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补中益气丸晚归脾丸的好处 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都是中药方剂,对于人体健康都有益处。早上吃补中益气丸,晚上吃归脾丸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补益气血:补中益气丸重在补中益气,用于改善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等导致的体倦乏力等症状。归脾丸则能够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对于血虚心悸、面色萎黄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两者合用,可以协同增效,帮助补益气血。 2、调和脾胃: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都能够帮助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早上服用补中益气丸可提振精神,晚上服用归脾丸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3、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早上服用补中益气丸可帮助提高精力,减轻疲劳;晚上服用归脾丸则有助于安神助眠,改善睡眠质量。 4、无明显副作用:这两种药物都是中药制剂,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服用过程中,仍需注意遵医嘱,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 总的来说,早补中益气丸晚归脾丸的好处主要体现在补益气血、调和脾胃、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等方面。但请注意,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打不起精神,浑身不舒服?试试这4个中成药,抗疲劳,助免疫! 一、持续疲乏+无力——补中益气丸1、症状: 持续性疲乏,头晕无力、耳鸣、食欲不振、午后心烦,爱出汗、便溏。 2、补中益气丸 益气健脾,有助于提振脾胃之气,缓解气虚,精神疲倦、四肢无力。 二、痛+疲劳感——小建中颗粒 1、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①成分: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组成。 ②作用: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 2、用于: 虚劳、腹痛,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胃炎、妇科疼痛等。 三、痛不明显+疲劳感强——黄芪建中汤 1、症状: 吃不下饭,疲乏感明显,疼痛感不明显。 2、黄芪建中汤:调脾胃、补阳气 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增加黄芪,调理中焦、培补气血生化之源,调和阴阳。 四、健忘+易疲劳——还少丹 1、还少丹:温肾补脾、养血益精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炒)、牛膝、杜仲(盐炙)、小茴香(盐炙)、巴戟天(炒)、肉苁蓉、五味子、楮实子、大枣(去核)、枸杞子、茯苓、远志(甘草炙)、石菖蒲组成。 2、用于: 脾肾虚损、腰膝酸痛、阳痿遗精、耳鸣目眩、精血亏耗,肌体瘦弱、食欲减退、牙根酸痛。 【改善亚健康,试试食疗方】 1、人参片/三七粉——扶正气、排瘀血,改善胸闷气短 ①人参片:补中益气。 ②三七粉:排瘀、通络。 2、山药片——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头晕 有益于养气血,气血上乘,头就不晕了。 3、小米粥——滋养脾胃,改善胃口不好,恢复脾胃功能 忌大鱼大肉,以免滋腻阻碍脾胃恢复。 [比心][比心] 【温馨提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若有什么问题,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理。大家好,我是李医生!归脾丸是大家用的很多,补益心脾很不错的一个中成药,那么你知道归脾丸都有什么作用吗?能解决身体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归脾丸的成分,它里边用了很多补脾胃,益心气,助心神的药材,整体下来呢,这个药有很不错的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对心脾气血不足造成的症状,都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那么久服归脾丸,第一个好处就是心不慌了!心气不足的人呢,推动血液无力,就会造成心血不足,从而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的症状。