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所来所去 2025-01-12 发布于云南

图片

一、背景与意义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严重危害生命的心血管急症。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外科技术、麻醉及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AD诊断率提高,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然而,由于缺乏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国际对AD治疗仍存争议。

中国特点
· 主要病因:高血压为主,且患者多为青壮年。
· 诊疗差异:患者年龄较西方低10-20岁;首次手术应减少二次干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 制定目标:结合中国国情,规范诊断与治疗。

二、主动脉夹层的分类与特性


1. DeBakey与Stanford分型
· DeBakey分型
· I型: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 II型:仅累及升主动脉。
· III型: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胸段或延伸至腹段)。
· Stanford分型
· A型:累及升主动脉。
· B型:不累及升主动脉。

2. 孙氏细化分型

在Stanford分型基础上,细化夹层的病理特点:
· A型:分为A1(累及升主动脉)、A2(主动脉窦受累)和A3(复杂型)。
· B型:分为B1(局部扩张)、B2(广泛扩张)和B3(全主动脉扩张),并根据弓部情况细化为复杂型(C型)和简单型(S型)。

3. 分期

根据发病时间:
· 急性期(≤14天)
· 亚急性期(15-90天)
· 慢性期(>90天)

三、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 全球发病率:2.6-6/10万人/年。
· 中国特点:
· 年轻化趋势,平均年龄51岁(较西方低10岁以上)。
· 高危因素:高血压、Marfan综合征、吸烟、饮酒等。

四、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 疼痛:多为突发剧烈撕裂样疼痛,Stanford A型常见胸痛,B型常见背痛。
· 其他表现
· 心脏并发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心肌梗死。
· 器官灌注不良:肾衰竭、肢体缺血、脑血管意外等。

2. 实验室检查
· D-二聚体:发病24小时内敏感性达100%,可作为急性AD筛查指标。
· 其他标记物: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可辅助评估预后。

3. 影像学检查
· CTA(首选):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100%,快速、直观。
· MRI:适用于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 超声心动图:便携性强,适合术前及术中评估。

4. 诊断流程
· 结合危险评分(病史、症状和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快速确诊。

五、治疗策略


1. Stanford A型AD

(1)治疗原则
· 紧急手术:优先选择手术治疗,以减少主动脉破裂等致命风险。
· 推荐手术:顺行性脑灌注和孙氏手术为首选。

(2)手术方法
· 主动脉根部重建:根据窦部、瓣膜受累情况选择Bentall术或David术。
· 主动脉弓部重建:复杂型患者优先行孙氏手术,简化手术流程,提高远期效果。

(3)特殊情况
· 妊娠期AD:综合考虑孕周,分阶段手术,尽可能保护母婴安全。
· 杂交手术:适用于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

(4)术后并发症管理
· 常见并发症
· 呼吸功能不全:术后保护性通气和感染防控。
· 肾衰竭:加强肾脏保护,必要时行CRRT。
· 神经系统并发症:脑保护措施和及时脱水治疗。

2. Stanford B型AD

(1)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需严格控制心率和血压。
· 腔内修复术(TEVAR):用于复杂型B型夹层,可提高远期生存率。

(2)手术选择
· 根据孙氏细化分型:
· B1S型:推荐TEVAR。
· B1C型:可行直视象鼻术或Hybrid手术。
· B3型:建议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3)特殊情况
·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首选孙氏手术,慎用TEVAR。
· 外伤性夹层:TEVAR是优先选择。

六、未来展望


本共识为主动脉夹层的诊疗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原则,但部分措施尚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依据。未来需通过多中心研究优化诊疗策略,并根据中国患者的特点定期更新共识内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