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给自己2025年的三句话》

 斐言乱语 2025-01-19 发布于湖北

送给自己2025年的三句话

元旦已过,春节未来,在新旧交交替的日子给自己送三句话,以指引自己2025年的工作和生活。

第一句:志存高远

对于一个孩子,一个年轻人,甚至一个成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立志。而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或者一个老年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失志,中年人失志,意味着着浑浑噩噩,潦倒不堪;对于老年人来说,意味着衰老的加速,意味着死亡的临近。回顾自己过往的人生,青年时期,最大的志向是走出农村,18岁时我做到了;青年时,我的志向是不甘于平庸,于是36岁开始创业。现在的我不知道是否摸到了成功,或者脱离了平庸,但我自认为活出了自我。

三年疫情肆虐加上两年后疫情时代的煎熬,日子过的异常艰难,还好公司依然存在,我也没有低迷失落,当然这一切也不是装出来的。期间,有朋友劝我见好就收,金盆洗手;有朋友劝我压缩规模,节约开支;有朋友劝我,藏匿逃离,隐去踪迹。意见是听了不少,但最终还是没有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朋友的规劝无疑可以总结为两个字,放弃或者退缩,我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却不能去做。在艰难地抉择面前,我考虑个人的得失较少,也并不是没有放弃的勇气,而是如此去做,就等于失志。

志向,是方向,是灯塔,是旗帜,是热情的源头,是能量的源泉,一旦放弃,一切的一切将毁于一旦。与其选择做一个成功的失意者者,不如做一个昂头挺胸的失败者,与其苟活着,不如去拥抱轰轰烈烈的失败。理性的悲观主义者永远正确,但只有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才能存活。

如果志向不灭,一个人就可以积极乐观,就可以能量满满,就可以神情专注,就有着使不完的力量。没有了志向,一个人就会意志消沉,就会精神低迷,就会神情涣散,就会得过且过,就会逆来顺受,最终坠入深渊地狱。

人到中年,依然有太多未竟的目标可以去努力实现,去追逐,去拼搏。这个世界谁都可以放弃你,抛弃你,但是你不能放弃你自己。

其实立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并不是要立下惊天动地的志向,保住一份工作,完成一项任务,追求一个爱人,成就一个某个目标,救活一个企业,其实都是志向。

拥有志向,未来可能是1,可能是N,但放弃志向,可能会一切归零。

第二句:鼠目寸光

这个世界上,拥有梦想的人,立下大志的人,树立目标的人,大有人在。当然梦想变成空想,大志不断的化小,目标不断地漂移的人大有人在,一方面,可能他们大多不懂梦想是用来追逐的,而不是用来改变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只想着梦想,而忘记了寻找实现梦想的方法,或者说没有寻找到化整为零的做法。立下了大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着眼当下,克难攻坚,手脚不乱。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梦想的指引下,把手头眼前的事情一件件的办好,问题一个个的处理好,一桩桩的困难去搬倒。对于我来说,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接,一个人才一个人才的吸引招纳,一点一点的培训影响。对于企业来说,资金、资源、人才、项目、实施,每一个都是实事,具体的事,当下的事,都要意义处理应对好。

只想着目标,脑袋不转,手脚不动,那么问题还是问题,现状还会归于现状。我的办公室挂着纪东将军的一幅字,字是将军的书法,内容是我提出的,“太初有为”。太初有为”四个字出自《浮士德》中的“Am anfang war die”,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一开始的是偶,人们是先有行动的。《庄子·天地》中讲到:“太初有为,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行。”我们在讨论知和行那个更重要的时候,先人已经告诉我们,行大于知。与其争论不休,不如行先于知,很多的事情,实际上不是先想明白的,而是干明白的。新近读了一本书,作者鲁白是研究脑科学的,他提出的观点是“行即是知,知即是行”,要想干的明白,就要想的明白;能想的明白,才能干的明白。但对于资质平庸的我来说,我更相信行大于知,而且要行知并进。

行动和梦想之间有太多的艰难险阻,但还有更多的方法路径,要克服困难,找到方法,一要行动,二要认知,实际上要干学并重。

第三句:日拱一卒

理想有了,方法有了,也行动了,但是否就万事大吉,可以以逸待劳的呢,实际上还是不行,接下来还是要靠恒心和恒行。饭要一口一口吃,酒要一杯一杯喝,书要一页一页读,字要一字一字写,事要一件一件干,困难要一个一个的去克服。认知、热情、行动都有了,接下来就是靠恒久的行动。很多人干事,轰轰烈烈的开始,没干几下,就开始怀疑环境有问题,指导自己的人有问题,甚至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于是就轻易的放弃了,实际上一切都没有问题,只是你坚持的不够久而已,功夫没有下到位而已。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你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背弃你的时候,你依然要相信你自己,不放弃你自己,坚持你自己。

想当年,我打算开始创业的时候,妻子给了我两次否定的答复,“高人”善意的提醒我,说我没有什么家底,个人没有什么资源,也不是市场出身,也没有什么管理经验,创业就算了吧,好歹当时也有车有房,有还算不错的薪水,和必要去折腾,最终我没有听从大多数高人的“高见”,义无反顾的投身创业浪潮中,还好十年过去了,还没有被淹死。

八年前,我欲打算练习演讲力的时候,开始大量的阅读,开始写作的时候,有朋友,甚至专业人士善意的提醒我,你一个做环保的,玩弄什么文字,写文章并不能给你带来项目,况且你也没有文学方面的天赋,文章的写的狗屎不如,何必自不量力,自讨苦吃。七八年过去了,资质愚钝的我读了一千多本书,写就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字,还正式出版了一本书,收获了一星半点的赞誉。我并不是想证明别人错了,我是对的,而是想说明,太多有难度的成果,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付出得来的,而不是靠什么天赋和奇思妙想的灵光乍现从天而降的。

有人说成功是靠99%汗水(努力)和1%的天赋实现的,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都用不上天赋,因为我们在99%的努力上的付出都不够。天赋只是在你做到99%说我努力的时候才会灵光乍现,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总在寻找天赋,挖掘天赋,利用天赋,进而半途而废。任何事情开始的时候,我们不要总想着打败99%的人,去实现百里挑一的目标,而是要想着去打败50%,进而75%,再而90%的人,最终发现天赋,去做那1%的人。

滴水石穿,铁杵成针,并不是让我们用水去底穿石头,把铁棒磨成绣花针,而是让我们做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心无旁骛的坚持,直至云开雾散,惊艳众人的那一刻。

没有坚持,没有恒心,没有和自己死磕的精神,我们终将一事无成。

送给自己2025年的三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心有方向,脚踏实地,日日精进,方能大事可竞。这三句话,送给2025年的自己,也送给关注我、帮助我、激励我的朋友们。

2025年元月19日于武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