那么归脾丸刚好可以补益心气和心血,所以心气不足造成的心慌胸闷,是可以用归脾丸缓解的。 久服归脾丸的第二个好处呢,就是睡眠好了。我们知道心神是需要心血的濡养才能神思敏捷,心情安定的,如果说心血不足了,我们就会胡思乱想,心情烦躁,越是到睡觉的时候,越是安静不下来,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归脾丸里的龙眼啊酸枣仁啊,茯苓和远志啊,都有不错的补心血,安心神的作用,对缓解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久服归脾丸的第三个好处呢,是脾胃好了。脾胃的气血不足呢,会影响脾胃去消化食物,造成很多疾病,像胃炎啊、胃溃疡啊、贫血、低血压等等很多问题。缓解这些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调理,把脾胃的气血补上了,脾胃功能好了,这些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归脾丸就是不错的选择。 久服归脾丸的第四个好处呢,就是白头发的问题改善了,新长出来的黑发越来越多了,整个人气色都好了很多。这个很好理解了,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当气血充足的时候,头发就乌黑发亮,发根牢固,不容易白发脱发。因为归脾丸有很好的补益心脾气血的作用,自然对白发有很好的改善了。 好啦,那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身体不适请线下找专业医生指导用药!我是中医李小娟,我们下期再见!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25、黄芪建中汤、(虚劳里急,诸不足) 【方药】黄芪一两半(4.s克) 桂枝三两(去皮)(9克) 甘草三两(炙)(9克)大枣十二枚.(4枚) 芍药六两(18克)生姜二两(6克)胶饴一升(30克).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4.5克);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9克)【用法】原方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加入饴糖溶化,温服)。 【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十四) 【解说】本方主治阴阳气血俱不足之虚劳证。所谓“里急”,指里虚腹中急痛;“诸不足”,是阴阳气血俱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急者缓之”。黄芪建中汤乃甘温之剂,甘可缓急,温能补虚,正与本证相宜。方中黄芪甘温补气,化生阴阳气血;饴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重用芍药敛阴,配以桂枝温阳;炙甘草一味,得芍药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得桂枝则辛甘化阳,温中补虚;生姜走表而助卫阳,大枣入脾而益营阴。俾中阳健运,化生气血,灌溉四旁,则虚劳不足诸证可愈。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求建中化生气血者必加黄芪也。《灵枢·终始》篇所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剂”,实为本证立法处方之根本。 【运用】 一、虚损 谢映庐医案:胡晓鹤孝廉尊堂,素体虚弱,频年咳嗽,众称老痨不治。今春咳嗽大作,时发潮热,泄泻不食:诸医进参、术之剂,则潮热愈增,用地黄、鹿胶之药,而泄泻胸紧尤甚,延医数年,无非脾肾两补,迨至弗效,便引劳损咳泻不治辞之。时值六月,始邀余诊,欲卜逝期,非求治也。诊之脉俱迟软,时多歇止,如徐行而怠,偶羁一步之象,知为结代之脉。独左前肝部弦大不歇,有土败木贼之势。因思诸虚不足者,当补之以味,又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但补脾肾之法,前辙可鉴,然舍补一着,又无他法可施。因悟各脏俱虚之脉,独肝脏自盛……此病肝木自盛,脾土不胜,法当补土制肝,直取黄芪建中汤与之。盖方中桂、芍微泻肝木之胜;甘、糖味厚,重实脾土之不胜;久病营卫行涩,正宜姜、枣通调,而姜以制木,枣能扶土也;用黄芪补肺者,盖恐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连进数剂,果获起死回生。但掌心微热不除,咳泻虽止,肝木犹强,原方加入丹皮,重泻肝木之胜,再进而安。 (《谢映庐医案》1962:63) 按语:本案据脉来左关弦大不歇,断为肝木自胜,脾土虚败之候,投黄芪建中汤制木扶土,果二剂而安。此脉理之奥,不可不究。 二、虚黄(溶血性黄疸) 杨志一医案:刘某某,男,20岁。起病时发热恶寒,继则面目发黄,经某医院诊断为溶血性黄疸,虽经西医治疗,并输血达2000毫升,但症状仍严重,因此请中医会诊治疗。四诊所见,患者面目淡黄,神色萎靡,唇舌淡白,少气懒言,呼吸气微,全身极度疲乏,头晕心悸,不能起床,夜寐盗汗,时发虚热,口淡不欲食,大便溏,小便自利而黄,脉大而缓软。法取甘温,用黄芪建中汤以补气生血,培土健脾。