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 2024「我的私人阅读十佳」征集开始啦! 盘点一下这一年你最喜欢的十本书,发邮件到weixiaoheliuyu@163.com。我会整理发布到这里。 邮件标题请标注【私人十佳】。文字直接写在正文,无需word。此征集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对了,内文可以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写一写今年读书的变化和感悟。至少,写个名字哈。 今天的分享来自恩惠 文/恩惠 大家好,我是恩惠,老面孔又来了,今年是参加【私人十佳】的第八年。 2024年,工作很忙,不过闲暇之余既有好好读书,也有好好生活。当我从今年读过的95本书中选出10本时,毫不费劲,甚至盈余,不禁窃喜,是时候挥手与2024年告别了。 以下是我的私人十佳。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文学,或者说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山。 其实这山并不算高,书稿约80万字,但却是我今年花最久时间阅读的书。小说围绕着老爹费尧多尔·卡拉马佐夫、长子米嘉、二哥伊凡、幼子阿辽沙和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展开,主线故事是父子矛盾及弑父的行为,但在弑父前,各方人物的出场,陀思妥耶夫斯基都照顾到了,显得格外松散,读起来就不快,尤其是教会辩论那一段,可以说是非常精彩且抽象的一段思想雄辩,值得反复咀嚼。当行文当了下半部分,费尧多尔被杀,米嘉被指控为凶手,整个节奏才稍微明朗了一些。 整部作品的迷人之处在于其人性的复杂,我们当然可以用善恶来简单评价,但即使是毒蛇米嘉,也有血腥张扬的一面,即使是天使阿辽沙也会惨白无力的时刻。 更迷人的地方在于故事背后追寻的困顿——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小说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也没有一个既定的结局,但“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爱具体的人,而非爱抽象的人”的道理似乎充斥在整个文本中。
《复明症漫记》是萨拉马戈的一部长篇小说,建议和《失明症漫记》搭配使用。 如果说《失明症漫记》是一场瘟疫,那么《复明症漫记》就是一次政治斗争。前者因周遭太亮,眼前都是一片白色而众生失明,后者则因周遭太暗,眼前都是一片深色,暗潮涌动。在《复明症漫记》中,有更多的政治隐喻:当民众失望后却不得不投票选举时是可以投空白票,当政府撤离,留下“无政府状态”的首都后,却如同暴徒一样施恶,当找不到失去民众支持的原因时是可以随意捏造一个替罪羊来解释这一切……多么熟悉又多么让人心寒的一幕幕。 《失明症漫记》中那个唯一没有失明的医生的妻子成为了这场戏里被牺牲、被罪化、被舍弃的对象。在故事的结尾,她倒在血泊里,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她还不如当年失明。 3.《将熟悉变为陌生》 《将熟悉变为陌生》是齐格蒙特·鲍曼的一篇访谈合集。 通俗又深邃,直白又睿智,对世界与自我都是一种调侃的姿态,活得久就是好呀,鲍曼透露了遥远与当下的呼应,那些超前的设定落到现实里并未失效,并未过时。 从谈论爱、历史、记忆到权力、责任、信仰,再到畅想未来,每一个篇章都金句频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人与日用品的关系。我不会发誓对一把椅子忠诚”“关系的开始需要两个人之间的约定。结束它只需要一个人”“如果女人的作用与男人在过去和现在起到的作用一样,那么,我不认为世界会变得更好”“知识分子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政治是短期的”“其他工人都是潜在的竞争者。每个人都在怀疑别人”“权力全球化了,政治却一如既往地地方化”…… 在对话中不仅是表达作为思想家的灼见,鲍曼也如同读者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范本,来自奥威尔、葛兰西、福柯、艾柯、莱姆等。 4.《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 《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是一本围绕汪民安的访谈为主的集子。这可能是一本看完了全书也不一定需要记住书名的书。非常好的编排,让艰深的理论变得清透,很喜欢这句宣传语“将哲学放回生活的坐标系,让思想具体地着陆于日常”,非常妥帖。 整本书是采访的合集加上一些发言、文章,按主题归类,在谈话中,对于友谊、身体、欲望乃至艺术的剖析都很动人。那段失恋的剖析让人啼笑皆非,还有“你的确看上了这个人也的确爱上了他的钱”“劳动并不快乐,是劳动得到的报酬让人快乐”…… 在纪录片访谈时,看到汪民安说“包括看得昏昏欲睡、大呼上当的观众在内,大概就三千多人吧”,为是这1/3000而心存欣慰,在季风的地下室,在上海的夜里。 5.《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记录了大学老师杨素秋到机关单位挂职建设一座图书馆的故事。 这是一部非常了不得的非虚构作品,记录了一座图书馆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记下了一名“官员”短短一年的经历。 前半部分写得有趣、真实,又很克制,作者塑造人物的笔力了得,或者说是这些制度下的人物形象鲜明,宁馆长和栗主任都是多么深刻的人物。建馆过程的艰难和选书目的不容易,也提供了另一种异质性的参考。但到了后半部分,尤其是到了人物篇章,作者此前的灵气反而不见了,故事也显得趋于寻常。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依旧掩盖不了这本书独一无二的价值。