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荀子》。 以前读书时背诵劝学篇,只觉得文字朗朗上口,可惜学的囫囵吞枣,都用来应付考试了。 现在重新回看,才发觉字字珠玑,句句都是大实话。 荀子这个人,思想挺特别的。他不像孟子那样乐观,认为人性本善,而是直接指出人性本恶。只不过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人可以变得善良。 他还特别强调礼义和法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和谐稳定,就得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读《荀子》,你会觉得他这个人既实际又深刻。他不空谈理想,而是脚踏实地,告诉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梁启超对荀子评价极高。他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一皆盘旋荀学肘下。” 这大概就是《荀子》的魅力吧。 #0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不汇聚起小河小溪,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 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要懂得积累。积累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升。 坚持做好一件事,学一些知识,锻炼一下身体,日积月累,你会变得强大冷静自信。 正是这样的“笨功夫”,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0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天论》。意思是,天道或自然规律是恒久不变的,它不会因为尧(一个仁德的君主)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一个残暴的君主)而消失。 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地震、洪水、台风,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生命只是依附自然,顺从自然,靠自然的脸色存活。 就算人类,也不过是一个有点能力抗衡自然的生命,只是有点而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既不善良,也不冷酷;既非屠夫,也不是慈母。 现在科技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比如全球变暖、空气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告,如果我们继续无视,不尊重自然规律,那么我们就会遭受更严重的后果。 #03 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灾祸产生的根源往往来自于那些细微而难以察觉的地方。 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严谨对待每一件事,做到防微杜渐,才能够避免因为小问题而引发的大麻烦。 同时,也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能够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将其解决。 #04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这句话出自《荀子·修身》。 君子役物,意味着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物质,利用物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让物质成为生活的全部。 而小人役于物,就是说他们被物质所控制,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样的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变得贪婪和短视。 如果你还年轻,就尽量别沉迷于低级快乐,当然这或许需要下很大决心。 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会多出许多空白,利用这段时间空白,真的可以做很多事。不管是考职业资格证,考研,还是考公,考CPA或CFA…… 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目标清晰,自控力强,坚持学习以提升自我,在机遇到来前做好准备,且知行合一的人。 #05 心枝则无知 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这句话出自《荀子·解蔽》。强调专注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心思分散,就很难有所收获,因为不专注等同于无知。就好比我们一边玩手机一边听课,结果啥也没听进去,手机也玩不尽兴。 “倾则不精”,则是说如果我们贪心地想要一次性掌握太多东西,最终可能一样都不精通。 贪多嚼不烂! 读书学习也是一样,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孔子曾说过,欲速则不达。 “贰则疑惑”,就是说如果我们三心二意,就会陷入疑惑。 现在这个时代,短视频来得太过迅猛,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被过度碎片化,难以长时间集中。 我们的大脑习惯于快速浏览信息,却难以慢下来深入思考。 所以,提高专注力对每个人来说都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从看到听到变成自己学到,通过思考、总结、应用等方式,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06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的意思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飞蓬长在麻秆中,不用扶就能自己站得直直的,又像白沙混进了黑泥里,不用专门去染也会变黑。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远超我们认知的。 如果我们身边都是积极向上的人,我们也会变得积极向上;如果我们身边都是消极抱怨的人,我们可能也会变得消极抱怨。 所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END 感谢喜欢,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关注或赞 延伸阅读 关注我↑,一起成长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池鱼碎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