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法探秘:万字长文解锁中医脉象密码

 小手98xtpt6x15 2025-01-19

我原来并不觉得这篇文章是我最满意的,但是看在大家这么想要了解把脉这种中医的“高级技巧”的情况下,那我就又写了一篇关于脉法的文章,让大家更加清晰的将脉法理解清楚的文章。毕竟把脉是进行诊断,不是吃药,没有什么危害性,我也就更能够放开手脚讲讲把脉了。

这篇文章会比较长,但是是一篇可以让你真正详细了解把脉的文章;本文中的内容没有废话,全是干货满满。大家之后要学习把脉,也可以反复看这篇文章!

------------------------------------------------------------------------------------------------------------------------------------------------------------------------

在中医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有一种非常实用且值得深入钻研的脉法,大家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能够对其展开练习。实际上,在整个脉法的学习与实践体系里,练习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体感的训练,而体感训练的关键就在于摸脉。要知道,摸脉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仅摸一两个人的脉,基本上是很难有什么深刻体会和感觉的。因为脉象的变化丰富多样,只有接触足够多的人,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逐渐掌握其中的奥秘。

甚至在刚开始尝试摸脉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连最基本的脉象都摸不到,这其实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拇指相对比较粗,内心又比较急躁,做事不够细心的人,在摸脉这件事情上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为摸脉不仅需要手指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更需要一颗沉稳、细致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捕捉到脉象中蕴含的信息。

接下来,我会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一步详细地教大家如何操作。首先,第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学会画脉图。这个脉图可不是随意绘制的,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记录患者当下脉象的具体情况。大家不妨仔细观察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你们在外面所看到的中医,很少有画脉图、做记录的。但其实从科学、严谨的医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毕竟医生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每个人的脉象又各不相同,仅仅依靠大脑去记忆,是根本不可能清楚记得每一个患者脉象的详细情况的。

等到患者下次再来复诊的时候,如果没有之前的脉象记录,医生就没办法将此次脉象与之前的进行比较,自然也就难以进行准确的辩证分析,更无从得知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到底有没有好转。所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画脉图做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当我们把脉象记录下来之后,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我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当下比如我先退出去,我们来实际画一个脉图。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画三格,这边代表左手,另一边代表右手。之所以要这样区分,是因为人体的各个脏腑与左右手的脉象有着特定的对应关系。比如这边左手对应心脏、小肠,左边还对应肝和胆、肾;右边则对应脾胃,肺和大肠,以及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左边对应的是肾阴,右边对应的是肾阳),大家一定要把这些对应关系区分清楚,这对于准确理解和分析脉象至关重要。

在摸脉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将脉象分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在记录脉象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脉象特征描述。比如说摸到的脉很软,是比较缓和的脉,或者是有焦脉等等。还有一些脉象,可能表现为比较紧、比较薄、比较厚,以及弦脉等。当我们把这些脉象详细记录下来之后,就会方便后续的对比和分析。

假设今天是 23 号,有一位患者前来就诊,我们记录下了他的脉象情况。下次这位患者过完年 月 16 号才再来复诊,这么长的时间间隔,医生怎么可能清楚地记得这位患者,比如张三,他原来的脉象具体情况呢?但是如果有了详细的记录就不一样了,医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张三第一次来的时候,第一层摸上去脉象很软。过了一段时间再来复诊,再次摸脉发现第一层没那么软了,通过这样的对比,就可以说明患者的病情有了好转,这就是记录脉象的重要意义所在,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好脉象记录工作。

