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孩子咨询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却不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这一下,技巧就没有了——除了小说三要素,恐怕孩子还不知道“形散神聚”这类抽象概念、“表达技巧”和“表达方式”的母子关系等等,老子说“大巧若拙”,真正掌握了真功夫的人,外表上看起来总是笨拙的,并不花哨。功夫扎实的孩子,手上舞弄的并不是屠龙刀,而是庖丁解牛的小刀,这些小刀就是语文的一系列概念。如果考上了高中,把初中就应该掌握透彻的东西搞得稀里糊涂,前景堪忧——很明显,语文的一条腿是瘸的。 事实上,一个学期下来,新初一的孩子们,应该深彻地感觉到语文阅读理解“两条腿走路”的要义:阅读理解从表象上看,就是“两条腿在走路”,一条腿叫做知识系统,一条腿叫做文本拓展,看清了这一点,阅读理解的基本框架就一目了然了。这有点像盖房子,框架有了,只剩下用砖头水泥填充就是,把墙做起来,最后再去粉刷装饰。框架都没有,努力的方向找不见,无头苍蝇乱撞,稀里糊涂地学,效率低,目标不明确,这不是科学学习的要义。 阅读理解的本质就是文学鉴赏,小学初中高中,只是根据难度系数的不同,对概念做了一些划分而已。 遗憾的是,恐怕一多半孩子到了初三,语文的两项基本框架都没有很好地搭建起来。不少孩子遇到问题,就像寻求技巧,以为总结提炼一些模板,背一背记一记,遇到题往里面一套就成了。语文不是一头听话的牛,你用绳子一套它就跟你走。即便语文是一头牛,还要看你套什么地方,你套牛尾巴套牛腿,基本上没用。只有套在牛鼻子上,恐怕才能牵动牛。 每年阅评组都要给阅评意见里写一条“模板化严重”,这种警示放在阅评汇总里,一年又一年,似乎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大部分家长朋友不是搞这一行的,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部分市场派老师热衷于模板化教学,因为这玩意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我认为学院派老师完全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是他们受制于教学进度以及要承担思政化任务,无力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从教材编辑角度看,教材其实是按照“知识系统”和“文本拓展”两条腿的思路去编辑的,只是太分散了,知识系统就那么点东西,一簸箕撒在三年学制六本书里,敌人太分散了,这个还没击溃那个又来了,那个还没学透又赶进度了,结果把掌握知识系统搞得像新手种田除草,傍晚一除,第二天早上草又活了,这是不懂农事的表现。教材文本拓展的痕迹其实也很明显,初一学朱自清的《春》,初二学朱自清的《背影》,到了高中还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散文文本拓展的角度看,今年搞一块,明年搞一块,后年再搞一块,其实很不利于散文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再把说明文、记叙文、小说、新闻、诗歌之类穿插进去,造成一种天女散花的状态:每个学期啥都学了,最后两条腿还是硬不起来。 毛主席的战术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语文阅读的两条腿大致是这个道理。不能知识系统分散到几年去学,也不能把记叙文掐一块,小说掐一块,说明文掐一块组成一个单元,这样看起来啥都学了,都没掌握透。 所以我主张科学划分,然后学习。《阅读理解系统性思维与技能训练》课程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编排的,记叙文、小说牵扯到知识系统的既定的,散文的文体特征是既定,说明文的考点分布是既定的,打包分类,各个歼灭,由浅入深一个一个拿下,这才有利于孩子透彻掌握。 有了“知识系统”和“文本拓展”的框架,阅读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准确地说,并不是知识系统扎实了,对不同文体的特征认知了,阅读理解就过关了。还有两条看不见的要素在左右着阅读水平的高低,这就是语言的功夫和思维水平。 可以这么说:知识系统和文体拓展是阅读理解的硬件,而语言的功夫和思维水平是阅读理解的软件。给你一台电脑,什么软件也不装,那一堆玩意和垃圾没什么分别。换句话说,一个知识系统很清楚的孩子,语言归纳、概括、表述的功夫不行,把饺子都装到茶壶里了,依然很难应对中高考的阅读。思维水平该怎么理解?这里有两重要义,第一重直接和应试相关——全国中考越发重视“分层赋分”这种题型的设计了,我印象里,2019年浙江湖州在五年前一篇叫做《向前走的小龙虾》的题目出现这种题的,您看看参考答案就明白“分层赋分”的特点,一道题的参考答案准备了一千多字,想拿到最高分,文本里没有现成答案,就要靠孩子的思维成熟水平来解决。靠背模板或者刷几套卷子来应对这种题,五层答案,大部分孩子走不到第三层。分层赋分已经成为全国中考的一个热门题型了,2023年陕西中考连名著阅读都一反常态,搞成“分层赋分”的题目,难度顿时增加。 语言素养如何提高? 朗读和精读——而且是围绕孩子兴趣的朗读和精读。这恰恰又是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很多孩子一到初中,就觉得没时间读书了,整天都在忙着做作业,作业弄完就累得半死,哪儿有时间去琢磨阅读的事? 没时间阅读,本质上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当然背后也隐藏着不同的认知水平。我可以断言,每天作业搞完就十一二点的孩子,学习效率必然很低,孩子自己也搞得很累,效果也不怎么样。事实上,初一第一学期关于学习规划的一个本领,必须练起来,这就是时间管理——应试性的那些作业,须定时完成,从作业中“抢出”一些时间留给阅读,达不到这个程度,且不说阅读有多么深入,应试性学习那边会一直处于低效状态。据我观察,绝大部分孩子到了初三都没能训练出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这是非常大的失误。 思维水平如何提高? 就孩子而言,应提前设计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阅读。景状物散文、抒情散文之类的东西,因人而异,孩子喜欢就去读,不喜欢就不要硬塞。不少当代散文家热衷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写作,或者看着一处历史遗迹突然灵感迸发,甚至都有感动地痛哭流涕的——不需要专业医生检查,我都敢断言大多数是神经病。神经病的作品,还是少读一点好。即便是为了应试,不得不研习这类作品,我觉得老师完全可以诚实一点,你直言“今天我们一起研习一篇神经病作品”,孩子不会不理解,千万别小看当代孩子的心灵直觉,骗他们?我们撒谎的本事不够呵。 除此之外,我建议低年级孩子不妨多读一些科学家传记——初二有物理,初三有化学,牛顿、爱因斯坦、薛定谔、斯特拉……物理学家一大堆呢,门捷列夫、拉瓦锡、居里两口子、波义尔……化学家一大堆呢,还有生物学家、数学家,多了去了。读读这些科学家的传记,有几个好处,对语文来说,可以积累厚实的写作素材,提升孩子的思维水平;对本科目来说,从科学家传记入手,更能把科学思维形象化,有利于孩子对本科目本质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