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政治发展史-232》政治统一形势的发展(上)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5-01-09 发布于上海

中国清朝前期:政治统一形势的发展(上)

清军入关后,虽然把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和各地抗清势力镇压下去,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实现全国的统一。康熙统治初年,南方有"三藩"割据数省,拥兵自重;西北边疆有蒙古准噶尔部上层分子制造民族分裂;东南海上则有郑成功后代占据着台湾。针对这种分裂割剧的局面,清朝政府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4代,以极大的努力,先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并粉碎了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分裂阴谋,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我国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平定"三藩"叛乱

所谓"三藩",即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吴三桂、尚可喜及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都是降清的明将。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3人分别被封为王,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及其子死后,其孙耿精忠袭爵,封靖南王,镇守福建。他们各霸一方,形成"三藩"割据势力。

"三藩"握有重兵,其中以吴三桂的势力最大。1673(康熙十二年),尚可喜上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也相继请撤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帝认为"撤亦反,不撤亦反",遂下令撤藩。吴三桂于是年11月举兵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耿精忠、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此时,清政府在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间三藩占有云、贵、桂、粤、闽、湘、川等省,以及赣、浙、陕、甘、鄂的一部分。清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在军事上遏制吴部于湖南,然后剪其两翼。1676(康熙十五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反正,吴三桂日益孤立,反叛声势大减。1678(康熙十七年)3月,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在贵阳继承帝位。后二年,吴世璠在清兵打击下败走云南。1681(康熙二十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这场长达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就此平定。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清政府把三藩之兵改编,归入上三旗。

不久,清政府又在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清政府对南方的控制。

2.统一台湾

"三藩"之乱平定后,统一台湾便成为清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了。

1662(康熙元年)郑成功死后,台湾由其子郑经继续统治。这时的国内形势与清初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此时,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经基本结束,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但郑经集团仍割据台湾,奉南明王朝为正统,已经失去了原来抗清斗争的意义和作用,成为国家走向统一的障碍。在郑氏集团内部,郑经与其叔父郑袭矛盾重重。许多将领和士兵感到没有出路,纷纷渡海归降清朝。"三藩"叛乱时,郑经出兵占厦门,攻泉州,与耿精忠时而勾结,时而反目。"三藩"叛乱被平息后,清军攻占厦门,郑经率残部退回台湾。1681(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死,诸子争权夺位发生内讧,郑经部将冯锡范拥立郑经幼子郑克塽。此后,郑氏集团内部矛盾益深。

在统一台湾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同意见。"三藩"之乱平定以后,康熙帝主张"宜乘机规取澎湖、台湾""底定海疆"。为此,康熙帝重用主张统一台湾的姚启圣为福建总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筹划向台湾进兵。

施琅经过对郑氏在海上兵力部署情况的仔细研究,确定了先取澎湖,进而收复台湾的作战方针。清军经过充分的海上作战训练后,施琅于1683(康熙二十二年)率战船三百,水师两万,自福州出海攻取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仓促迎战。经过7天激烈的战斗,郑军大败,刘国轩乘小舟逃回台湾。台湾自古以澎湖为门户,澎湖被攻下后,郑氏集团极为震恐,7月,郑克塽奉表归降。

清政府统一台湾,得到了台湾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但清政府在对台湾问题的处理上又出现了分歧。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施琅等人力主坚守并开发台湾,认为台湾在国防上极为重要,弃之必为外国所据,贻患无穷。康熙帝支持施琅的意见,指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不为可"1684(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台湾设1(台湾府)、3(台湾、凤山、诸罗),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1人,总兵官1人,副将2人,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1人,兵两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至此又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在清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3.粉碎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叛乱

清初,我国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早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朝,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17世纪中叶以后,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逐渐强盛起来。准噶尔部的封建领主噶尔丹自立为汗,势力日益强大,不但统治了厄鲁特4部,而且占领了天山南路,势力达到青海、西藏地区。此时,沙皇俄国为向外扩张,企图攫取中国的西北、东北和北部领土。噶尔丹为实现其割据一方的野心,与沙皇俄国勾结起来,进攻喀尔喀蒙古。噶尔丹还率骑兵数万,企图乘机南下。喀尔喀蒙古向清朝中央政府求救。清政府一方面妥善安置喀尔喀蒙古,一方面责令噶尔丹退兵,并归还喀尔喀牧地。噶尔丹不但不从,反而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以追击喀尔喀为名,于1690(康熙二十九年)率2万多骑兵向内蒙大举进攻,前锋到达距北京900余里的内蒙古乌珠穆沁部,这种紧急形势极大地震动了清中央政府。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康熙帝先后3次亲征。1690(康熙二十九年),清军与噶尔丹会战于距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今克什克腾旗境内),噶尔丹大败而逃。为彻底粉碎噶尔丹叛乱并进一步加强对内外蒙古,特别是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政府于1691(康熙三十年)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多伦会盟"。康熙帝亲临会议,并应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在喀尔喀蒙古三部实行盟旗制度,编为左、中、右3路,划分为34旗,在行政管理上与内蒙古相同。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封建主原来的汗号以外,将蒙古贵族原有的各种称号改为清王朝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台吉等封爵。1695(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率骑3万再次进犯,清军在康熙帝率领下将叛军击溃,噶尔丹乘夜逃走。1697(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宁夏,噶尔丹走投无路,最后染病而死。

噶尔丹败死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对清政府表示臣服。但当其势力逐渐强大后,也走上叛乱的道路。他不仅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而且于1717(康熙五十六年)派兵进入西藏,杀拉藏汗,使西藏陷于混乱之中。为稳定西藏局势,康熙帝在1720(康熙五十九年)派兵入藏。在西藏人民帮助下,迅速地驱逐了叛军,使西藏的局势稳定下来。

1727(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准噶尔部陷于内乱之中。1754(乾隆十九年),准部贵族阿睦尔撤纳率众投归清政府,受封为亲王。

1756(乾隆二十一年),阿睦尔撒纳因作厄鲁特四部总台吉的企图破灭,遂与沙俄勾结在伊犁发动叛乱。1757(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出兵平叛,阿睦尔撒纳兵败逃至俄国。沙皇俄国百般回护阿睦尔撒纳,虽经清政府再三交涉,只是在其死后,才将尸体送交清政府官员验视。

以阿睦尔撒纳之死为标志,准噶尔部封建主的长期叛乱活动终于被镇压下去。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都统等官,率兵分驻伊犁、塔城等地,巩固了对天山地区的统治。对原来属于准噶尔部的唐努乌梁海等地区,清政府也加强了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