再比如说,原来摸到的脉存在一些问题,像陈脉摸到骨,比如原来是厚脉,或者有很多弦脉。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次摸脉的时候,发现脉象有了变化,没那么弦了。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在记录的时候加一些特定的符号,比如原来是很弦的脉象,我们可以加一个字;后来没那么弦了就加一个字。通过这样简单的符号标记,医生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患者的病情是否有好转。如果下次患者来摸脉,发现脉象还是和之前一样弦,那就说明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差不多,没有明显的改善,处于一种不好也不坏的状态。要是摸到的脉象比之前更严重了,那就说明当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可能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由此可见,用脉图来记录脉象有着诸多好处,它可以极大地帮助医生进行记忆,方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和分析。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画脉搏图的时候,医生要让自己的心肺静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患者刚来的时候,可能情绪比较激动,或者医生自己正在处理其他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准备摸脉,内心往往比较浮躁,很难准确地感知脉象。而画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让心静下来的过程。很多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画画或者练书法都能够帮助自己让内心平静下来。因为一个内心急躁的人,在摸脉时的灵敏度是很差的,很难准确地捕捉到脉象的细微变化。所以说,画图的时候心会静下来,这对于准确摸脉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另外,在复诊的时候,脉象的比较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患者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因为咳嗽,肺部存在问题。那么第二次来的时候,医生就可以重点比较肺部的脉象。如果患者是进行全身调理,那就需要对全身的脉象进行全面查看;如果只是单纯的感冒咳嗽,那就重点看原来肺部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下次来的时候就着重比较肺部这里的脉象。在摸脉的时候,要分清楚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的脉象情况。比如说轻轻搭上去,感受第一层脉的跳动情况怎么样,中间那层脉又是什么状态,按到最深处那层脉又有什么特点。

比如说按肺部这里的脉象,感觉很弱,我们可以画个箭头来表示力度的大小。如果第二层还是有点慢,像是焦脉,有点慢,到第三层摸不到脉了,我们可以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没有脉象。这就好比一棵树,当我们看到树枝、树叶、树干看起来都还好,但树根却没了,这就说明这棵树的根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情况是比较危急的。在摸脉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摸到最沉的地方没有脉,或者脉象特别特别弱,基本上很难摸到,那就说明人体的根基已经出现了问题,虽然从外表上看可能还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实际上情况是很危险的,甚至有可能意味着即将患上一些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

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本来就患有癌症,但自己却并不知道。在你这里吃了几个月的中药,花费了几千上万块钱,最后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肺癌。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患者家属肯定会感到愤愤不平,觉得在你这里治疗了一段时间,还喝了药,结果病情却没有得到改善。所以说,能够准确地摸到这种脉象,对于医生来说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在记录脉象的时候,医生自己心里很清楚,患者第一次来的时候是无根脉。当摸到这种脉的时候,不要直接告诉患者有癌症,这样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可以让患者先去全面检查一下肺部,就跟患者说这个脉比较难摸到,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患者去检查之后再来复诊,这样既给了患者进一步明确病情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如果真的检查出肺癌,患者反而会觉得医生很厉害,连脉象都能提前摸出来,对医生会更加信任。

第二,如果患者不去检查,一般给他开七天左右的药。这种情况下,病情通常不会一下子就恶化,因为虽然根基的脉象出现了问题,但人体还有树干”“树叶,也就是还有其他层面的脉象在维持着身体的基本功能。七天后一定要让患者再来复诊,再次摸脉看看这个脉还能不能摸到。如果医生所下的药准确,治疗方向正确,摸到脉象有变化,那就说明治疗是有效果的,可以继续进行治疗;如果还是摸不到脉象,那最好就不要再接手这个患者的治疗了。这时候要思考是不是患者又自己不去体检,导致病情延误,或者直接告诉患者肺部问题比较大,建议患者尽快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所以说,画脉图在整个中医诊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医生和患者的利益。

所以一开始我就要着重教你们画脉图,大家回家之后就可以自行练习。在把脉的时候,大概会涉及到 24 种脉,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四种脉,每个脉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这是大家首先要记住的。比如说弦脉、带脉、硬脉、沙脉,这些脉的图标以及所代表的意义你们要先记一下。以后在实际摸脉的时候,摸到什么脉就可以及时记录下来。比如说在记录脉象的时候,还会涉及到力度的描述,以后我们会详细讲到,比如有力、强力,就是摸上去力度比较大;力度比较小的也会有相应描述;还有脉跳的速度,比较快、比较齐、比较慢等等,都会有具体的描述方式。肯定还有弱力这种情况,到时候会详细讲解,现在只是先给你们看这个图,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什么要用图呢?因为在表格里不可能写很多字来详细描述脉象的各种特征,用图的方式会更加直观、简洁。学会这个图之后,就可以在画的表格里自己标记下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每个都发到群里,以免造成信息混乱。

