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7岁的张伯驹出现在一家青楼。一名年轻女子跪在他面前,声音颤抖:“带我走吧!我还是清白之身!”张伯驹递出一沓钱,准备赎人。老鸨却冷笑:“带她走?没门!” 那年,张伯驹已经名声在外。京剧票友、书画收藏家、富家公子,都是他的标签。可这一次,他不是来找乐子的。他被朋友拉到这家青楼时,兴趣索然,只想着早点离开。可就在这时,一阵清唱飘进耳朵。 张伯驹抬头,看向唱戏的姑娘。一身素衣,不见脂粉。眼神干净,像深水。他问朋友:“这是谁?” 朋友凑近说:“潘素,老鸨压箱底的姑娘,唱戏一绝。没接过客。”张伯驹皱眉:“没接过客?”朋友笑了:“人穷,但清高。又不是不卖,只等大价钱。” 那晚,潘素唱了一曲《琵琶行》。张伯驹坐不住了,起身离场。朋友追问:“不听了?”他扔下一句:“没兴趣。”第二天,他却悄悄又来了。这回,他不是来看戏,而是带着一沓银票,打算赎人。 老鸨看他拿钱,冷笑一声:“她值的不止这些。”张伯驹反问:“她一个卖艺不卖身的姑娘,能值多少?”老鸨盯着他说:“你是真想带她走,还是就玩玩?” 张伯驹没有回答。他把钱往桌上一拍,吩咐人通知潘素,带包袱走人。潘素听闻后走进屋子,看着面前的男人,愣了一下。她问:“你为何带我走?” 张伯驹没有说太多,只是看着她,轻轻点头。或许,这便是命运的开端。 潘素没有离开青楼,而是回到自己小房间。她对着铜镜,久久发呆。一个读书人,一个爱听戏的富家公子,要娶她?可张伯驹不是娶不起,他是京城有名的公子哥,豪掷千金赎她,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她怕。 不是怕张伯驹,而是怕自己再也站不回戏台,再也不是那个能唱“离骚”的潘素。第二天,潘素提了个条件:“带我走可以,但要让我继续唱戏,不能让我成为你的附属品。”张伯驹大笑:“我只想救你,怎会逼你?” 张伯驹把潘素带到苏州,两人去了虎丘寺。他们一起拜佛,给彼此取了法号。潘素从“素”字得来慧素,张伯驹则是慧起。那时的苏州还未因战火改变,青山绿水,他们在此短暂地安静生活。 没多久,潘素发现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舞台。不再是青楼里唱戏的女伶,而是张伯驹的妻子。她的画作、琴艺,开始被北方文化圈注意。张大千、徐悲鸿这些人,甚至愿意与她合作。 张伯驹却依旧是那个散财如土的富家公子。只要是潘素喜欢的,他都会买。他的财富随着时间一点点流走,但他毫不在意。潘素提醒:“总得为将来留点。”张伯驹摆手:“人生在世,留什么?” 到了1939年,日军已经全面占领中国北方,北平、天津等地陷入恐慌。张伯驹本以为自己这样的人不会受到威胁,结果却突然被绑架了。绑匪索要40根金条。 潘素听到消息后,当即决定卖掉身边值钱的东西。她找到张大千,拿着几幅画换来了金条。后来又向朋友求助,终于凑够赎金。绑匪收了钱后,把奄奄一息的张伯驹送回了家。 张伯驹醒来第一句话问:“有没有亏待你?”潘素握着他的手:“你在我身边,其他的都不重要。”张伯驹沉默了。经历生死后,他变得更加珍惜眼前人。 之后的日子,他们四处漂泊。每到一地,潘素都带着字画和行李。那是张伯驹的命,许多都是国宝级文物。她怕战争毁了它们,更怕它们落入敌手。张伯驹则开始将这些藏品一一记录,写下每件文物的来源和意义。 1956年,张伯驹和潘素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将所藏文物全部捐给国家,包括《游春图》等国宝级书画。朋友问:“这些东西都是你的命,你舍得?” 张伯驹说:“文物是国之瑰宝,不是我一个人的。”潘素没有劝阻,只是默默地收拾东西。她知道,张伯驹一旦决定的事,就不会更改。 到了晚年,两人开始变得低调。张伯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潘素每天陪着他,翻看过去的书信和照片。1982年,张伯驹因病去世。那天,潘素没有哭,而是独自去了一趟故宫。她站在张伯驹曾经捐赠的《游春图》前,久久不语。 十年后,潘素也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临终前说了一句话:“没有他,哪里还有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