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手术期的常见问题。手术创伤应激、患者自身血糖调节和围手术期使用的影响血糖的药物,都对血糖异常增高的发生产生影响。大量证据表明,围手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今天,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就给大家整理了围手术期在血糖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5大要点。
1)普通手术采用宽松标准:空腹或餐前血糖8-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2mmol/L,短时间随机血糖<15mmol/L也可接受; 2)身体状况良好、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的非老年患者或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一般标准:空腹或餐前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8-10mmol/L;3)精细手术如整形、眼科采用严格标准:空腹或餐前血糖4.4-6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6-8mmol/L;4)妊娠糖尿病控制标准:餐前血糖≤5.3mmol/L,餐后血糖≤6.7mmol/L;5)孕前糖尿病控制目标:空腹、餐前及夜间血糖3.3-5.6mmol/L,餐后峰值血糖5.6-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2.术前监测方案:根据血糖控制情况、病情危重程度及治疗需要,每日监测血糖4-7次,禁食者4-6h/次。5.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一般状况及手术的类型,决定是否需要停用之前的口服降糖药物以及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
 6.急诊手术:主要评估血糖水平和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果存在,推荐先纠正代谢紊乱,使pH值和渗透压接近正常后再进行手术。如手术有利于减轻或缓解危急病情,无需在术前严格设定血糖控制目标,应尽快做术前准备,并同时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推荐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1.对于仅需单纯饮食治疗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即可使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接受小手术时,术中不需要使用胰岛素。2.在大中型手术术中,需静脉输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3.术中血糖低于4.4mmol/L,静脉输注至少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或者50%葡萄糖注射液25-50ml,监测血糖15-30min/次;4.术中血糖4.4-5.5mmol/L,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40ml/h,或者10%葡萄糖注射液20ml/h,监测血糖1h/次。5.术中血糖5.5-10mmol/L,监测血糖2h/次。6.术中血糖>10mmol/L,皮下或静脉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1h/次。1.术后在复苏室内监测血糖1-2h/次。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前仍予胰岛素静脉/皮下输注,监测血糖1-2h/次,术后胰岛素输注应继续维持24h以上,同时补充葡萄糖,保持随机血糖在7.8-10.0mmol/L。2.术后若饮食恢复到正常的一半,予常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监测血糖2h/次。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仅给予基础胰岛素;正常进餐者推荐予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也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在血糖达标的同时可减少血糖波动。 3.出院前逐渐将胰岛素转为皮下或口服降糖药,监测血糖2-4次/天。4.对于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如血浆葡萄糖>10.0mmol/L,通过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将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范围内比较安全。中、小手术后一般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6.1-7.8mmol/L,随机血糖7.8-10.0mmol/L。既往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考虑更严格的血糖控制,同样应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应根据患者低血糖的水平决定输注的液体类型及监测血糖的频率。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降糖治疗计划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筹备)
参考文献: [1].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2):81-85.[2].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93-96.[3].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