第一步的学习非常关键,大家一定要做到闭着眼睛都能记下来,按照一般的学习进度,大概需要三天时间,应该就能很熟练地掌握了。通常来说,年龄越小,记忆力越好,学习起来也就相对更容易一些。然后第二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体感的训练,这个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内心比较粗糙、浮躁,可能花费很长时间去练习都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刚开始练习脉法的时候,就要注重对极感的训练,也就是要提高手指的敏感度,同时还要培养医生心境的沉稳程度。如果摸下去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像切竖屏一样毫无触感,内心浮躁的人是很难辨别脉象的细微差别的。有些脉摸上去比较粗、比较细,有些脉象很微小,浮躁的人根本就感觉不到这些微妙的变化。

所以,平时要多做一些有助于身心平静和状态调整的活动,比如静坐、站桩,或者练习太极、飞鹰功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大家调整身体状态,让内心更加平静,气息更加顺畅。最主要的是,第一点,心要静,只有心静了,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脉象;第二点,最好气要足,气感要强。因为气很弱的人,摸脉时的敏感度也会比较差,很难准确地感知脉象的变化。

下面我来分几个步骤教大家具体怎么练习。第一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贴在金属面上,比如这块金属面,大家要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活动的感觉,用心去感受自己手指血管是如何跳动的。这第一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体会到,当大家做到这一步比较熟练之后,在实际摸脉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即使是在很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静下心去切脉。这就是第一步的练习方法,大家需要找一块金属板来进行练习。

第二步的练习就比较难一点了,用柔软的皮革或者海绵,像你们摸过的那种橡皮泥质感的海绵,找一块来体会血管搏动的感觉。这一步相对第一步来说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大家更加专注和细心。当这一步练到位之后,基本上就能摸到脉象了,摸下去就能够知道脉的跳动情况。所以说,这第二步是我们最少要达到的练习程度。大家要去找这些合适的材料来进行练习,最少要做到第二步这个水平。

第三步的练习难度又更上一层楼,用毛发来体会手指脉管的波动情况。毛发非常纤细,对手指的敏感度要求更高,通过这种练习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指感知脉象的能力。

第四步的难度就更高了,比如放一杯水,把三个手指放下去,感受手指血管在水中的脉动感觉。这个练习很少有人能做到,因为在水中感受手指血管的脉动需要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和高度的专注力。大家可以去尝试练习,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如果做不到也不要灰心。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常干家务活,手指很粗糙,在水中就没什么感觉,可能就只能知道摸到水了而已,很难体会到手指血管的脉动。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手指的保养。

第五步就更难一点了,也就是气法的练习。气法就是感受空气的流动,比如说站桩,或者是站着,去感觉空气在手指上的流动。这一步难度极大,很少有人能练到。就像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古时候那种用一根一根丝来诊脉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比较少的。就算练到了古时候那种程度,可能有些人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比如说有个皇后在床上,不愿意被外人看到自己原来的模样,就拿一根丝放在她脉上,医生再去摸脉,这就是悬丝诊脉。这种诊脉方式需要很强的气感才行,是非常难做到的。我们在练习过程中,能做到第二步就已经很不错了。做到第二步之后,就是要坚持去练,比如说经常去练站桩。以后慢慢闭着眼睛,很用心地去尝试练习第四步,比如说感受水中脉管跳动的感觉。

这一系列的练习其实就是要提升大家的觉知力。没有觉知力的人在练习过程中会很混沌,很难准确地感知到脉象的变化,也就比较难练出效果。这个练习可以经常进行,比如说平时要多站桩、练功,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反正人如果很粗糙、性很急的话,基本上练这个脉法是比较困难的。这个需要你们回去在家里认真练习,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提高自己的摸脉能力。

接下来再给大家讲讲寸关尺的定位以及运气的手法。手法我简单分了三种。首先是,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松抬提起的意思,要点是先按下脉管,然后慢慢放松,再提起来,这一系列动作就叫举。在实际的摸脉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手法。