黄芪12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炙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5枚,饴糖30克(另冲)。 服20余剂后,症状显著减轻。再守上方合党参、当归、茵陈、附片、茯苓、白术等出入,治疗2个来月,病情继续好转,又以归脾丸调理善后。半年后复查,各项检查接近正常,其中红细胞由初会诊时的108万/mm。,增加至406万/mm。;血红蛋白由30%,增加至72%;黄疸指数由50单位,降低为11-~0-/,2。病遂告愈。(中医杂志1958;(7>:475) 按语:虚黄,非湿热壅滞之阳黄,故病人虽黄而小便自利,便溏不食,乃气血不足,肤失其荣所致。其治不可妄投清热利湿之品,惟宜甘温益气养血之剂,黄芪建中汤正为得证之方,故获良效。 三、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 颜德馨医案:于某,男,43岁。初诊:胃脘痛历20余年,反复发作,食糯米而痛减,夜半不能平卧,起坐稍缓,畏寒喜暖,面觥神疲,纳少便溏。胃钡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伴有激惹现象,舌淡苔薄,脉虚弦。久痛必虚,脾阳失运,黄芪建中汤加味主之:生黄芪30g,桂枝4.5g,杭白芍12g,生姜2片,九香虫2·4g,大枣。4枚,炙甘草4.5g,饴糖30g(冲),茯苓9g,5剂。药后脘痛大减,夜得安卧,精神亦振,大便已实,守方连服,随访年余未作。(国医论坛1992;<3>:23) 按语:本方用治脾胃虚寒之胃脘痛有卓效。据颜老经验,久痛之络,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者加九香虫、醋灵脂;失血后贫血者加当归、龙眼肉;呕吐者加半夏、茯苓;泛酸嘈杂,口干脉数者去桂枝加蒲公英;便秘者加柿霜(另吞),并以蜂蜜代饴糖;兼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者加炒升麻;胃纳不佳者加生麦芽、檀香。 四、腹痛(肠粘连伴肠梗阻) 陈国权医案:黄某,男,37岁。1968年脾切除,1974:年胃全切,胆囊、阑尾切除。1981年11月因上腹部疼痛、呕吐、不能饮食而住院,诊断为“术后粘连伴部分肠梗阻”。经禁食、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痛未缓解。诊见面觥神疲,消瘦乏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上腹部广泛压痛,喜按,喜温,腹软,口不渴,喜热饮,大便微溏,小便清利,脉细涩,舌淡苔薄白。证属虚寒腹痛,气血不足,拟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15克,酒白芍15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西党12克,红枣5枚,饴糖15克。5剂后腹痛缓解,稍能进食。加服10剂,腹痛消失,食欲大增,诸症好转出院。后续服30剂,至今腹痛未患。(湖北中医杂志1983;<4):9) 按语:脉证所现,为虚寒型腹痛无疑,此黄芪建中汤所主之证。据作者经验,腹痛不止者,可加用九香虫、刺猬皮、毕茇、高良姜等,以增温中止痛之功。若长期服用饴糖出现反酸者,加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 五、腹痛型钩虫病 郭来荣医案:肖某,女,45岁,农民。腹部经常绵绵作痛,近日因食一支冰棒而至腹痛加剧,重时如刀绞样,伴恶心欲吐,头眩,乏力,纳减。在当地先后按肠、胃、胆道疾病治疗无效,于1978年8月6日来我院就诊,以腹痛待查入院。血检:}tb60g/L,RBC2.5×10地/L,大便常规钩虫卵1~2,诊为急腹痛型钩虫病。诊见患者面色萎黄,腹痛按之得减,舌质淡,脉细弱。为虚劳里急之腹痛,仲景黄芪建中汤加味,以益气温中,疏通气血,缓急止痛。药用:炙黄芪15g,桂枝20g,炒白芍30g,当归10g,干姜10g,制附片10g,炙甘草10g。服2剂腹痛缓解,效不更方,加雷丸末20g,分2次冲服。连服3剂,腹痛全除。连续3天,大便用增水漂浮法找钩虫卵均阴性而出院,以归脾汤调理。(河南中医1995;<1>:12) 按语:患者长期腹痛绵绵,且有一派里虚之象,可见中阳早衰,脾失健运,枢转无权,今食寒饮,犹如雪上加霜,客伤肠胃,结滞不散而至腹痛加剧。治病必求其本,据先贤“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者助之使通”之理,投仲景黄芪建中汤加味,甘温益气,建中运脾,化生气血,气血调和,气机通达,腹痛乃失。加雷丸治病原,以求长效。 六、胃痞(胃粘膜脱垂) 卢慕舜医案:卢某某,男,69岁。诉近月来胃脘痞闷欲按,少食尚可,多食加重,肢倦乏力,不耐久劳,便软日1次,尿调。兼畏风,低热,汗出,轻咳痰白已1周,于1986年11月4日来诊。查:“T37.8℃,神差,体瘦,面色不泽,肺气肿征,两肺可闻及干罗音,心(一),腹平软,上腹部欲轻柔按,重接则痛,肝脾肾(一)。舌淡红边布齿痕,苔薄白,脉细。钡餐透视:①胃粘膜脱垂。②中度胃下垂。③慢支肺气肿并双下肺感染。劝其住院不就,因系边远山区打针不便,故予中药。黄芪建中汤:炙黄芪30克,烊饴糖30克,桂枝10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白芍10克,生姜片10克,法夏10克。