如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等,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缓解中毒症状;同时,应加强对砒霜等剧毒物质的管理,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 诸骨哽喉用狗涎频服为主,狗涎具有一定的润滑和软化作用,可尝试用于诸般骨类哽于咽喉之轻症,通过多次少量频服狗涎,使骨块松动滑落。但如骨哽喉后出现呼吸困难、剧烈疼痛、吞咽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采用专业的耳鼻喉科器械取出异物,避免自行处理导致异物进一步深入或损伤咽喉、食管等部位,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在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谈笑、打闹,防止异物哽喉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中药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病情、体质、症状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和合理配伍,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毒性较大的药物,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同时,中医临床实践应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 《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书系统阐述了各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等内容,为文中中药的基本特性及应用提供了权威的理论依据,如各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及主要功效主治的描述多以此书为参考标准。 - 《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中医经典古籍,其记载的众多方剂及用药配伍原则对后世中医临床实践影响深远。文中多处提及的经典方剂如麻黄汤、白虎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均出自该书,这些方剂中药物的组合及应用为相应病症的中药配伍提供了范例和理论基础,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的精髓。 - 《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这部药学巨著详细记载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性味、主治病症、附方等内容,文中诸多中药的相关特性、功效及应用举例都参考了其中的论述,如黄芩、芍药、石膏、木通等中药在该书中的记载丰富了其在文中的应用背景和理论支撑。 - 《金匮要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其对杂病的论治详细而深入,文中涉及的一些病症如腹痛、痰饮、妇人产后病等的治疗思路和用药方法,从该书的理论和方剂中汲取了精华,部分中药的配伍组合也受到其启发,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四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该书对中医内科各种病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文中在描述各类病症的治疗时,结合了现代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中药配伍的应用更贴合临床实际,如咳嗽、喘证、泄泻、水肿等病症的治疗思路和用药参考了其中的辨证方法和方剂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