就是按压的意思,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是用力沉按到筋骨,比如说按压,不是硬压到骨,不是这个使,而是。传统的中医晨起基本上用按法,就是将手指按下去,感受脉象。

浮取呢,就是轻轻按下去,这种手法力度很轻,主要是感受脉象在浅层的表现。中取呢,是在轻重之间的按法,比如说轻轻搭上去就是浮取,比浮取力度大一点点就是中取,就是说在轻重之间的力度去感受脉象。沉取呢,就是重力按,按到筋骨那里,去感觉脉象在深层的特征。除了浮取和沉取,其他的按法基本上都可以归为中取。中取的时候力度可能会大一点点,再大一点点,最大力的就是沉取,也就是按到最下面那一层叫沉取。

呢,就是寻找的意思,不是说不轻不重,而是在浮、中、沉取的脉象当中,手指左右前后微微挪动,去寻找脉象。比如说稍微过一点点,虽然很轻微,但是手指在左右前后微微挪动来看脉管,来查脉象,主要是查隐藏的一些脉象。有些脉象,比如说很多在寸脉这里,有些是伏脉,比如说有些是沙脉,摸上去会有一点点跳起来,比如说中间有些点点跳起来一粒粒的那种,比如说乳腺增生的人,有结节的就会有这种脉象,那么就要这样去寻,寻找,搭上去不一定马上能摸到,再往前一点点,往后一点点,左右一点点。这就是的意思。运指的手法就这三种,举、按、寻,轻轻抬起来,按下去,再寻找,通过这三种手法的灵活运用,才能更准确地感知脉象。

最后再讲讲手的摆放姿势。手讲究自然放松。病人要和医生面对面坐在诊桌对面,病人的手臂自然伸直摆放,比如说有些病人这里挎着一个很大很重的包,那肯定不行。一定要让病人把东西放好,有些病人挎着包,以为里面很多钱不敢放下,其实这样就会导致身体不放松,从而影响脉象的准确性。病人的腕关节要以最自然舒适的方式摆在桌面上的脉诊位置,一定要放松,太紧张会影响摸脉的效果,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摸到最真实的脉象。

还有一个概念需要大家了解,就是单按和总按。你们在外面看到很多摸脉的场景,基本上医生是采用总按的方式,也就是三个手指一起搭上去。你们去看病摸脉时应该都看过这种情况,其实这样做并不准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准确的做法应该 90%是单按。

单按更能够集中精力审查脉象。比如说检查左边的寸脉以检查心脏,单按能更清楚地检查出脉象的细微变化。如果用三个手指按会怎样呢?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感觉,准确度不够,单个手指按准确度更高。所以说在摸脉过程中,90%靠单按,10%才是总按。总按就是三个手指同时按下去。大家要记住这些要点,在实际的练习和应用中灵活运用。 

在中医的脉诊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脉象情况,比如独脉、并脉等现象。就拿单摸左边的寸脉来说,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单独触摸左边寸脉时,心脏对应的这一部位摸上去脉象并不明显。然而,若采用总按的方式,也就是三个手指同时放在脉搏上进行触摸,这时脉象可能就会变得明显一些。这种情况一般多在虚症患者身上出现,比如那些身体气压不够、气息微弱的人。对于这类人群,单按的时候脉象不太容易察觉,但是当三个手指一起放在脉搏上时,左边的寸脉可能就会相对清晰地显现出来,不然的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没有脉象。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体极为虚弱,气不足,就会出现上述这种脉象特点。

