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库存+大贴水→逢低做多,为什么有时候很灵呢?这里面往往有一个隐含的重要条件,那就是现货的动态,如果我们把现货动态增加进去的话,现货上涨+低库存+大贴水→逢低做多。
也就是说,当现货处于上涨趋势中,并且盘面是大贴水状态,在距离交割临近的时候,你去做多盘面贴水,做现实逻辑去收基差,这个是非常安全的,这个就是AO2411合约的状态。
因为在AO2411合约整个收基差的过程,它始终面对的都是现货不断上涨趋势,盘面不断试贴水状态,所以它的基差收的非常顺利。
现货上涨+期货贴水→AO2411上涨收基差到了12月份,氧化铝现货的上涨趋势结束了,现货价格见顶了,然后开始维持顶部横盘,这个时候是:现货高位横盘+低库存+大贴水→逢低做多。
当现货上涨趋势结束之后,现货见顶了,但是并没有下跌,而是维持高位横盘,这个时候对于现货见顶后的第一个合约,依然可以考虑逢低做多收基差,因为现货刚见顶,而且库存又是非常低,所以不会立马见顶就跌,需要在顶部横盘一段时间,这个时候依然可以考虑做一个合约的基差修复。
对于AO2412合约来说就是如此,现货价格在12月之前,都是处于上涨周期,所以做基差修复很顺利,到了12月之后,现货见顶了,但是见顶之后就在高位横盘,这个时候AO2412合约依然是上涨收基差。
现货见顶+期货贴水→AO2412上涨收基差对于AO2411合约来说,盘面贴水就是基差馅饼,因为当时的现货状态+库存状态+基差状态对应的是:现货上涨周期+盘面大贴水+现货低库存→基差馅饼。
对于AO2412合约来说,盘面贴水勉强算是基差馅饼,尽管当时现货状态不再是上涨周期,而是见顶,但现货见顶后有两种预期:横盘和下跌,由于是现货刚刚见顶,且现货库存比较低,所以短期来说现货高位横盘的概率大于下跌概率,所以现货见顶后的第一个合约,依然可以按照低库存+大贴水→逢低做多。
当现货上涨周期结束之后,现货见顶了,这个时候现货未来只有两种可能:横盘和下跌,短期横盘概率大,长期下跌概率大。由于现货见顶了,所以对于后面AO2501合约来说,它向上收基差的空间就有限了,如果它在距离交割很早之前,就已经达到了高位,修复了大部分基差,基本上它上面就没空间了。
对于更后面的AO2502合约来说,它贴水AO2501合约600多点,这个贴水幅度太大了,大的不正常,也就是说,在12月的时候,市场预期现货继续横盘的概率大一些,所以当时AO2501合约还上涨去收一波基差,涨到了5400多。对于AO2502合约来说,市场预期现货下跌的概率更大,所以才给了大到不正常的贴水状态。
这个时候,可能你可能会疑问,现货就算开始下跌了,但也不至于跌那么快、跌那么多吧,只要现货下跌的速度和幅度不大,那么AO2502合约依然可以上涨收基差?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时候现货下地的速度和幅度并不重要了,只要现货开始下跌了,进入了现货下跌周期的时候,基差修复的方向就发生了变化,就会变成现货下跌向期货靠拢去收基差。
所以,即便是最初现货下跌幅度不大,但随后会下跌的频繁会增加,下跌的幅度也会加大,从小跌变为大跌。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定要记住:盘面贴水去做多基差修复的时候,最佳时期是现货处于上涨周期,其次是现货刚刚见顶,而不是现货见顶后横盘了一段时间,因为现货鉴定站没有上涨预期,只有横盘或下跌预期,横了一段时间后,最后只有下跌预期了。
当现货处于上涨周期时,基差修复的方向是期货上涨向现货去修复基差。当现货处于见顶周期时,基差修复的方向大概率依然是期货上涨去修复基差。而当现货开始松动之后,进入了现货下跌周期,基差修复的方向是现货下跌向期货去修复基差。
所以,做基差修复的行情,需要考虑三个维度:现货状态+库存状态+基差状态。当现货处于上涨周期时,盘面贴水做基差修复最安全;当现货刚见顶后,见顶后第一个合约盘面贴水做基差修复也相对安全;当现货见顶后一段时间,见顶后的第二个合约往后盘面贴水大的那个合约最容易崩盘。
因此,关于基差馅饼和基差陷阱,除了库存和基差状态之外,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现货处于什么周期阶段:
大多数人做多贴水去收基差亏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核心因素:考虑现货处于什么周期,这一点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