7剂。1月后遇患者,询知得悉,服完7帖后诸症好转,自拿病历请人抄方7剂,竟诸症消失。嘱患者常用开水烊化服饴糖,随访3年病未复发。(江西中医药1991;(4>:36) 按语:胃粘膜脱垂,属痞证、胃脘痛范畴,其病机多为素体脾虚,中焦失运,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其治当补益中气,平调脾胃。黄芪建中汤法是一个可借鉴之法。 七、胸痹 张乃卿医案:刘某某,男,56岁,干部,1978年8月7日初诊。自诉患冠心病四年余,近两月常发心绞痛,伴室性早搏,曾住县某医院治疗,服丹参片、潘生丁、消心痛等药未效;乃邀余出诊。询及胸痛彻背,动则气短,心悸,易出汗,背冷肢凉,近几日多梦失眠,胃纳显减,夜尿频而清长,大便微溏;诊见面色觥白,舌质胖嫩,边多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结。心电图提示: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心肌损害;3.偶见室性早搏。证属中气虚弱,心阳不振,寒凝气滞,脉络痹阻所致之胸痹。治宜温中补虚,散寒通络,予黄芪建中汤加味:炙黄芪、饴糖(分二次冲)各30克,炒白芍20克,桂枝、广郁金、川芎各10克,沉香(后下)3克,生姜4克,大枣6枚。共服6剂。 二诊:胸痛显减,胃纳渐增,舌、脉如前。效不更方,原方续服6剂。 三诊:胸痛渐平,背寒肢冷亦轻,脉沉渐起,偶有结脉,此乃元气渐充,心气久虚,血脉运行不畅,故结脉时现。原方去郁金,加酸枣仁10克,浮小麦30克,续服7剂。 四诊:胸痛、心悸、自汗、便溏均平,食欲渐增,仍感乏力,胸宇不畅,脉无结象。仍宗原方改为丸剂善后。一年后随访,胸痹及结代脉未曾再发。(新中医1985;(10>:42) 按语:胸痹证一般治法,多以活血理气,通阳化浊为主。本例的病机,属于心脾两虚,中阳式微,输运无权,从而导致心气虚,是以胸阳不旷、离照失明,气滞血瘀,痰浊滋生。故以黄芪建中补中益气而治其本,佐以郁金、川芎以活血通络,沉香温通壮阳、降逆,而治其标,标本兼顾,胸痹遂平。 八、心悸(窦性心动过缓) 薛春柏医案:周某,男,33岁,1989年9月18日初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年,屡治疼痛不解,食后脘痞,身倦肢酸,食少便溏,渐致心慌气短,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迟。心率48次/分。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胃镜见解:“慢性浅表性胃炎”。此脾胃虚弱,中阳不运,生化乏源,心失温养。法当温中益气,缓急止痛。黄芪建中汤,水煎服,日1剂。一服药9剂,诸证悉除,心率72次/分,心电图正常。 (河南中医1995;(2>:7 5). 按语:脾胃属土,为后天生化之源。土虚,化源不足,心失温养,则心慌气短。黄芪建中汤温中益气,缓急止痛,使中气健、化源充,则心有所养,心悸自除。 九、身痛肢麻 陈因华医案:患者,女,70岁。1985年9月30日初诊。患者40天前罹病,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脘腹冷胀,嗳气及矢气稍舒.,得热则减,饮食纳少,欲吐不吐,厌油,大便溏薄,日1至2次。未治。半月后出现头身疼痛,遇风冷加重。头痛以前额为甚,身痛以腰疼为著,四肢发凉而麻木。经治数日不效。刻诊:除上述症状外,更见脘腹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因考虑系中焦虚寒兼厥阴肝寒血滞之候,遂书方如下:吴茱萸6克,党参15克,生姜9克,大枣4枚,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5克,通草6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病不减。10月10日,他医用四逆散加当归、木通、滑石、黄芩之后,脘腹冷、胀痛剧,每日解稀便3至4次。10月14日,复邀余诊。见证如前。药用黄芪、饴糖各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2剂而泻止,脘腹冷胀痛大减,饮食增加;4剂而头身痛、四肢冷麻好转;6剂而诸证尽除。为巩固疗效,遂又予上方3剂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新疆中医药1991;(1>:封三) 按语:本例初诊,投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数剂无效。所以然者,以患者之头身痛、四肢冷麻并非兼证,乃脾胃虚寒之继发证。其因有三:一是头身痛、四肢冷麻发生在脾胃虚寒证之后;二是以兼证辨治,未见好转;三是予寒凉之品,脘腹冷胀痛加剧。由于中焦虚寒是本,营血不足是标,故用黄芪建中汤,建中气,立中阳,四旁得养而愈。 十、眩晕 董熔医案:杨某,男,50岁?干部。1989年7月3日初诊。自诉头晕目眩年余,曾在某医院治疗,Bp:16/9.3kPa,查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五官科检查亦无异常发现。屡服维生素、眩晕宁等均无效,故来求诊。