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时间,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谁对时间利用效率高,谁的人生价值就高。领导工作忙,下属工作也忙,但下属时间一般要服从领导时间,即下属等领导,而不是让领导等下属。比如开会的时候,下属一般要在领导之前到,其实到了也没有什么事,那等领导的这段时间就浪费了。领导一般卡点到,只提前几分钟,到了便开始工作,所以他的等待时间比较少,人生质量就比较高。很多人晚上加班,其实加班的原因并不是工作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快下班的时候领导才有时间看第二天的讲话稿,看完之后提出修改意见,那工作人员只好晚上加班了。如果领导上午看了讲稿,直接提出意见,可能就不用加班了,但领导上午开会,没时间。领导的时间自己说了算的空间较大,下属较小,所以领导的时间福利更高。还有一种时间福利是耗时费力的杂事有人替着干,比如复印、打印、起草讲稿等等。在别人拟好讲稿的基础上修改,比自己一个一个字写,要省一半以上的时间。领导去医院体检,有人带领,不用花时间打听,更不会因为不熟悉而浪费时间;坐高铁走VIP通道,省去了排队的时间。领导也是人,只要有人就会有情绪,就会有高兴和沮丧、愉悦和愤怒。一般情况下,领导走到哪里,别人都会送上问候和笑脸。及时反映情况,讲话也会更客气。有些会“来事”的下属,还会把自己的功劳归结于领导,比如说“都靠领导支持”之类。我曾听一位老领导说:“领导好话都听腻了,还听得进反对意见?”尽管有发牢骚的意思,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领导听到的好话更多。平时领导批评下属多,极少有下属批评领导。即使民主生活会这样的场合,大家说话也会讲分寸,甚至会讲“领导太不爱惜身体”这类听上去是批评,实际上是表扬的话。听好话,自然心情愉快。想想喝酒的时候,每个人敬酒都在感谢、赞美别人,此时是否心情愉快?领导经常处于被赞美状态,所以他的情绪福利比下属要更高。人要作出判断,必须依据信息,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判断和决策的质量。在信息福利方面,领导至少有4个:一是获取信息速度快。出现重大情况,要求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作为领导,也就在第一时间了解了情况。早获取信息,就先人一步,就占据了主动。用股市打比方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提前知道某项政策要出台,就可能在股价较低的时候买进,自然获利更多。等消息满天飞的时候,股价早涨上去了。二是信息来源质量高。比如出现突发事件,很多人在四处打听,打听到的信息大多属于道听途说,而领导可以听到具体办事人的汇报。领导能看到保密的信息,比如有些文件只下发到部级、厅级、处级,达不到级别的人就看不到,还有一些秘密文件,只有特定领导才能看。看不到原文,只能听闻,那信息质量就差很多了。领导的社交圈子质量较高,他们身边很多是专家、学者,这些人提供的信息就比抖音质量高多了。三是信息浓度高。领导一般不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捞取、汇总、提炼,这些工作下属会帮他办。比如这个周辖区内出现了什么舆情,不用自己收集,网信办会有专题周报。很多智库会花时间调研,写出资政报告,并反复修改,字数要压缩到3000字以内,为的就是给领导看,甚至只给主要领导一个人看。四是信息的稀缺度高。且不说秘密文件,即使日常工作当中,也能听到很多普通人听不到的消息。当事人愿意跟领导诉说心扉,因为领导手中有权力,能为他解决问题,所以有动力说出来、说清楚。还有一些人为了赢得领导的信任而四处搜罗信息,向领导打“小报告”。这种行为令人不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领导听到的“小报告”就是稀缺信息,当然对错是另一回事。领导有这些福利是不是不公平呢?其实也未见得。福利是一种保障,比如韩国总统有总统官邸,连家人都可以生活在其中,好像是很大的福利,但重要的目的是更好地保证其个人及家人的安全,减少交通的时间,也减少了文件泄密之类的风险,更方便工作。刚才说的三种福利,领导的时间福利是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一个领导天天忙在事务堆里,他的作用能发挥好吗?领导的情绪福利是为了让他时刻保持理性,对工作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因为情绪激动而做出鲁莽的决定。领导的信息福利更是为他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尽管如此,福利最终会落在具体的人身上。明白了这一点,也大概会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挤破脑袋当领导。 本人拙作,敬请指点! 体制内的各种规矩、惯例、行为方式很难一一学到,可行的方式是了解底层逻辑,看到水下的冰山,即事物的规律,然后举一反三。这是本系列写作的初衷,也是我30年工作的体会,希望对年轻朋友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