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水有灵,本草有情。借物言志,生活大美。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除老“浙八味”和新“浙八味”16种知名道地药材外,还有“磐五味”“衢六味”“淳六味”等优质地产药材。为推动浙江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对浙产中药材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以散文随笔的风格呈现、编撰了《浙味本草》这本书,希望以这种轻松、贴近生活的形式让广大读者了解本草、亲近本草、学用本草。 前胡落釜甘胜肉,野藠登盘贱于蔌。 一春烟雨大巢生,十日燠晴香菌簇。 ——清·黎庶蕃《春菜诗》 黎庶蕃是清咸丰壬子举人, 官至两淮盐大使。在他所写的《春菜诗》中,他盛赞了前胡“甘胜肉”之美味。我们欣赏了诗人笔下的“春菜”前胡、薤白、野豌豆、香菌等,再回到药材本真——了解浙产道地药材前胡。 前胡也可以做菜 家庭小药箱里的前胡 前胡在我国药用史悠久,更是浙产好药,古代典籍里多有记载。《神农本草经集注》 称:“出吴兴(今浙江湖州、杭州)者为胜。”《日华子诸家本草》曰:“越(今浙江绍兴)、衢(今浙江衢州)、婺(今浙江金华)、睦(今浙江建德) 等处者皆好。”《增订伪药条辨》 述:“浙江湖州、宁国、广德皆出。”《药物出产辨》则称:“产浙江杭州府为上。” 最早记载这味中药材的是南北朝时期雷斅所著的 《雷公炮炙论》。前胡的功效非常多,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前胡,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前胡性微寒,味苦、辛,主要归于肺经,最突出的两大功效是降气化痰和疏散风热。在临床上,前胡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等病症;用于外感风邪所致咳嗽,即感冒咳嗽时,既散风邪,又化痰止咳,一举两得。 家庭小药箱里常会出现前胡身影。现在很多家庭都会自备小药箱,里面放一些针对常见疾病的药品。有很多治疗感冒咳嗽的知名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川贝止咳露、止嗽化痰丸、午时茶胶囊、苏子降气丸等,其中都用到了前胡。 治疗小儿夜啼 关于前胡,还有个小故事。 很久以前,在浙江四明山的一个小村落里,迷信的村民们认为,生下夜啼的孩子是极不吉利的,是被鬼怪附体,会给整个家族和村落带来灾祸,只有修炼多年的老道士驱魔才能辟邪。然而村民大多贫苦,少有人能负担起请道士的费用,因此不得不将这样的孩子遗弃或是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有一天,村里学医的孩子学成归来,恰遇此事。他安抚村民,这并非鬼怪附体,婴儿可治,随后就去后山摘取了一种草药,磨成粉末,做成药丸给孩子服下。服用几次后,孩子夜啼的毛病果然消失了。从此大家都明白了,原来这种病用后山上随处可见的草药就可治愈,也就不再迷信。而这种治疗孩子夜啼的草药,就是遍布浙江大地的前胡。 前胡饮片切片 《本草纲目》 记载:“小儿夜啼:前胡捣筛,蜜丸小豆大。日服一丸,熟水下,至五六丸,以瘥为度。”李时珍将这一附方收录,证实了前胡治疗小儿夜啼的作用。 可药可食的前胡 前胡长什么样儿呢? 宋朝《本草图经》里有五幅前胡图,分别为绛州前胡、江宁府前胡、成州前胡、建州前胡和淄州前胡,但绘图潦草。直到清朝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其中所绘前胡清晰精美,被确认为是白花前胡。2015 年版 《中国药典》规定,只有白花前胡的根才能称为前胡。 《植物名实图考》所绘前胡 野生前胡在向阳的山坡和路边草丛里都可见到。未开花的前胡才能取根入药,叫“母前胡”;已开花的叫“公前胡”,不作药用。前胡以身干、条粗壮、质柔软、断面黄白色似菊花心、香气浓者为佳。 现如今,随着用量增大,前胡的生产逐渐由野生采摘转为家种,主要栽培产区集中在浙江淳安、安徽宁国、贵州毕节等地。前胡是“淳六味”之一,更是新“浙八味” 中药材培育品种。目前,淳安县的白花前胡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1500余吨,占全国的10%左右,淳安临岐镇 被誉为“白花前胡之乡”。 白花前胡 前胡不仅是一味临床常用药,其嫩苗也有较高食用价值,在民间常作野菜食用,口感鲜嫩,气味芳香。明朝《救荒本草》 中载前胡“采叶煠熟,水浸淘净, 油盐调食”;《本草图经》 载前胡“春生苗,青白色……味甚香美”;《植物名实图考》 载前胡“叶可煠熟……黔滇山人采以为茹……云贵志,前胡遍生山麓,春初吐叶,土人采以为羹”。黎庶蕃《春菜诗》中也咏颂了前胡的美味。 据了解,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老师们正在做前胡的相关课题研究,其中也包括食疗、食用方面的内容。或许用不了多久,前胡的药膳、茶饮都会出现,那可真是利好吃货们的又一大好消息了。 图片 | 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 方敏娟 排版 | 郑 璐 审核 | 卢建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