患者眩晕每因劳累诱发,发则天倾地旋,站立不稳,平素食纳欠佳,常感身困乏力,动则气短,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小便清长,神疲形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此为中阳不足,气虚下陷,不运精微,清阳不升,脑失所养之眩晕症,故宜温阳补中,益气健脾,升发清阳,益神养脑,予黄芪建中汤加柴胡、川芎、升麻各10克,荷叶15克。服用15剂,眩晕减轻,继服10剂,诸症痊愈,追访1年,未见复发。(陕西中医1991;<10>:462) 按语:眩晕恒以火、风、痰、虚为因。临床常以祛风、清火、化痰、补虚进行治疗。本例属中阳不足,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脑失所养为 患,故治当温补中阳,以养脑气,方选黄芪建中汤温补中气,健运脾胃,参入荷叶气香醒脾,升发脾胃清气;升麻、柴胡引药上行,益气升阳,补脑不足,使眩晕自除。 十一、水肿 陈国华医案:张某某,男,30岁,已婚,农民。1984年元月4日初诊。患者于1983年12月4日起病,其证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微黄,短气不足以息,大便溏,日1至2次;半月后又见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昼重夜轻。查尿、血、大便常规及X线胸透,均无异常发现。曾在当地用中西药治疗10余日,其肿时退时起。刻诊:除前述症状外,更见心中时悸,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弱等。药用黄芪、饴糖各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4剂而神增食加,水肿渐退,大便转常;11剂而愈。(新疆中医药1991;(1>:封三) 按语: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黄短气,大便溏薄者,中焦阳气虚弱;畏寒肢冷足肿者,中阳无力外达,土虚不制水;心悸,舌淡者,中阳虚弱,不能生血也。故用黄芪建中汤,但温补脾胃而诸证悉去。 十二、筋惕肉颤 陈国华医案:李某某,女,38岁,已婚,农民。1986年元月21日初诊。患者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已2年余。近20天来通夜不眠,昼无睡意。9天前出现筋惕肉颤,或在躯壳,或在四肢;在躯壳,以前胸腹部为甚,在四肢,以上肢伸侧和大小腿内侧为重。发作部位虽不固定,但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此起彼落,无有休止。即有休止,也不超过5分钟。伴头痛剧烈,以枕部和前额为甚,足心汗出,左胁下微痛,不饥不食,则欲吐,口干不欲饮水,吃甜味则口中发酸,口苦厌油,腹中微胀,大便5日未解。苔薄黄,根稍厚,舌尖红,脉沉微弱。考虑为三阳并病兼挟湿邪与肝肾阴虚之候。用柴葛解肌汤去石膏加黄连合平胃散。2剂之后,大便虽解,但余证如前。元月23日入院,经补液、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0日,头痛微减,余证依然如故。2月4日,复邀余诊,苔转薄白,舌质变淡,更见心中悸而烦,精神倦怠,少气乏力,脉伏而细弱。辨证为中气不足、肝肾阴虚之候,当先建中气。 . 药用黄芪40克,饴糖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服2剂,精神饮食增加,呕止;4剂而心中悸烦消除,筋惕肉H闰著减;8剂后筋惕肉颤、头痛失眠均解。3月2 13,患者仅有头昏,食后即便,苔白稍厚,舌质仍淡,脉沉缓。守上方加苡仁18克,茯苓12克,10剂而愈。随访1年,未发。(新疆中医药1991;<1):封四) 按语:本例初诊,据证断为三阳并病兼挟湿邪及阴虚之候,好似很合符情理,其实不然,以脉象沉而微弱可知。二诊,苔转白,舌质变淡,虚象更见,参合其脉,遂辨为中气不足,肝肾阴虚之候。应先建中气,后滋其阴。故投黄芪建中汤而病得速减。三诊又加苡仁、茯苓者,针对苔也。未用滋阴之药而阴虚之证自解者,中气立,气血生,肝肾得养也。此案说明,临证者见脉证不符时,不能只重证,不重脉。 十三、遗精 高征医案:岳某某,男,37岁。1990年6月19 13诊。婚后三年,其妻未孕。一年来遗精频作,神情不安。症见:体弱形瘦,梦中遗精,甚而滑泄,精液清稀,每周三次以上,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大中空。脉症合参,当属虚劳,乃阴阳俱虚所致。处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饴糖、五味子各15克,莲须10克,芡实、金樱子各12克,甘草6克,大枣4枚。服药6剂症减,0剂而愈。随访二年,未复发。(四川1中医1993;(5):28) 按语:本患年近四旬,求子不遂,思郁伤脾;且妄耗肾精致肾虚不藏,加之久病失治,先后天之本不固,终致阴阳气血俱虚。脾失健运,清气不升而陷之,故遗精。正如《景岳全书·遗精》篇所说:“遗精之证有九:……有因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不足,心脾之虚陷也。故以小建中汤甘缓温补,补益中气,使中气四运,脾升则健;而黄芪“充虚寒空”尤有专长。另加莲须、芡实、金樱子,是以增填精固涩之力。