所以,我们在进行摸脉操作的时候,当按下一个手指去感受脉象时,另外两个手指可以轻轻地抬起来。不过,这两个手指也可以轻轻地放在那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精准地感受单独按的那个脉的脉象以及脉跳动的速度。之所以不建议三个手指一起按下去,是因为这样做肯定会对旁边两个手指所感受的脉象产生影响。举例来说,当我们按左边关脉,也就是肝和胆所在位置的时候,如果三个手指同时按下去,就很难清晰地感觉到中间那个脉的跳动情况。因为左边的脉在跳动,右边的脉也在跳动,它们之间会相互干扰。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感知脉象,我们通常会把中间这两个手指慢慢放松,采用单按的方式去摸脉。从实际操作经验来看,大概90%的情况需要单按,而总按仅占10%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当我们确定好寸关尺的位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是单按操作。所谓单按,就是用一个手指去触摸脉象,在整个脉诊过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再进行总按。在进行单按的时候,剩下的两个手指要自然地松开。这里所说的自然松开,并不是要求抬得很高,只要保持自然的状态即可。比如在按中间脉的时候,另外两个手指自然地放松;第一个手指按脉的时候,另外两个手指同样自然松开就行。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手指在进行脉诊时的放置位置。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腕关节横纹有两条比较明显的。我们就以这两条横纹作为标志,当握拳的时候,会有一条横纹显得尤为明显。我们以这条最靠近手掌且不超过主横纹的横纹开始来确定寸的位置。至于关的位置,这里有相应的图示说明,寸关尺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定位的,需要注意的是,定位不要超过这条横纹。 

图片

这条横纹所确定的位置,就是寸关尺的所在之处,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同身寸。同身寸的意思是,对于不同的患者,其寸关尺的距离会根据身体状况有所不同。如果患者个子很高,那么这个距离相对就要宽一点点;如果是小孩,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这个距离肯定会比较紧密。有些一两岁的小孩,在进行脉诊时,可能只需要用两个手指,甚至有些情况用一个手指就可以了,这就是同身寸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那么,中医脉诊中的三部九侯是什么意思呢?在脉法医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三部九侯包含浮取、中取、沉取,以及寸关尺这三个部位,每个部位又分浮、中、沉三种取法,三三得九,故而称为三部九侯。具体来说,浮取是指在触摸脉象时,手指轻轻搭在皮肤上,感受最浅层的脉象信息,这一层大致对应人体的皮毛、一般血管等部位。

如果将人体从外到内分为五层的话,通常把第一、二层皮外归为浮取的范畴。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分为三层就可以了,因为要精确区分五层是比较困难的。简单来说,就是轻轻触摸的第一层、第二层都属于浮取。而第三、第四、第五层,由于位置较深,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准确感知。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第三层的肌肉部分归为中取,第四、第五层筋和骨之间的部位归为沉取。所以,我们通常就分为浮、中、沉这三层来进行脉诊。在血脉、肌肉、筋、骨这五个层面当中,第一、第二层皮归为浮取,具体操作就是将手指轻轻搭在脉搏上,感受脉象。

第二层是肌肉层,第三层是筋和骨的位置。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我们选取的操作标准是,将手指轻轻搭上去,要达到一种与患者脉象自然契合的状态。这里强调的是自然的重力,千万不要用力按压。一旦用力,就不符合浮取的要求了,只有轻轻搭上去才叫浮取,这就是以手指自然重力选取的标准力度。

例如,当我们在给患者进行脉诊时,如果轻轻搭上去就能摸到脉象,而且脉象表现为很悬、很快,那么就说明患者可能患有感冒发烧等病症。比如在感冒发烧的时候,手指轻轻搭上去就能明显感觉到脉象,若脉象比较悬或急促,这就是浮取所感知到的异常脉象。中取是介于浮取和沉取中间的位置,在这里我们先不详细讨论中取的情况。沉取则是需要用最大的力度,将手指按在骨边,也就是按到极致贴骨的程度,然后再稍微放松一点力度,这时能够感觉到脉象,这种取脉方式就叫沉取。那么,浮取和沉取之间的状态就是中取。

具体操作时,最大力度的把握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就像刚才所说的分为三层来取脉,如果在第一层浮取时摸到速脉、弦脉等异常脉象,而且是在轻轻搭上去的情况下就能摸到,同时患者伴有感冒发烧的症状,那就说明脉象存在异常。我们可不要像小品故事里描述的那样,有些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患者一来就问赵本山是谁演的,医生也不认真诊断,只是让患者进行各种体检,体检后开一堆药。患者吃了七天药后没有效果,身体仍然不舒服,过了七天又来找医生,医生还是让体检、开药,就这样折腾了半个月病情都没有好转。后来患者发火询问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一摸脉才说是感冒。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简单病症,医生只需要轻轻搭脉,患者再描述一下鼻子、喉咙不舒服、有点发烧等症状,医生就能判断出患者发烧了。然后再通过轻轻搭脉进行确认,甚至有些情况不需要开药,采用简单的手法进行温敷,患者的病情可能就会好很多,这样既不会乱开药,又能避免治疗没有效果的情况。

