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为何备受推崇?因它暗含普通人跨越阶层的奥秘

 采菊东篱630 2025-01-14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曾担任朱元璋太子朱标的老师。他幼时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但是天资聪颖,热爱学习。

为了求学,宋濂遍访元代大儒,因此在文人圈子中声名鹊起。元代至正年间,皇帝曾召宋濂担任翰林院编修,但是他选择辞职,隐居龙门山十余年,直到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他才出山担任太子朱标的老师。

图片

史料记载宋濂小时候被誉为“神童”,但是他自己认为并非因为天赋过人,而是靠不懈努力才取得后来的成就。事实上,他之所以位列公卿,完全是因为“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

在这篇《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跨越阶层的“秘诀”,以此鼓励和劝勉国子监的学生们努力学习。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讲述了他个人的求学心得;第二段描述了他少年时代如何克服外部困难和内心障碍;第三段是对学生们的告诫;最后一段则阐述了他撰写此文的原因。

文末以“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一句,表明劝勉同乡子弟奋发图强一直是他的志向,希望乡邻不要误解他。

接下来,我们先说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宋濂的学习之道。现代人读书,老师会在课堂上传授很多学习方法。而在古代,私塾先生通常只教学生“苦读”,具体办法就是死记硬背。

图片

但是宋濂还有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抄书”。世人都称宋濂为“神童”,这种智力超常的人,在我们看来通常具备过目不忘的能力。然而,他的这种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后天练成的。

原来,宋濂幼年时家境贫寒,渴望读书却买不起书,只能向别人借书来读。他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每次借到书,宋濂都会通宵达旦地抄录书上的精华,争取在还书前把内容全部抄下来。即使寒冬腊月,十指冻得僵硬,他也不敢稍有懈怠。

后来,因为宋濂讲信用,所以人们都乐于把书借给他抄录。日子久了,他读到的书也就越来越多了。“抄书”看似是一个笨办法,但是实际上却能让人集中注意力,并有助于阅读和记忆。

现在的学生懒得记课堂笔记,总是喜欢借老师和同学的现成笔记去复印,然后往抽屉里一扔,再也不会翻开。这样的笔记等于白印,对记忆知识点完全没有帮助。

图片

只有亲手抄录过一遍,才会印象深刻。宋濂通过“抄书”的笨办法,很快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神童”渐渐地,他不满足于只是自己阅读,开始四处寻访名师,向达人们求学。

当宋濂找到那些名师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德高望重的名师,因为弟子众多,授业时态度严厉,有时甚至显得很不耐烦。

普通弟子看到老师这样,有时就不敢提问。但是宋濂却坚持跟随在老师左右,一旦产生疑问,就马上“援疑质理”,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追根究底地把问题弄懂。

这样一来,老师可能会发脾气。那怎么办呢?宋濂说:“俯身倾耳以请”,只要请教时态度恭敬一些就好了。如果老师责骂,就表现得更加恭敬有礼,“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千万不要顶撞老师,等老师心情好了再去请教。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习方法时,有一条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儒生们求学之时,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一定要放下面子与身份向别人请教。这里说的是“向下”请教,而宋濂说的是“向上”请教,这两个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图片

文章的第二部分:讲述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内外干扰。宋濂先讲了自己早年求学中的一次历险。他早年从师时,因为是“走读生”,经常背着书箱行走在深山巨谷之中。

有一次寒冬腊月,天降大雪,宋濂行走在雪地里,四肢冻僵,差一点死掉,幸好被山民救起,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求学的心。

接着,宋濂讲述了自己寄住在旅馆时,看到同舍学子穿着华服,戴着镶金嵌玉的帽子,腰间悬挂白玉宝刀,像个神人一样。

当时宋濂衣着破烂,杂处在这群同学之中,本应有些惭愧,但是他却修炼得“略无慕艳之意”,并没有特别羡慕他们。

宋濂说,这是因为他“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得到了快乐和满足,所以并不觉得自己吃穿不如人。

图片

儒家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不赞成与人攀比。就像孔子在《论语》中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贤人了。

不过宋濂在这里说的“中有足乐者”,并不是要求学子们都去做“贤人”,而是另一番道理,他是希望学生们真正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只要你能找到这种“乐趣”,把心思全部放在求学上,那么对于外在的困难和内在的“心魔”,都可以自然地克服。

举个例子说,平时学生在校上课,每节课40多分钟,到了20分钟就有人坐不住了。但是如果你去打游戏,连着打十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烦,那就是因为你找到了游戏的“乐趣”。

宋濂希望学生能找到读书的“乐趣”,这有点像如今流行的“心流”理论: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事,心无旁骛并乐在其中时,根本不会受到外物的干扰。

图片

第三部分是对学生的训诫,宋濂在这里拿国子监学生的学习条件与自己当年的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告诉他们:你们如今的学习条件远胜于我,如果这样都学不好,只能怪自己不努力了。

第四部分,宋濂提到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原来是一个叫马生的太学生,以同乡人的名义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来求教学之道。

宋濂看他表达能力好,态度又十分诚恳,所以才写了这篇文章。宋濂说自己少年时代求学十分艰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也可以算是一个“善学之人”了。

因此宋濂希望马生回到乡里,把他一直有志于勉励同乡子弟的心意转达一下,让那些诋毁他的人明白,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际遇”好,而是因为自己事先有了准备,才能抓住机遇。

宋濂不愧是明初大儒,这篇《送东阳马生序》初看只是一篇普通劝学文,布局、结构虽巧妙,但内容仿佛只是在让学生们“忆苦思甜”。

讲的无非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一心求学、“淡薄名利”那一套。然而仔细琢磨才发现其中不简单,文章中既有学习的方法论,又有克服内外干扰的不二法门,即“中有足乐者”。

图片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太平盛世,一个人要想实现阶层的跨越,读书是不二法门。读书时,一要不怕苦,二要不怕累,三要“乐在其中”,四要寻访名师,广交天下朋友。

其实,当初宋濂能在元末被召为翰林院编修,就是由于他通过读书打入了元代文人教育集团的高层,才在京师的学院当上了讲师,然后才被危素推荐去了翰林院。

后来宋濂隐居龙门山的时候,他门下的弟子又把他的大名四处传播,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这才招他去当了太子朱标的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