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英烈——罗炳辉(1897~1946)

 茂林之家 2025-01-09 发布于湖南
革命英烈——罗炳辉(1897~1946)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云南彝良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30年上半年,由于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日益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不断发展,为了统一军事行动计划,4月24日,中共中央指示,成立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总指挥部,由朱德任总指挥。时任红六军(不久改为红三军)二纵队纵队长的罗炳辉,奉命率部开赴福建长汀,保卫闽西苏区。同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后,任红十二军副军长,次月升任军长,奉命北上攻打吉安、长沙。

1931年10月,罗炳辉率部回师闽西,在长汀与新十二军会师。此后,根据中革军委的决定,老红十二军同新十二军合编成红十二军,仍由罗炳辉任军长,谭震林任政委。全军改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11月,率部攻克连城,俘敌300余人。

1932年1月,罗炳辉率部在宁化、安乐、中沙一线开展工作。2月,中革军委电令成立福建军区,由罗炳辉任总指挥,谭震林任政委,管辖闽西各县工农武装警卫连、游击队,及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十二军,担负使闽西苏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巩固闽西苏区的任务。军区的建立是福建地方红军组织机构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1932年2月18日,为歼灭盘踞在武平、上杭的钟绍葵之敌, 罗炳辉率领红十二军向杭武边境挺进。2月23日,罗炳辉指挥全军,兵分三路,向武平县城发起攻击。上午10时许,战斗打响后,钟绍葵利用所谓精壮的三营主力为敢死队,猖狂地连连向红十二军发动冲锋。红军发扬勇敢战斗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把钟匪打退,最后敌军无法抗击不得不撤退。为了彻底歼灭这股顽敌,罗炳辉命令红十二军乘机追击,敌兵招架不住,纷纷夺路逃跑,钟绍葵被打得落花流水。此役共歼敌百余,俘敌20余人,缴枪70多支、子弹万余发,军用品无数,给钟绍葵部以沉重的打击。

2月26日,罗炳辉和谭震林率领红十二军向上杭城进发,敌闻风丧胆不战而逃。上杭城即日为红军占领。周恩来得知后极为高兴,于3月2日在《红色中华》发表题为《红十二军占领杭武的意义》的社论。文中指出:“闽西地主豪绅所惟以支持的城堡,一下子被攻破,将红旗插到武平、上杭城上,整个局面不同了,杭武汀连将要完全连在一起,……给了各苏区红军的胜利一个有力的响应和有力的配合!”

3月17日,钟绍葵率领700多溃兵到岩前福庵一带驻扎,企图阻止红军前进,负隅顽抗,准备卷土重来。为了狠狠地打击这伙残敌,罗炳辉立即命令红十二军指战员与武平独立团向岩前方向出击。不到1小时,钟匪被红十二军彻底击败,红军歼敌百余人,俘敌官兵百余人,缴获步枪300多支、机关枪5挺、驳壳枪30多支、弹药30000多发、马4匹,钟绍葵只带10多人逃窜。紧接着,红军又乘胜向象洞方向继续追击钟敌残部,钟绍葵闻讯惧退广东。随后,罗炳辉与谭震林指示红十二军指战员,在武北、十方、武东、中堡、武所、中赤、下坝等地分兵活动。受钟绍葵武装摧残欺凌的工农群众,无不兴高采烈,纷纷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于是闽西苏区又有了新的喜人景象,正如《红色中华》所报云:“上杭武平两县都成赤区,团匪钟绍葵全部被击溃,闽赣两省联系更加巩固,是革命战争胜利第一声”。

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东征龙岩、漳州,途经上杭旧县时,与罗炳辉和张鼎丞、谭震林等一起研究闽西军民配合东路军作战的问题。此后,罗炳辉率部在闽粤边的上杭、武平地区警戒粤敌,以保障东路军的后路和左侧翼。

红军东路军在取得漳州战役胜利后不久,奉命撤离漳州回师赣南,准备投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红十二军在罗炳辉的率领下也回师北撤,路上攻下了上杭的蛟洋、古田,军部撤到上杭的白砂。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总部重新补充。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军部及第三十六师奉命划归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随同离闽入赣。1933年10月任红二十二军军长,1933年12月任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4年8月底,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和红一军团、独立第二十四师在福建建宁、泰宁一带作战。他们在朱德的指挥下,不顾“短促突击”的框框,发挥红军打运动战的特长,于9月初,在连城温坊,接连打了两仗,给国民党东路军蒋鼎文部的李延年纵队以重创,歼敌4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成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最好的一仗。此后,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奉命在汀州、连城方向监视敌人,掩护红军主力进行突围转移的准备。

1934年10月11日,罗炳辉接到中革军委要部队进行突围的命令,便率队踏上长征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