这就是浮取的具体应用和意义,关于中取我们先暂时搁置一旁。在进行脉诊时,我们要先整体感受脉象,一直摸到骨边,然后再稍微放松一点力度,这时如果能感觉到脉象,就是沉取。自己可以亲自感受一下,重重按下去再轻轻放一点力,沉取时感觉到脉象,如果感觉不到脉象,那就可能说明患者没有感冒发烧等病症。

除了沉取这种情况,其他介于浮取和沉取之间的状态就是中取。我们这样简单地分为三层来取脉,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不然搞得太复杂的话,可能大家很难学会。

把脉对于医者的心态也有一定的要求:第一点,把脉的时候心一定要保持平静。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更准确地感知脉象的细微变化。第二点,在把脉过程中不能有一丝杂念,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千万不要一边把脉一边猜想病人得了什么病,因为这样会先入为主,影响对脉象的准确判断。我们当下应该专注于觉知脉的实际情况,等到把完脉后,再根据脉象进行思考分析。同时,在把脉的时候不要一边摸脉一边高谈阔论,否则内心无法平静下来,根本就无法准确地进行摸脉操作。

我们要静心凝神,专注于脉象的搏动感觉,特别是要留意脉象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等整个脉诊完毕后,对于病人的身体情况自然就会心中有数。另外,也不要一边着急把脉一边猜想病人的症状,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比如我们在画脉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摸到患者心肝脾肺肾等不同部位的脉象时,及时把脉象特点写下来,在这个书写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脉象上,而不会胡乱猜想。

所以说,画脉图是非常有好处的,它能够让我们的心静下来,避免在摸脉过程中胡思乱想。大家回去后要练习用左右手写字,因为很多医生在给病人摸脉时,需要一边摸脉一边记录,这就要求左手也要会写字,要通过练习达到左右手都能够熟练画脉图的程度。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把脉的纲领: 首先是,这里的指的就是位置,具体来说,它涵盖了寸关尺这三个部位,以及浮、中、沉这三种取脉方式,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部九侯,通过这些来确定病症所在的具体位置。

比如寸关尺不同部位所对应的脉象变化,以及腹中尺关、腹中尺乘尺、腹中尺等不同的脉象情况,这些都属于的范畴。就好像我们把脉象分为三个区域,又进一步细分寸关尺,之后会详细地告诉大家寸关尺每个位置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哪些五脏六腑,所以在把脉时一定要准确确定好位置。 其次是主要是观察脉象的位置、形状以及势力等级的一种测量方式,它是对人体阴阳五行状态的一种衡量标准,更是对病症的位置、病因以及病势进行精准测量的关键要素,就如同用药时的GPS定位系统一样重要,是平脉辨证的核心灵魂所在。

是结合我们所摸到的脉象,对其位置、形状以及势力等级进行综合测量和判断。 然后是指的是我们所摸到的脉象呈现出的形态特征,这些形态可以用一些几何图形来进行描述,并且有些脉象是有实体可以摸到的。比如有些脉象鼓起来圆圆的,还有像缓脉、弦脉等不同的脉象都有其独特的形状特点。 最后是,有些脉象比较抽象,无法用具体的图形或者实物来表示。

比如脉跳动得很快,我们称之为速脉;脉跳动得很慢且比较直;或者脉感觉很紧、很燥等,这些脉象没有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展示,只能用一些特定的图标或者文字来表示脉象的紧张度、力度等情况。比如在描述脉象力度的时候,有一般力度的标准,如果摸上去感觉很轻,基本摸不到脉,就需要在力度等级上增加一级;如果根本没有摸到脉,也有相应的表示方法;相反,如果脉的力度强一点,就需要在力度等级上减一级。

