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蓝|各省17年子女养育费月度支出 2072

 邹蓝茶座 2025-01-12 发布于广东
    邹蓝/文。
  初步结论:以中国好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看,眼下,一路花钱补习上了大学,出来难找工作。理或工类学业优秀的,则去不了欧美留学,因为欧美针对中国学生学工程的,有了特别限制。因此投入了,出口也不乐观。估计只能卷国内一流的十来所二十来所顶级高校的相关学科专业。
  而上了漂亮国和英国等限制的十来所中国工程类高校,短期中期国际交流进修的可能性也不大,只适合下决心在国内发展的学子。至于文与社科专业,经济短期小不景没啥事,而中长期大不景则压缩的正是高校和社会这类文社的职位,中国与欧美都差不多。
   家长的投入方式可能要考虑转变一下,启发思维思考的,可能比死记硬背超量做题更重要。

  前几天,我就2023年的全国哥省市区养育婴儿到17岁的费用简单说了说。后来一想,还可以再深点说一下。再一想,实际上是再浅显一点,转化为每月平均支出。因为年度数字,听上去感觉还是隔了一层。估算下来,最高的上海,最高可能月度一万。而省区平均最低的西藏,支出最高的也可能达3400元。

    全国各省市(港澳台除外)的17年子女养育费用:

  全国平均年度支出为53.83万元。而高于全国平均支出的有如下省市区:  上海101万,北京93.6,浙江85.4,江苏72.1,广东70.5,天津68.7,福建65.9,重庆55.6,湖北54.4。

    这一档的前七位都是沿海发达省市。

    辽宁和山东作为沿海发达省份,也在第二档里头名列前三。

  湖南52.8万,山东49.6,辽宁49.5,安徽49.4,四川48.9,内蒙古48.9,江西47.6,海南47.1,河北45.8,黑龙江44.7,陕西43.5,宁夏41.9,河南41.7,云南41.5,广西40.2,贵州39.3,新疆39.3,吉林39.2,山西38.4,甘肃38.3,青海37.8,西藏34.8。

  我也说了,各省市区不管官、商,白领,蓝领和农民工,纯农民的身份,只说豪富,富裕,中等富裕,小康,凑合过日子这些不同收入人群,在子女养育含教育支出方面,就有巨大差距。至于贫困人群,那就根本不用提。常识是,收入最顶端的极少数愿意为子女多出大钱读书,中等各层也愿意多出钱,而收入最底层的则有完全放羊的。

  如果将年度数字转化为月度支出,也许全国各省市区具体各地市的居民,就有可能跟自己本地多数人的月薪比较一下,感觉就比年度数字接地气得多。
  如此算下来,年度支出最高的上海101万,分摊到17年,年度为5.94万,月度为0.49万。 
  而最低的西藏,34.8万,年度为2.04万,月度为0.17万。西藏工资中含有高寒补贴,肯定比内陆中西部高一节。
 每月1700元,从沿海省市看,还不算什么。但是西藏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城市人口比重低(牧区人口的公共义务教育都有足足的补贴)。摊到西藏城市人口,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
    北京,总93.6万,年度5.50万月度0.45万。年度数字接近低收入人群的年度收入了吧。以下同。
    浙江,85.4万,年度5.23万,月度0.41万。
   江苏,72.1万,年度4.24万,月度0.35万。
   广东,70.5万,年度4.14万,月度0.34万。
  天津,68.7万,年度4.04万,月度0.33万。
   福建,65.9万,年度3.87万,月度0.32万。
    重庆,55.6万,年度3.27万,月度0.27万。
   湖北,54.4万,年度3.2万,月度0.26万。
 低于全国17年平均支出数字以下的各省市区,直接计算到17年年复一年的月度平均支出。 

湖南,2500元。山东,2431元。辽宁,2426元。安徽,2421元。

四川,2397元。内蒙,2397元,江西,2333元。海南,2308元。

河北,2245元。黑龙江2191元。陕西,2132元。宁夏,2053元。

河南,2044元。云南,2034元。广西,1970元。

  排列在广西之后的贵州,新疆,吉林,山西,甘肃,青海不另计算,反正在广西的1970元以下,在西藏的1700以上这个范围内。

  还要指出,这只是为一个孩子的投入。如果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那么数值还要更高。

  这是愿意为子女投入的人群平均打平的支出数字,每个省市区的各地各市的差别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其次,可能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孩子的家长有心无力而没多少投入,有的则支付很多。那么这里算出来的数字,可能在具体各家庭为子女上学后的增加支出上,实际要比平均数高不少,三分之一到一半?有可能,各省市区愿意为养育子女多支出的不少家庭,实际支出最高的,是各省平均数字的一倍。

那么,最高的上海,可能月度一万。而最低的西藏,也要达到3400元。可能在西藏之外省市区,相关家庭相当于要多支出一个当地中偏下收入人员的工资。

  初步结论:眼下,上了大学,出来难找工作。学业优秀理工科的,则去不了欧美留学,因为欧美针对中国学生学工程的,有了特别限制。投入了,出口也不乐观。估计只能卷国内一流的十来所二十来所顶级高校的相关学科专业。至于文与社科专业,经济短期小不景没啥事,而中长期大不景则压缩的正是高校和社会这类文社的职位,中国与欧美都差不多。

  投入方式可能要考虑转变一下,启发思维思考的,可能比死记硬背超量做题更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