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在Photoshop后期修图中是必不可少的,出场率非常高。它的作用也非常强大,尤其在调色方面,被称为“万能曲线”。 有些新手朋友面对曲线可能有些迷茫,看不懂,不会用,搞不懂它的逻辑。不懂没关系,记住这些要点,你就会用了。 照例咱们还是简单讲一下曲线的底层逻辑和原理,如果你觉得枯燥,或者懒得搞清楚它的原理,直接跳过看后面的操作即可。 拿到曲线是不是还是有点眼熟的?这不就是中学时学的直角坐标系嘛!只不过它只有第一象限。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统计图。长得这么数学,难怪看了曲线就头疼。 它的横坐标表示的是光线的亮度,从左到右就是从暗到亮。也就是说,横坐标最左边就是黑色,最右边就是白色。纵坐标代表的就是像素的数量了。 早在中学时我们就会读坐标系,也会看统计图,曲线也是一样的读法。在曲线上任取一点,分别过这一点取更纵坐标的垂直线,对应的就是该点的明暗程度和对应的像素多少了。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我们就简单粗暴地看曲线上的“山峰”和“峡谷”就好了。哪里有突起的山峰,就代表哪里亮,哪里地较低,就说明哪里比较暗。 正常情况下,曲线上的“山峰”应该是靠近中间部分的。如果“山峰”偏左,说明照片可能曝光不足,反之,则曝光过度。当然,具体也要根据画面情况和风格来定,不能简单地说“山峰”没有在中间就有什么问题。 比如这张照片,它的“山峰”大多集中在偏暗区域,说明这张照片整体偏暗,甚至有点曝光不足。 在实际修图中,我们先看曲线又没有“断崖”,有“断崖”就先处理“断崖”。如果断崖在曲线任何一个边缘,就像是伸出曲线以外了,这说明超出曲线以外的部分已经损失掉了,损失的像素就很难再救回来。 在这张照片中,左侧阴影区域有超出部分,说明最暗处有细节丢失,不过并不是很严重。 我们先看曲线的横轴,横轴就是输入,横轴两端都有两个拨杆。如果横轴两端有大量空白,没有像素,我们就要先把拨杆移到刚好有像素的位置。 曲线的纵轴是输出,同样的道理,如果曲线上“山峰”的最高点离顶端还很远,那我们就可以把右上角的锚点先往下移,一直移到“山峰”最高点。注意这个锚点不要左右乱动。 做到这一步,你的照片底子算是打好了。接下来就简单了,你想让哪里亮,你就先在横轴上根据明暗关系找到这一点的位置。 自己估摸不准的话,可以点击曲线左侧这个抓手形状的取点工具,在照片上找到你想调整的位置点一下,它就自动在曲线上找到对应的调整点了。 你想让它亮就往上拖,想让它暗,就往下压。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只上下拖动,不要左右拖动。因为左右拖动的时候,作用点也就变化了。 拖动的时候还需要观察图像,调整到你喜欢的状态就行了。同时也要关注曲线的形状,不要有像素溢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断崖”,如果有超出画面的部分,说明你调的太过了,有些细节都被损失掉了。 你也可以打开直方图,借助直方图来观察每种颜色的亮度情况,如果调整的太过了,直方图上方会出现警告标识来提示你。 当你会在直方图上调整一个点之后,你也可以尝试在曲线上打多个点来调整,调整的原则依然是先确认调整点,再进行调整。 打锚点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控制作用域,当你调整一个点的时候,其他亮度区域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曲线调整的其实就是一个大致范围。锚点就是限定作用区域的,你调整的就是两个锚点之间的明暗,它的作用不会超出锚点以外。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点击自动,让软件自动根据照片来调整曲线,然后你在自动调整的基础上再稍作优化。 学到这里,恭喜你已经初步掌握了曲线的使用方法,只需在此基础上多加练习,就可以熟练掌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