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里翠翠的故事,发生在湘西边境的一个名为 “茶峒” 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位老人,一个花季少女,一只通人性的黄狗。 翠翠是老船夫的孙女,她是遗腹子,生下她后,母亲便殉情而去……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她和祖父靠渡船为生,祖孙俩相依为命。 茶峒城里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天保憨厚老实,二儿子傩送则长相英俊,还有一副唱歌的好嗓子,兄弟俩都爱上了翠翠。 天保告之父亲后,专门托了媒人前来说亲,但因为翠翠私下爱慕着傩送,对于爷爷的亲事问询,支吾着不做明确回答,爷爷不知道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他只一心想要孙女幸福,自以为替孙女着想的爷爷,也只能含糊的回复媒人,但他却暗示天保唱情歌来获取翠翠的心。 兄弟俩挑明了都喜欢翠翠,谁也都不想放弃,于是他们决定用对翠翠唱情歌的方式来竞争。天保自知唱歌不如弟弟,选择黯然退出,烦闷下走船失水溺亡……船总和傩送悲伤之下,不免将一切都怪罪在爷爷身上,亲事自是也不了了之。 爷爷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也在一个雷雨之夜溘然长逝。翠翠独自守着渡船,也独自守着傩送的归来……《边城》结尾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傩送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书里的翠翠,长得很是原生态的野性美,“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她身上带着股清新脱俗的自然野性,“处处如一只小兽物”,翠翠是乖巧可爱的,她会对爷爷说“人老了应当歇歇”,除了帮忙渡船,端午进城里偶遇傩送,更多时候是以爷爷和黄狗为伴。 沈从文对少女翠翠的心理描写,翠翠面对傩送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复杂心理变化,尤其细腻入微,初见面的天真懵懂,到后来的下意识的羞涩、有意识期待、莫名的焦虑和最终的无奈失落,把初恋那种朦胧的美,描绘的淋漓尽致。 沈从文通过对翠翠话语,刻意的言不由衷、神态突兀的害羞、小动作细微的心理描写,将一个少女在初遇爱情后的起伏不定,展现得如梦如幻的美丽。 《边城》还细致描绘了湘西田园生活,小溪潺潺,绿树白塔,古朴渡口,质朴爱情,美不自知的翠翠,自然宁静的小城生活,充满了传统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慢节奏生活。 《边城》是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 “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白描一般的优美文字、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清新淡雅的心理描绘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对后世的乡土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少女情怀总是诗的温婉动人,翠翠喜欢二老,她只默默记在心里,“晲着眼睛”,“抿着嘴笑”,故意装作不知情。 对于故乡景致的描写,更是充满了游子的心声,“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这种旖旎的文字,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色彩。 端午节龙舟竞渡、捉鸭子等活动,还有当地的婚姻习俗、渡船人的生活方式等,湘西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特色,让人留恋不已……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以温柔细腻的笔触,将翠翠的善良与美好、爱情的无奈与悲苦的心事,娓娓诉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