药证合拍,病遂告愈。 十四、阳虚感冒 蒲辅周医案:邹某某,男,60岁,1958年8月23日初诊。形瘦体弱,素易感冒。近因疲劳受凉,头项强痛,畏风,动则汗出,轻微咳嗽,消化不好已久,肠鸣,纳差,精神不振。脉左寸微浮,右寸微,两关弦虚,两尺沉弱,舌正苔薄白粘腻。由体虚卫阳不固,复感新凉之气所致。治宜调营卫,建中气。处方:党参6克,桂枝4.5克,白芍6克,炙甘草4.5克,生黄芪9克,法半夏6克,陈皮3克,茯苓6克,生姜2片,大枣2枚,二剂,慢火煎两次,取300毫升,加饴糖30克。和匀,分2~3次温服。 8月25日复诊,药后两小时微烦,继而汗出,畏风消失,头痛亦解,饮食略增,睡眠不好。脉两寸同,两关弦缓,两尺沉迟。营卫初和,治宜和脾柔肝,兼滋心肾。处方: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半夏4.5克,橘红4.5克,五味子(打)20粒,酸枣仁9克,肥知母1.5克,川芎1.5克,大枣4枚。水煎温服,2剂。(《蒲辅周医疗经验》1979:164) 按语:营卫之气源生于脾胃中水谷精微,营为“水谷之清气”,卫为“水谷之悍气”。中气不足,则卫阳之气亏乏,肌表不固,而易外感。故其治当以建立中气为法,中气立,则卫气壮,而邪气自退。 十五、低热 王新昌医案:雷某某,44岁,农民,门诊号1579,1986年12月15日诊。患者低热二年,体温经常在37.5℃~38.5℃之间,伴上腹部闷胀隐痛,食欲不佳,短气乏力,微恶风寒,口苦咽干,面色萎黄,下肢轻度浮肿,大便先干后溏,脉象虚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X线胸透无异常。血象:血色素7.5克,红细胞303万,白细胞总数11900,中性粒细胞79%,淋巴细胞21%,血沉37毫米/小时,血小板15.2万。尿蛋白(+),尿糖定性(+)。曾按肾炎、风湿热、湿温等病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迄未控制。证属脾胃素虚,气血两损,荣卫不和所致,其发热为标,虚劳为本。治当益气补虚,甘温除热。予黄芪建中汤:饴糖30克,黄芪15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5枚 ’ 3剂后体温降至37.2℃,身爽食佳,效不更方,原方续进25剂。1987年3月18日复诊,述自元月份服完药物之后,体温一直正常,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再行全面复查,果一切正常,病告痊愈。(国医论坛1987;<3>:20) 按语:此“甘温除大热”之法,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至金元李东垣氏方臻成熟,临证运用于气虚发热之证,屡有卓效。 十六、恶寒 吉玉英医案:强某某,29岁,男,反复恶寒、低热10多天伴微出汗为主诉于1992年2月9日收住本院内科。起病于劳累淋雨后感畏冷,打喷嚏,体温波动在37.2_c~38℃,门诊曾多次服中药,病情未见好转。入院后经全面检查:血培养、胸片、肝功,肥达氏反应、心电图、尿培养等均未发现异常。经1个月西药治疗症状仍无改善。接诊时,查体化验未发现病理征象。病人神清、疲倦肢乏、恶寒重,发热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营卫不和,邪留肌表,拟调和营卫,兼清余邪,方投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四剂后,患者低热解除,但上身仍穿1件大棉袄及4件毛衣,下穿2条毛裤,即使天气暖和亦无法减衣。当时考虑寒热往来不显著,故减去小柴胡,更换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共进6剂,恶寒稍减,未能根治。察病情似阳虚之象,改用助阳解表,又服4剂仍未奏效。最后细察病情,根据病因辨证论治,始病是因淋雨劳累之后,刻下症见恶寒、吐清涎,喜热食,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拟寒邪客于肌表,中阳受困而致中阳不振,里虚之证。改用温中散寒,益气固表,方选黄芪建中汤:生炙黄芪各15g,桂枝9g,白芍18g,干姜5g,大枣7枚,党参24g,炙甘草5g。 此方进3剂后,恶寒减轻,清涎减少,大便由溏转软。再服3剂,则恶寒大减,脱去大棉袄及1件毛衣裤,精神清爽,大便正常,无吐清涎。在此再守法进原方3剂,恶寒已罢,穿衣如常人,继则调理脾胃以善后。(福建中医药1993;(5>:64) 按语:本案虽有恶寒,但表邪不显,里虚突出,患者便溏,吐清涎,喜热食,舌淡苔薄,中气虚寒之象尽露,虽有脉浮,但表证不甚,治当“先救其里”,待中气建立,脾阳充盛,卫阳外达于表,则恶寒自罢。 十七、咳嗽 叶天士医案:许某,27岁,久嗽不已,则三焦受之。一年来病咳而气急,脉得虚数。不是外寒束肺内热迫肺之喘急矣。盖馁弱无以自立,短气少气,皆气机不相接续。既日虚症,虚则补其母。黄芪建中汤。(《临证指南医案》) 按语:久咳气急,脉得虚数,既非外寒束肺之麻黄汤证,亦非内热迫肺之麻杏石甘汤证,而是咳久不复,渐而成损。于此当以黄芪建中辈甘温补中,培土生金,所谓“虚则补其母也”。 十八、鼻鼽(过敏性鼻炎) 医案:患者,男,15岁。从幼儿园时起,经常喷嚏,流清涕,一直未愈。小学三年级,因外伤脾切除1/3。易患感冒,全身出汗,头痛,清涕,口唇皲裂,便软,一日一次,嗜食水果。苔白稍干,脉弦紧,腹硬。