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提示: 公众号内容硬核抽象,建议有阅读不适感的绕行,移步到鸡汤式回避内容下。不适感包括不限于阅读障碍,理解困难,杠精,缺乏思考,应激创伤未愈,黑粉,故意挑起对立争端,宣泄不满,习惯性满嘴脏话,对现实排斥,生活在幻想中等。 吴昌硕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和有自我觉察的小伙伴,共勉。 今天看下这个主题: 面对焦虑的好意,回避会本能拒绝。拒绝的心态,可能在不同时间段,会有所不同。如果是关系比较稳定的状态,回避会觉得自己不需要。如果是关系比较波动的状态,回避会觉得好意是伪装的束缚,是变形的干涉,是美化的窥探。 很多时候,焦虑会有很大的疑惑。回避似乎是,不分好坏不知好歹的。焦虑明明是释放善意,提供支持和关照,这些东西,都是焦虑视角下,很温暖,很积极,很珍贵的东西。可是,在回避看来,似乎是一文不值的。 当然,里面有些情况,是需要分辨的。有些时候,焦虑的确,是不自觉的把好意,当作是一种交换,或者诱饵。比如,当然回避排斥或者厌恶的时候,焦虑会幻想,自己展示自己的善意和支持,善解人意,温柔可爱,似乎这种魅力技能的发射,就能够让回避,融化冷落。可事实上,这种尝试,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尝试,对于回避来说,就是一眼看到答案的谜语。 如果回避真的,如焦虑所愿,被这种善意打动的话,回避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回避的本能反应,会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这是焦虑比较缺乏的自我经验。毕竟,对于习惯于跟随自我情绪或者情感的焦虑来说,几乎不存在自我背叛,这种复杂而拧巴的思维。对于焦虑来说,就是这么定义的。 好,除了上面,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大部分时候,焦虑的好意,并不是出于交换,或者软强迫的事情。好意就是纯粹的好意。这时候,回避还是会拒绝焦虑的好意。我们重点看下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很多观点,提到了一个场景,就是回避在自我经历中,特别是幼年的自我经历中,体会过被拒绝的痛苦。所以,回避在成年之后,就不再对外求助。借此,来避免自己再次经历,被拒绝的痛苦。 这种说法,是逻辑成立的。可从现实角度看,我们宁愿换个方式,去叙述这个事情。因为回避幼年的自我经验中,经历过被拒绝的痛苦。所以,幼年的回避,被动成熟了。类似于,水果被使用了催熟剂。少年早慧,必然成年偏执。 被迫在求助和自我,这个主题下,有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后,回避更多会建立一种自我认同:我是不需要对外求助的,因为我是可以自己搞定的。而这种信念一旦建立后,后期成长过程中,个体的自我关系,就是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所以,成年后的回避,习惯于拒绝焦虑的好意,并不是担心自己求助失败的痛苦再现,而相反,是回避早已强化认同,并且自我坚信,自己是可以搞定任何问题的。 这时候,拒绝焦虑的好意,更多是对自我能力的自信。这一点,我们和很多观点,只强调回避怕被拒痛苦,并不看法一样。原因也很简单,个体的思维,意识,或者认知,是有惰性的。 同样的表现,害怕被拒的痛苦,坚信自我能力的固执,两种内容,是存在细微的区别的。如果回避坚持第一种,对自我心智资源的消耗会很大。相反,如果回避坚持第二种,对回避来说,自我认同,自我预设,自我理解,自我认可的时候,会简单很多。 个体的自我关系,也是会本能,想要低耗能,而高效率运作的。这个就好比,为什么焦虑一定会本能,想要拒绝自己不愿意处理,哪怕自己一直存在的,对抗负面情绪的能力比较弱的问题。宁愿自己不处理,宁愿通过和回避建立链接,把问题转移支付给回避。因为自我关系,就是本能想要偷懒。 一个双重否定,一个唯一肯定。自我关系,能且只能选择后者。 这里面,还有另一层隐藏的内容。 场景,个体对场景的情感投射,是辐射,或者影响全部场景内容的。怎么理解这一点? 假设,回避幼年经历中,的确是遭遇了被拒绝的痛苦,回避因此产生极强烈的厌恶情绪。那造成回避痛苦的场景,这个场景中,所有因素,所有个体,所有构成,都是会被回避,深深厌恶的。 什么是痛苦场景中的,所有因素,所有个体,所有构成?这里面包括:求助,支持,善意,关照,拒绝,愤怒,求助方,被求助一方,信任,背叛…… 也就是说,即便真的回避憎恨自己求助被拒绝的场景,回避的厌恶情绪,是包括整个场景内,全部内容和个体的。任何可以让回避产生联想,联想到这个场景的内容,都会承担回避的厌恶。 求助被拒绝,是会被厌恶的。那为什么求助呢?是因为自我弱小,自我需要他人。所以,任何刺激回避产生自我弱小,自我需要他人的场景,人,或者事情,同样是会被回避厌恶的。 什么能刺激到回避呢?除了直接否定回避之外,善意的否定,也同样被回避归纳为否定。善意的否定,就是好意,是支持,是关照。乐于助人,助人为乐,当然是好的。可是,助人之前,其实你已经默认了,他人是弱小的,是需要帮助的,而自己处于相对比较优势的地位,相对比较强大的角色。如果回避真的厌恶场景,那当焦虑自我感动,觉得自己乐于助人的时候,就是在否定回避。 而这才是,回避拒绝焦虑好意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单纯的,回避害怕自己求助被拒绝。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意识层面的,个体的思维是简单的,直线的,而潜意识的,个体的思维是复杂的,是发散的,是无法被描述和表达的。 有一个说法,婚恋的时候,需要避免原生家庭不好的个体。为什么? 比较直接,简单的,笼统的说法,是原生家庭不好的个体,因为没有被照顾好,所以精神心理层面,会有一身毛病。这么理解也对。特别是,那些很美丽而原生家庭不好的女生,对男生来说,既有诱惑力,又会带来情感灾难。 这里面,也有场景情感记忆的问题。女性,对于场景的情感记忆,会力量很强大,而漫长。很多创伤,或者刺激,男生可能会因为情感功能感受体验颗粒度的问题,被忽视,男生更迟钝。这其实,无意间对男生起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作用。同样的刺激,同样的痛苦,对于女性来说,场景形成的情感记忆,会细腻,深刻,而持久。 而原生家庭不好,女性建立场景情感记忆的时候,场景的主题,是以原生家庭为模型的亲密关系。所以,远离美丽而原生家庭不好的女生,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这类女生的情感记忆经验中,是本能地对亲密关系,抱有本能的怨恨的。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自己没有被照顾好,未必不能照顾好别人。而天然对亲密关系有怨恨的个体,成年后,自己进入亲密关系的第一目标,一定是在关系中,释放和宣泄自己累积存贮的怨恨。唯有先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个体就不可能享受和拥抱亲密关系本身。 必要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