有些脉象比较厚,一摸上去会凸起来,就像猪的脉象一样,这种脉象就可以用实物来进行描述。但是像洪脉、速脉、急脉、合脉、带脉、紧脉等表示速度的脉象,就无法用实物来表示了。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平脉的标准:平脉指的是正常人的脉象。对于学习中医脉诊的人来说,必须要了解正常人的脉是怎样的。实际上,正常人的脉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一般身体状况良好的年轻人、小伙子以及小孩子可能会出现平脉的情况。了解平脉的意义在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患者的病脉和平脉的差异,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比如在治疗消化不良的患者时,我们知道平脉的标准,通过摸脉就能清楚患者的脉象离平脉标准还有多大的差距。当患者出现咳嗽症状时,其肺或者其他相关部位的脉象就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会在脉象中体现出来。

当患者复诊时,我们再次摸脉,如果发现脉象趋向于平脉,那就表示治疗是有效果的。例如,患者原本是弦脉,在用药后脉象逐渐变缓,而且脉象的强力也变弱了,这就说明药物起到了作用。有些患者可能会故意刁难医生,声称治疗没有效果,但医生通过摸脉后,自己心里就会有明确的判断,能够知道患者是否在故意刁难,也能判断出患者是否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老客户。

对于那些比较难搞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比如弦脉通常表示患者身体有疼痛、不舒服的症状,当弦脉慢慢变缓,就说明疼痛在逐渐减轻;脉象的强力变少、速度变慢,也就意味着患者身体的危险程度在降低。所以说,了解平脉标准是非常有好处的,这就如同我们在治疗疾病时,需要知道正常人能吃能喝能拉能睡的标准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平脉的脉象在大小方面有一定的标准,摸上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体感大概在两三毫米之间。如果脉象很细,就像河流里的水很少一样,那就说明患者的气血很差;如果脉象很大,如同河流发洪水一般,这也是不正常的表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脉象才算是正常的脉象呢?比如说缓脉就是一种正常脉象的代表。就像河流里的水,流淌的时候不快不慢,比较缓和,让人感觉很舒服,正常的脉象摸上去也应该给人这样一种舒适的感觉。要是脉象特别快或者特别慢,那就不符合正常脉象的标准了。比如有些身体特别寒的人,他们身体的气机很堵塞,基本处于不通畅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的脉象就是不正常的,属于坏脉。那正常脉象有哪几个标准呢?

第一个标准是摸上去的质感,正常脉象的大小应该适中,不大不小。缓脉的特点就是不急也不慢。就单部脉来说,还有一个标准是来去的节奏。也就是说,脉象跳动的节奏应该是一致的,如果脉象突然跳起来,但是收回去的时候却很慢,这种节奏不一致的情况就是不正常的。

第二个标准是脉象的力度,正常脉象的力度应该处于有力和少力之间。具体来说,力度太强或者太弱都不符合正常脉象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在寸关尺的位置进行中部取脉时,力度应该比较大;在沉部取脉时,力度次之;在浮部取脉时,力度相对较弱,这才是正常脉象的力度表现。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并且画个图来帮助大家理解。

我们来看,这是浮脉,这是中脉,这是沉脉。那么怎样才算是正常脉象呢?在力度方面,首要的是中部取脉时力度最大。其次,沉部取脉时力度排第二。浮部取脉时力度最弱,这样才符合正常脉象的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人感冒发烧的时候,浮部取脉时就能看到脉象跳得很快,这就说明身体处于生病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正常,指的是身体不生病的健康状态。所以,正常脉象应该是中部取脉时最有力,沉部取脉时力度排第二,浮部取脉时力度更弱。如果脉象的力度情况不是这样,出现了反过来的情况,那就肯定说明身体生病了。

最后一个标准是脉搏跳动的速度,正常情况下,脉搏跳动每分钟应该在7090次之间。如果脉搏跳得太快,达到100多次每分钟,那肯定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跳得太慢同样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平脉的标准。通过了解这些标准,我们在进行脉诊时就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脉象是否正常,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