给予黄芪建中汤17天量。据方服药3天后,出现效果,喷嚏及清涕均止。患者长期服此方。(汉方临床1987;(2>:20) 按语:脉证所现,为肺气虚之证。《灵枢·本神》日:“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故用黄芪建中汤大补脾肺之气,肺气充盛,则鼻窍畅利。临证中,鼻寒流涕反复发作,久久不愈者,每则取补肺气之法。 十九、崩漏 陈灿医案:李某某,女,29岁,工人,1988年4月8日初诊。患者形胖气弱,面白唇淡,语言低微,精神萎靡,自诉月经素来正常,月经周期为28~29天,经量适中,持续4天后干净,末次月经上月15日。6天前因连续加班2天后,自觉腰痰肢倦,神疲乏力,当晚经来量多色淡,更换卫生纸3次仍湿透内外裤,腰痰痛加重,少腹胀坠隐痛,手足冷,头晕目眩,心悸,纳呆。曾在厂医务室诊治,服用乌鸡白凤丸、维生素E、安络血等药无效,月经仍时见淋沥不断。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为脾虚不摄,冲任不固之崩漏证。治当益气摄血,温中补虚,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黄芪60g,党参30g,桂枝10g,熟地、白芍各20g,阿胶(烊)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8枚。3剂。 4月11日二诊:3剂药后崩漏已止,胃纳稍增,手足转暖,少腹不痛,无胀坠感,但仍腰疫肢倦,时眩晕乏力,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守原方3剂以善后。随访4年,月经正常。(新中医1993;(4>:43~44) 按语:本例崩漏证,因劳累过度,导致月经突然提前8天来潮,且量多势猛,此为先有崩中之证,失血过多,气随血脱,导致气血两虚,气不摄血,冲任失固,月经淋沥不止之漏下证。故速以补气摄血,温中健脾为主,标本同治。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益气摄血。方中重用黄芪,加党参益气为主药,以阿胶易饴糖,加熟地增强补血、匿止血之功。药证合拍,效如桴鼓。 二十、口疮(顽固性口腔溃疡) 伍正荣医案:余某某,女,48岁。顽固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8年。口颊粘膜、软腭及舌面有胡豆大溃疡6处,色灰白、灼痛。纳呆食少,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处方:黄芪、土茯苓各30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白芍、生地、大枣各20克,儿茶15克,白术12克。服用上方4剂,溃疡面缩小,疼痛减轻,继服8剂获愈,追访3年未复发。 按语:(原按)《景岳全书》指出:“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寿世保元》有“口疮白,脾脏冷’’的记载,且久病必虚,故宜温补。方中黄芪、儿茶补气生肌,止血定痛;桂枝温中益阳;白芍、土茯苓、甘草、生地养阴解毒;白术健脾益气。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温中散寒,解毒生肌之功。据伍氏经验:溃疡面大加乌贼骨9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6克;舌苔黄腻去桂枝,加苡仁12克,佩兰6克。经用本方治顽固性口腔溃疡64例,均获痊愈。 二十一、风隐疹(慢性荨麻疹) 张乃卿医案:王某某,女,34岁,ilia,1979年10月30日初诊。自诉患风疹八年,发疹前背部发冷,腹中冷痛,大便溏泄,继则周身瘙痒,疹块遍及全身,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麻疹,多于晚饭之后发作,天气寒冷更易发作,全年几无宁日。先后服过许多中、西药及注射与熏洗诸法,难以控制。阅其病历,激素、钙剂、维生素类均为常用之品;中药多为散风、凉血、祛湿之剂。查四肢及躯干见有大小不等之疹迹,色淡,并有搔破之爪痕。舌淡苔白多津。诊为虚寒型风疹,治宜温中健脾,养血祛风,拟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之:生黄芪、饴糖(分二次冲)各30克,桂枝15克,炒白芍、当归、白术、党参各10克,凌霄花6克,防风8克,炙甘草5克,生姜6片,红枣8枚,10剂。 二诊:服药6剂后,疹块逐渐减轻,瘙痒亦减,宗原法嘱再服10剂。随访迄今未见复发。(新中医1985;(10):42) 按语:荨麻疹属于祖国医学“风疹”“瘾疹”之类,临床多从“血热”、“风湿”论治,本例风疹缠绵八载,属于久病脾、肺气虚,中阳不振,虚寒内生,故发疹前腹痛悠悠而便溏,阳不卫外则腠理不密,是以薄暮形寒而疹发。无怪乎清热凉血,疏风祛湿诸药屡服而不验。故选用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以补虚扶正固表,参以当归、党参增强补气益血之力,中气充沛,腠理致密,气煦血濡,表里自和,八年沉疴竟告霍然。 二十二、鹅掌风 黄道富医案?赵某某,女,41岁,工人,1987年元月12日初诊。患者手掌脱皮16年,每逢春季两手掌心热而燥痒,继起白皮,皮肤枯槁燥裂,自掌心延至全身,但不犯手背,时轻时重,至秋末方止。