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白泉(外一篇)

 zhb学习阅览室 2025-01-15

作者:瓦四

清 白 泉

甲辰之春,邕城至越州。过府横街,踏卧龙山。是日,云散日朗,山光人意,俱有喜态,游兴大增。遁幽径步履,偶遇一泉,范仲淹曰清白泉。清白泉的名字真好,好在清清白白一世骨气,好在绿绿茵茵一股神气;清白泉的寓意真深,深在爱其清白而有德义,深在可为官师之规而有道义,深在一股清廉之气而有信义。

泉小意大,缄缄默默守岁月,旁碑刻《清白堂记》,传至后世。周边生树,青苔一地,树下蒲伏。苔衣茎细如丝,翠绿得滴出水来。人置其中,顿感避城市之喧,逐枯寒独乐之意味。身往森郁里沉,心却敞亮着,绽放出畅快来。那畅快渐渐含羞,于是清和。人生莫测,官贵为民称为境界,廉洁从政便是归处。

一人置于碑前,充分感受《清白堂记》的体量,领略碑刻的雕刻艺术,体会古人当时站在碑前的心情;一人置于碑前,品读绍兴的“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的营养;一人置于碑前,想象清廉文化滋养下的“政治山清水秀、干部清正勤勉、风气清朗向上”的好生态;一人置于碑前,称颂“清白廉洁、润泽廉政”的时代精神浸润绍兴大地;一人置于碑前,感慨先贤的美德,穿越千年时空,璀璨生辉,将如涓涓细流,汇成汤汤江河。

凝望清白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心中念叨不停,有怀于卫,靡日不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者,陆游有诗赞范仲淹曰:“有越逾千载,何人不宦游。向来惟一范,真足壮吾州。”眼前清白遗迹,便是其“源头活水”。至此时,睹泉怀古,怀古思今,索性清白泉边静坐,冥思水之源,何处而聚?绍兴戏剧,宛若清白泉之水,弘扬清廉文化,其优显然。越剧、绍剧、调腔等,融合清廉大戏、社戏文化习俗,走进田间地头,“碧绿”可视,“清香”可嗅。凭历史文化底蕴,借人文资源,清白文化插上信息翅膀,穿越千年的清白文化,必越陈越香,历久弥新。一泓小泉,展现清廉文化,却苍茫辽阔。

品读范仲淹,感慨《清白堂记》,忽记起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乃古仁人之心之高格;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之责任,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情怀。人生一世,时间太快,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何时为乐?面对千年清泉,泫然流涕,陡生感叹,古人尚能“进亦忧,退亦忧”,而今人更应谱写一曲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赞歌。

读我清白泉,其活水涓涓,沁人心田;读我清白泉,透过它的双眼,探寻历史奥秘;读我清白泉,渗入它的心灵,寻求感动现场。危险之际,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危难时刻,领导干部一马当先;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入府山公园,参观清白泉,细读《清白堂记》,围坐清白亭,聆听范仲淹的清白故事,决心为官一任,终身抵制腐败。

清白泉水,它是浩浩荡荡的海,我像它的汩汩细流;它是圣主,我为贤臣。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绝不“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临清白泉,难免思茶。玩味“茶类隐,酒类侠”,说得很精辟。茶美于清淡,令人回味绵长,心境恬淡,以清明的理性规避贿赂;酒美于浓烈,令人热血澎湃,心醉神迷,酣畅淋漓易贪腐。茶与酒是人生之两种境界,选茶而弃酒。之于茶,立春的金鼎红最新,雨水的开化龙井最嫩;惊蛰的岩茶香,春分的毛尖醇;清明的巴山雀舌甜,谷雨的铁观音苦;立夏的武夷水仙柔,小满要喝冻顶乌龙;芒种要品坦洋工夫,夏至唯有玉衣金莲。一杯开水冲下来,茶叶由浮而沉,由躁而静,由紧缩而舒展。泡开的茶才是茶,宁静的心便是仙。人生在世,心与自然合为一体,黎民百姓便融于你的心中,你的心便融于黎民百姓之中。其实此时,你便是黎民百姓,黎民百姓便是你,心中装着黎民百姓,你便抛弃“当官不为民做主”;黎民百姓拥护你,你便拥有包拯般盖世英明。

读山读水,以圣山圣水为高;品圣山圣水,能补充清廉的营养。越州的清白泉,它是人间的天上,也是天上的人间。千百年来,它把那么多的风云、雨雪、草木全收留在身边;千百年来,把沧桑演绎成流水,把思想生长成花朵;千百年来,只让灵犀者顿悟,渴求者静禅。读山品水,只埋头读自然而本真的山,品至清而净洁的水。

人非草木,自然会是有感情的。怀古喻今,面对历史,多生感慨:“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古有仲淹诸贤,今有廉洁党员干部,皆无愧乎此。

卧龙山苍苍,清白泉泱泱;清廉之风,山高水长。绍兴幸矣,百姓福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矣。

竹林寻竹

乘火车,转汽车,一路向北,心驰神往地晃荡在祖国广阔的怀抱里,最终停留在一个叫做竹林的小镇上。尽管被寒风吹着,但映入眼帘的还是绿油油的色泽,还闪烁着炎炎夏日的影子,让我这个北方人神往地凝视起来。

疲惫地拉着行李箱,艰难地爬着坡,且兴致勃勃地眺望道路的尽头,尽头高矮交错的疲惫中泛绿的杂树丛中,埋着几多低矮的小山丘,影影绰绰地竖立着。有椭圆的,尖尖地翘起;有瘦削的,长长地蔓延;有直挺挺的,也有歪歪扭扭倾斜着的。这拔地而起的小山丘,有的紧紧地拥挤在一起,有的却遥遥地对视着你我。多么绰约和神奇的风景啊,我始终屏住气息观看和揣摩它们,它们也会注视和猜测我这个远方的来客吗?