“要别人抛却现实利益,做事完全不求回报,那是一种苛求。但面对我自己,我还是想试试,知和行是否可以朝向同一个方向。我认同学者项飙所说,无论在学界还是官场,要形成自己的主体性,不要工具化,不要变成机会主义者。”时刻警醒并努力做到。 6.《我的母亲做保洁》 《我的母亲做保洁》是今年让人惊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记录下深圳保洁员的故事。 非常流畅的一本书,也许是作者本意是写给不怎么识字的母亲看,的确也是经母亲阅读检验的一本书,所以读起来毫无障碍。 有无数个想落泪的瞬间,那些“为儿子”的事,那些莫须有的伤害,换亲姑姑的早逝……但每一个新人物的出现又会抚平这种绝望,那些美妙的名字像带着一种残缺又是一种韧劲出现,直到作者后记出现了编辑苏本,眼泪决堤。我并不认识她,但多庆幸有她才有这本书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克制又清醒的书写方式。作者张小满也让人钦佩,那种敢于剖析自我的勇气,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族的命运,是无数的重影也是独一无二的绝唱。 7.《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是杨苡的口述自传,穿过百年岁月,更多其实是聚焦在前半生。看这本书,时常要被杨苡回忆里的赵瑞蕻气死,就这人感觉从头到脚没一处优点。杨苡不是直接下结论,而是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光是这一点,就非常难得。人人皆知,枕边人是最难处的,但又有谁敢明目张胆地指责呢?说到赵瑞蕻,就不得不说大李先生,世间事归根到底还是爱。亲情、爱情、友情,在时代被淘洗之后,最让人回味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这也是很喜欢里面爱情故事的原因。 百年、民国、世家,见证了一个世纪的沉浮,那些大家出现在她的周围,但她始终如贵族小姐,天真,是真的天真到不忍评判。真希望之后能读到更多像这样的书。
《整个巴黎属于我》是一部关于青年海明威的传记。 有人说这本书不应该翻译成这样一个浪漫的书名,我不同意,只有《整个巴黎属于我》才能概括出海明威的傲慢、自大、狂野和不自信。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传记,介绍了青年海明威在巴黎的经历,或者准确地说,是《太阳照常升起》如何出世的一本书。海明威绝对是个背德的人——对提携过自己的前辈,背叛;对相濡以沫的妻子,背叛(不过他一视同仁,背叛了N个);对出第一本书的编辑和出版社,背叛;对所谓身边的朋友,也免不了背叛,甚至写进书里。但这似乎也不妨碍他的天才之路。 看这本书的快感在于,可以和《流动的盛宴》对比着来:一张嘴是一个样子,另一张嘴是另一个样子,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也不是活在个人的想象和认知里。 醒醒吧,海明威。但并不妨碍人们爱他。 9.《如雪如山》 《如雪如山》是青年作家张天翼的小说集,是一个个以女性视角讲述的关于女性生存的故事。 我很难形容我对“lili”们的喜欢,喜欢到不舍得读完,最后一个故事《拜年》是在单位午休期间读完的,读完满脸泪水。 同事说,“让你看哭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但在我心里,小说如若不能和我对话,那它就只是小说了。我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拿“好坏”去定义一个作品,但我可以拿自己作为标尺,来界定它够不够进入我的世界。 在《如雪如山》中,7个不同的“lili”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春运中买不到票的女学生立立、母亲改嫁后失去情感寄托的女儿粒粒、在泳池被骚扰的沥沥,还有婚姻中想出轨的设计师栗栗、产后抑郁的母亲俪俪,以及步入老年的母亲丽丽。不只是故事设定独具巧思,张天翼的描写格外细腻、迷人,尤其是塑造的男性形象,说入木三分都不为过。 10.《读书的人》 终于可以在小河的公号上推荐小河的书,也算是实现了去年在【私人十佳】里立的flag。 《读书的人》是小河最新的书评合集,像是一场十余年的跋涉,又似一次说话间就走到这的旅途。从文字中分出“星辰时刻”“多元世界的可能”“汉语的风度”“生活在他处”,不过是为旅程取一取坐标地名。 读这本书是幸福的,小河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是随然的,是清闲的,是即兴的。编这本书也是幸福的,在编辑过程中,小河给我留言,“感谢恩惠。每次收到这么郑重的来信都很感动”;在随书附赠的给读者的信中,小河写道,“特别要感谢我的编辑恩惠,是她从杂乱无章的纸堆中找出了一条小径,削剪掉多余的枝条,调整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让它们也有了自己的风景”;在书出版后,小河也写下”这是我们的书”。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的我,收到了作为编辑的尊严、赞许和鼓励,除了感谢,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读书的人》出版后,我们先后在杭州、南京、上海、深圳做了多场活动,每次分享,我都能感受小河对文学赤诚的热爱,为我的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编辑,我最朴素又美好的愿景,就是遇见更多“读书的人”,可以是读《读书的人》的人,也可以是读其他书的人。有这样的人群在,我的日子就不失快乐,而我,也要长长久久成为一个“读书的人”,让别人的日子也不失快乐。 |
|
来自: 知易行难nev5ph > 《读书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