发病时两手掌嫩红,触之疼痛。诊见指甲枯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此为中气不健,营卫不和。治宜益气补虚。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枣5枚(劈),饴糖30克(冲),白蒺藜10克。水煎去滓,纳饴,空腹服,日3次。外搽润肌膏。服药5剂,掌心热退痒止,脱皮渐愈。继服20剂彻底告愈。翌年春随访未复发。(国医论坛1990;(6):18) 按语:手掌脱皮,名为“鹅掌风”,系春季好发病。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手掌脱皮多与肺脾二脏有关。其病因多为中气不健,营卫不和,不能适应气交之变所致。故治用黄芪建中汤加白蒺藜。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白蒺藜平肝木疏风邪;诸药相配,培土生金,调理阴阳气血,俾皮肉有主,手掌脱皮之症自愈。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防己茯苓汤 【方药】防己三两( 9克) 黄芪三两(9克) 桂枝三两(9克) 茯苓六两(18克)甘草二两(6克)
一、水肿 秦伯未医案:男,28岁。病浮肿1年,时轻时重,用过西药,也用过中药健脾、温肾、发汗、利尿法等,效果不明显:当我会诊时,全身浮肿,腹大腰粗,小便短黄,脉象弦滑,舌质嫩红,苔薄白,没有脾肾阳虚的证候。进一步观察,腹大按之不坚,叩之不实,胸膈不闷,能食,食后不作胀,大便每天1次,很少矢气,说明水不在里而在肌表。因此考虑到《金匮要略》上所说的“风水”和“皮水”,这两个证候都是水在肌表,但风水有外感风寒证状,皮水则否。所以不拟采用麻黄加术汤和越婢加术汤发汗,而用防己茯苓汤行气利尿。诚然,皮水也可用发汗法,但久病已经用过发汗,不宜再伤卫气。处方:汉防己、生黄芪、带皮茯苓各15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红枣3枚。用黄芪协助防己,桂枝协助茯苓,甘草、姜、枣调和营卫,一同走表,通阳气以行水,使之仍从小便排出。服2剂后,小便渐增,即以原方加减,约半个月证状完全消失。(《谦斋医学讲稿》1964:132) 按语:本案全身浮肿,腹大腰粗,小便短黄,但其腹按之不坚,叩之不实,胸膈不闷,能食不胀,此水不在里,而在肌表。患者并无外感风寒证状,故又决非风水,而是皮水。服用防己茯苓汤通阳行水,小便渐增,证状亦随之渐消,洵属良方。
海崇熙医案:周某某,男,62岁,农民,1985年12月10日诊。自诉患肝炎五年,近月余腹胀、纳呆、尿少、下肢肿。刻诊:面色黧黑,左颧及前颈有血痣四枚,形体消瘦,腹大有水,脉沉弦,舌淡紫苔薄白。查肝功能:黄疸指数6单位,麝浊>20单位,麝絮(+++),锌浊>20单位,谷丙转氨酶<40单位,白、球蛋白比值为2·10/5·20。}{BAg阳性。尿检:尿蛋白(+)红细胞(++)。A超探测:肝剑突下4厘米,肋缘下2厘米,余(一)。西医诊断:肝性腹水,肝肾综合征。此属脾失健运,肾摄无权,气虚血滞,水湿停留。治宜健脾益肾,活血导水。
张明亚医案:杨某某,女,53岁,农民。1985年10月12日就诊。患者近两年来常感四肢肌肉阵发性跳动,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来诊见:形体肥胖,面白睑肿,肢体肌肉颤动,时作时止,甚则筋惕肉颤,纳差乏力,小便短少。动则汗出,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脾虚水泛,饮阻阳遏。治宜健脾制水,通阳化气。方用防己茯苓汤加味:防己15克,桂枝10克,茯苓30克,黄芪20克,炙甘草6克,附子,白术各10克,水煎服。服药5剂小便增多,颤动大减,继服5剂,诸症咸安。改以六君子汤调治逾旬,以防饮邪复聚。(黑龙江中医药1989;<4>:33) 海崇熙医案:丁某某,女,46岁,1979年3月16日诊。自诉近年来身体奇胖,伴有倦惰,头昏,胸闷稍劳则喘,行动艰难,经闭14个月。诊得身长158厘米,体重90.5公斤,肥胖对称,腹壁厚实,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脉象弦滑,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此属脾阳虚衰,水停血闭。治宜益气利水,兼通血分。拟防己、桂枝、红花各10克,茯苓、黄芪、马鞭草各30克,炙甘草5克。
海崇熙医案:彭某某,男,23岁,商人,1982年11月1日诊。素健。去秋贪食瓜果患泄泻,愈后屡有反复。刻诊:面目虚浮,足胫水肿,日泻3~5次,无腹痛及脓血,便呈水样,尿短少。舌淡胖苔白,脉濡缓。证属脾胃不健,输泄无权,水湿内聚为患。治宜培补中州,分利水谷。拟防己、桂枝、黄芪、茯苓、车前子各10克,土炒陈皮、炙甘草各6克。上方服5剂,小溲转清长,大便渐实,便次减少。继服5剂,水泻止,肿胀消,食增病痊。后随访一年,未见反复。(国医论坛1989;(2>:19)
按语:本例系老年妇人,平素体虚,从事饮食业“红案”工作,长期接触炉火及油炸食物,风湿热乘虚侵袭,流走脉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成风湿热痹,运用防己茯苓汤合四妙散,使风湿去,热亦清,经络得通,痹痛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