我被这绰约和神奇的风景陶醉,不知不觉间脑际忽然闪现,我是到竹林来的呀,身置竹林,果然是名不虚传,这旖旎的山,这奇异的热土,真使我觉得相见恨晚,怎么能不尽情地欣赏和吟咏一番?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竹倾注了不知多少情愫,大诗人白居易有诗句“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他把竹形容成永不消失的春天;千古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描摹得淋漓尽致。竹林于巩义之南,两山夹水,是竹林茂盛之地,于是便在竹林寻找竹林来。

汽车爬上一个陡坡,又是一个缓慢地扭转,便掠过层层叠叠的翠绿。快看,这是一座方方正正的悬崖?不,它是“引黄入竹”纪念碑。其深褐色的“岩石”,映照着碧蓝的天空,反射着金色的阳光,变得色彩斑斓,闪闪发亮,像一个巨大的粮仓,盛满竹林丰收的五谷,坚固而沉稳地矗立在中原大地。

绕过纪念碑,穿越“九曲黄河十八弯”溪流微缩景观,我仿佛看到一叶小舟悠悠地荡漾在九曲黄河十八弯上,一位古铜色躯体的老汉,像一头威武的雄狮,正努筋拔力摇着小船,在一座山前拐弯时,抿着嘴唇,睁着一双滚圆的眼睛,在冷静地张望着晃荡的水波,显出了竹林人坚强的意志。驻足“黄河九曲十八弯”溪流微缩景观,我出神地俯视着被阳光照射得清亮的水波,那一朵朵缥缈的白云,在透明的水里缓缓游弋。我轻轻地弹拨黄河水,想叩问淼淼白云,想邀请它浮出静谧的水面,诉说竹林人引黄入竹的件件往事。这景观不但寓意着竹林人民引黄入竹工程的艰辛,也弘扬了养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母亲河——黄河的深厚底蕴和文明传承。

置身风光明媚、景色迷人的凤鸣苑,我逐渐被它独特的文化所感染。尽管被美景陶醉,我的眼睛还是不停地寻找竹林的影子,失望常常会发生在身边——哪有一根竹子啊,更别说是竹林了。即便如此,千万可别沉入虚玄的思忖里,浪掷了珍贵的光阴,让秀美的山山水水,空空落落地一掠而过。还是赶紧伸出自己的双手,不停地轻轻按下相机的快门,让美好的新竹林在和煦的阳光里,迸发出星星点点的光彩。

不知不觉驻足于竹林觅水碑,共同感知“饮水当思源,致富念党恩”。此时,作家们已经三三两两走进龙腾阁和竹林碑苑。龙腾阁的四周有“二十四孝图”彩绘,意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美德。龙腾阁的四个展室记载着竹林人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辛酸往事,谱写着竹林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远大前景,其意义更在于凝聚了竹林人“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竹林精神。

眼前一片翠绿,原以为找到竹林,但仔细一瞧,确为实实在在的青松。行走在松林巧妙地鼓起一条的细长缝隙间,我依然急切地寻觅着何处是竹林,眼底下那高高耸起的鼻子,也在不停地嗅着哪里能飘来竹林的清香味。我不免又一次叹气,竹林古有的“竹林茂盛”躲藏到哪儿去了呢?忽然,一阵凉爽的风儿吹来,把我吹拂得万分舒畅,真想把这里清清爽爽的颜色尽情地观看,真想把此间沁人心脾的空气豪放地吸进自己的胸膛,真想在这片青松间永远栖息下去。

名为竹林,此处无竹,他处定会茂盛吧?于是我们来到长寿山。此时不是春天,自然看不到漫山遍野密密匝匝的桃花盛开,更嗅不到馨香沁鼻的桃花芬芳。今日已过深秋,漫山红叶飘飘,虽未层林尽染,却感如霞似锦。漫步通幽曲径,两边树枝搭连,放眼山坡,颇显风韵,令人叹为观止。身在此山,远离喧嚣,心归自然,如入天上人间。可惜啊,我依然没有发现竹林藏于何处,只是发现了三棵树龄过千年,峥嵘苍劲的老树,不过倒也不觉遗憾。颇有一种多情的暖风,把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正脉脉含情地藏匿在人间。是啊,修竹千竿,情牵历代文人墨客,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记录着竹林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老树是一曲奇妙的歌,谱写着竹林精神,并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请问,要不要留下来,再欢欢喜喜地沐浴竹林神奇得让人不住地猜想、秀丽得让人舍不得离去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