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六个人,居然在同一届科举考试里全都考上了进士!这在咱中国科举史上那可是凤毛麟角,只在宋朝出现过一次,当时可把整个社会都震得七荤八素,连皇上都惊得瞪大了眼睛。这到底是个啥样的家族?他们是咋做到的?这里面有没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今天啊,咱就来好好扒一扒这 “一门六进士” 的传奇故事。 一、前言科举,在古代那可是无数读书人改变命运的独木桥。考中进士,就意味着踏入了仕途的康庄大道,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似乎都在向自己招手。然而,进士的名额有限,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门六进士” 的出现就像一颗超级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一个时代科举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集中体现。那么,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宋朝,探寻这一奇迹背后的真相。 二、曾巩的科举之路:坎坷与迷茫曾巩,这位在唐宋八大家里似乎有点 “小透明” 的人物,其实实力不容小觑。他的书法作品《局事帖》都能卖出天价,这就足以证明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造诣。曾巩的父亲是太常博士,给他和兄弟创造了不错的学习环境,而曾巩自己更是天赋异禀,从小过目不忘,十二岁能作文章,十四岁就能写出佳作,二十岁就名震天下。 可谁能想到,这样的天才少年,在科举的道路上却栽了大跟头。十八岁那年,曾巩满怀信心地参加科举,结果却落榜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周围人都劝他再考一次,毕竟科举这事儿变数太大。于是,曾巩留在京城复读。可五年后,二十三岁的他再次落榜,这次打击更大,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文章是不是真的很烂。为了得到认可,他把文章寄给很多人,得到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众人好评,这才又鼓起勇气参加科举。然而,命运似乎还在捉弄他,第二次落榜后,他的哥哥因承受不住落差生病去世,而他自己也因为父亲病逝,不得不回老家挑起家庭重担。这一待,就是十年。 在这十年里,曾巩虽然为生活奔波,但并没有放弃学业,他和老师欧阳修书信往来,探讨自己落榜的原因。这也为后来的 “一门六进士” 埋下了伏笔。 三、科举真相:文风与考官的博弈原来,曾巩落榜并非文章质量不行,而是当时科举的评判标准有点 “任性”。通过研究状元文章和自己的文章,曾巩和欧阳修发现,当时的状元文章大多 “华而不实”,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就像现在说的 “时尚小垃圾”,对国家和百姓没啥实际用处。而曾巩的文章虽然辞藻没那么华丽,但内容深刻,对时局的解析深入浅出,在范仲淹、王安石这些有识之士眼里,那是相当不错的文章。可问题就出在主考官身上,当时的阅卷全看主考官的喜好,而曾巩擅长的 “策论” 类型文章,正好不符合考官的口味,所以才屡屡落榜。 这就好比一场比赛,选手实力很强,但裁判不喜欢你的比赛风格,你就只能被淘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办法很简单,换个主考官就行。而十年后,机会来了。 四、时来运转:一门六进士的辉煌公元 1057 年,欧阳修当上了主考官,他决心改变科举格局,让那些 “华而不实” 的文章彻底没市场。这时候,欧阳修邀请曾巩进京赶考。曾巩心里也明白,欧阳修为了避嫌,不可能让他当状元,但只要能考上进士,解开心中的结,他就满足了。于是,这一年,曾巩带着三个弟弟和两妹夫共赴考场。 最终,他们六人全部考中进士,成就了 “一门六进士” 的千古佳话。不过,这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这一年,苏家的苏轼和苏辙也参加了科举。欧阳修在阅卷时,看到一篇超棒、有状元潜质的文章,他以为是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把这张卷子刷下去了。结果发榜后才知道,这文章是苏轼写的。欧阳修那叫一个尴尬,赶紧带着礼品去苏家道歉。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次科举,苏轼这颗文坛新星开始闪耀。 五、结语“一门六进士” 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当时的文化风貌。它让我们看到,在科举的舞台上,考生的实力固然重要,但考官的喜好、时代的文风倾向等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巩的经历,是个人命运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他的坚持和才华,最终还是得到了认可。而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不公平,但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提升自己,总会等到时来运转的那一天。同时,这也是一个家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典范,曾巩家族六人共同考中进士,离不开家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传承。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个故事后,能对古代科举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能从曾巩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